简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两个较为典型的审美文化现象值得关注:一是“王朔现象”,一是“金庸现象”。这里我们暂且不对王朔、金庸作品作思想、艺术评价,而只是想从雅俗文学定位角度略作讨论。王朔崭露头角时,曾给文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其作品给人们的印象是语言带有反讽和调侃性,乃至具有某种灰色幽默风格,用平民化的生活涂抹来解构英雄主义和崇高,具有某种反传统实验小说特征。就此而言,王朔作品不属于通俗小说阵营,而属于高雅小说范围。但后来,一则王朔积极主动参与通俗文艺创作,前几年还亲自担任影视剧经济人、策划人等,投身于通俗文艺圈子,并且做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二则其作品常常“触电”,一旦触电,其原作的前卫性、实验性就被消解、被通俗化了。因而,没过几年,王朔作品便成了通俗文艺的代表。金庸情况则大不相同,在80年代,对金庸作品的定位是一清二楚、毫无疑义的,无论是在精英界还是在大众圈子里都认定其为通俗小说。因为在进入新时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武侠小说(无论新旧)都主要是在通俗文学读者中流行。但是从80年代末起,情况有了变化:除了原有的读者群外,知识界也有相当一批读者加盟于其中,不仅知识青年(包括许多大学生和研究生)成了“金庸迷”,而且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包括一批专家、教授、学者)也成了金庸作品的忠实读者:
简介:无论从定义、特征,还是谣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角度来看,谣言都应该视为民间文学的一支。谣言的文类特征除了民间文学集体性、匿名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等共性特征之外,最具特色的是它的情绪性和现实性。谣言的情绪性主要表现为传谣者的“谣言信仰”,传谣者往往固执地认同谣言所讲述的故事,赞成谣言所表达的观点,乐于见到谣言蔓延所派生的后果,不愿承认谣言的虚幻本质。谣言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谣言所讲述的故事,总是指向最近的时间、最近的地点、熟悉的人物;二是谣言的生产和传播都受到或隐或显的现实诉求的驱动。数字革命改变了谣言口口相传的单一传播格局,新的传播手段让谣言如虎添翼,并由此滋生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特点。但核心的四个文类特征并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