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古典文学中有没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47]《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三、关于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年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简介:老骥沐夕阳,伏枥犹怀征路远;豪情腾正气,扬鬃不让少年雄。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以马自喻,抒发豪情,创作的一副马文化楹联。这副作品,静静地排在获奖名单最后。但那『扬鬃不让少年雄』的豪情,使每个评委,在对上万件作品的一次次比较、汰选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牵挂着它,互相提醒着,生怕漏掉了它。
简介:马锋先生1977年,我从大同矿务局工程处正式调入《汾水》编辑部。在此之前,我被借调了一年的时间。在借调的那段时间,老作家孙谦带我到昔阳县体验生活,把我下放到昔阳县赵庄大队。我在赵庄住了半个月的时间,回太原后我相继写出报告文学《花儿越开越鲜艳》和短篇小说《评工会上》,先后发表在《汾水》杂志。
简介:认为民歌(1)、《新诗歌的发展问题》,对于五四新诗的评价问题还必然涉及任何对待旧形式或古典诗歌传统的问题,《新诗歌的发展问题》
简介:(四)关于门阀政治与东晋南朝士族,在近年来的六朝士族研究中,对于地方大族集团的研究逐步成为大陆士族研究的一个主流
简介:中国文化版图中边缘省份的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逐步,[1](P12)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就是这样
简介:文学作品贵以情感人,尤其是写人的抒情性的文字。作文者应“情动而辞发”、“为情而造文”,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佳作。而欣赏者相应的,也应该怀着“同情之理解”与“理解之同情”,去“披文以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品的情感意蕴,收获感动,得到审美熏陶。
简介:『中蕴杯』世界马文化楹联及《马赋》征集活动于戊戌孟夏启动以来,在海内外一千多位楹联和辞赋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于戊戌岁末圆满地画上了句号。本次征集活动,由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的专家及首都文化界的学者担纲主评。评审结果经过公示,基本无异议。
简介:王学的出现是儒教在明朝成为精神生活的支柱的环境下接下来的发展。跟王学在同一个时代,在越南,阮廌的思想也创造了越南儒教的特点。王阳明和阮廌在充满跌宕起伏的生活和为民为国的事业上有很多相同点。他们都是创作了有重大价值和著名作品的思想家,可以说他们之间在亲民、仁义、提高道德和正义思想有相同点。这个相同点体现在君子明德、致善、有良知、能分辨善恶、走向善意、爱民、修身、忠孝的观念,以及其也是教育哲理、文化自豪、和平渴望和人文主义方面上的相同点。了解这个相同点有利于研究和继续发展以及运用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的儒教。
简介:《陕西日报》2018年12月4日第6版本报讯(记者刘居星通讯员王天丹)11月24日,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举办纪念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80周年座谈会,省社科院、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甘两省高等院校等单位专家学者及会员代表60余人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和会议经过进行了回顾。
简介:徘徊在中国想象(台湾想象)和美国想象之间,牟天磊的台湾本土身份认同与中国身份认同完全一致,丛苏是台湾文群中比较鲜明地坚持中国性民族认同并广泛关注美华社会问题的作家
简介: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经常描写凶杀、犯罪的情节。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个善于心理分析的作家,他描绘了犯了罪的人复杂的心理变化。从他笔下的罪孽深重的人物身上也能看到善的光辉。在描写罪恶的场景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总不忘在恶旁边安排一个孱弱的代表善的形象。在他笔下的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女人,也总是能够在罪恶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高洁善良。本文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部小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白痴》为研究对象,分析作者对善与恶的理解。
简介:“十七年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时期女性典型艺术形象的研究,以柳青的《创业史》和杨沫的《青春之歌》为具体文本,通过文本中的典型女性形象来具体分析阐释这个时期中的文学女性形象特征。
简介:《三国演义》则是以魏蜀吴三国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为主要人物线索,而曹操、刘备、孙权及其继承人作为人物线索则是贯穿始终的,《三国演义》结构艺术还显示出一种流畅之美
简介:也勾画出了性别研究乃至社会研究中争论不休的方法论的潜规则,而后者看到了性别作为一种理解和研究社会的知识变量和方法论规则的功用,女性研究本身也更大程度上过渡为一种性别研究或者性别视角的研究
简介:中国晚清诗人黄遵宪在他的诗里透过对中国人熟悉的"月亮"形象的体验,诗人由中西方之间望月体验的差异,这首诗透过诗人在太平洋上的新奇的望月体验
简介:四十年前,中国即将发生巨变。与此相随,中国文学也将经历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却也是充满了希望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像她一样有这样多这样快这样深刻的变化,也没有任何一个时期是这样.
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的讨论述略(1)
奔腾的古典合奏的乐章——『中蕴杯』世界马文化楹联及《马赋》获奖作品赏析
往事如烟——我记忆中的马锋、西戎、孙谦、胡正、束为、李国涛先生
众化与文化民族性的重建——社会理论视野中的58、59年新诗讨论
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
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穆木天——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左翼文学论(一)
“情动而辞发”与“披文以入情”——论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情感对话
扬蹄唯逐梦奋步更加鞭--『中蕴杯』世界马文化楹联及《马赋》获奖作品
王阳明与阮廌的思想在越南与中国文化交叉过程中的相同点
纪念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80周年座谈会举办
祛魅、解构与大众文化的自主性——当代语境中的布迪厄美学社会学理论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善与恶——以《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白痴》为例
浅析“十七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柳青的《创业史》和杨沫的《青春之歌》为中心
浅谈《三国演义》中刘蜀集团的生命曲线——兼论《三国演义》结构艺术之美
探寻性别关系和性别研究的潜规则——从《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说起
望月与回到全球性的地面—读黄遵宪诗《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文学的贡献及其未来走向——在“2018年中国文学博鳌论坛”的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