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国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急能力建设和科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及筛选,梳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框架、评价指标纳入情况及评价内容。结果共纳入20篇相关文献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构建普遍缺少理论支撑,专家咨询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主要的权重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庞大,经过合并汇总,共得到11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和468个三级指标。结论目前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急能力评价中,理论认知较为统一,但细分的评价指标差异较大。现有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内涵表述较为模糊,可操作性有待提升。该体系科学性、可靠性及实用性较高,能有效增强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法学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消化内镜室 行 标准化护理管理对护理满意度 及 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 9 年 12 月 ,选取 消化内镜室 收治 患者 60 例,根据其 就诊单双号 分组 , 单号 30 例为控制组,双号 30 例为试验组 。 控制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基于此试验组采取标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个组别护理满意度、安全事件发生率等。 结果:两个组别护理满意度、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发现试验组明显优于控制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消化内镜室 行 标准化护理管理 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少各种安全事件,保障诊疗安全,患者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双心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接诊的 64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2例观察组 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双心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入院日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睡眠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双心护理干预有利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开展,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研究护理组长目标管理考核模式对综合医院临床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护士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以此期间收治的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满意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针对院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200例乳腺癌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比对两组病患护理不良事件出现率与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出现了较之参照组明显更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满意度较之参照组明显提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乳腺癌病患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提升病患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中,选取92例患者参与研究。数字编号后随机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参考组患者施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理念基础上采用应用护理标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认知水平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渗透风险管理意识,明确护理标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改善护理质量,进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分析。方法:入选12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于2019年12月-2022年6月接受病情诊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脑疝率的3.33%、残疾率的8.33%、病死率的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疝率的13.33%、残疾率的25%、病死率的6.67%,P<0.05。研究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电话接收后至院前急救时间、急救电话接收后至入院专业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7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基础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17.5%,研究组是2.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研究组均短于基础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脑卒中患者提供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出现,缩短其呼救后到达和接受治疗的时间,确保患者尽早接受最佳治疗,保证其生命安全,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防范低血糖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糖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效果良好,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在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缓解其负面情绪,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精神科新入院期患者中护理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从本院精神科(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抽取50例新入院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临床资料,以患者是否应用护理风险评估作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即25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基于此,25例实验组患者增加护理风险评估,对比两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护理质量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新入院期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护理风险评估,既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又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