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检测意义,旨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动脉超声及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比较两组动脉硬化检出率,进一步对观察组中颈动脉内膜厚度与MRA脑动脉硬化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3例,对照组检出2例,观察组颅内动脉硬化检出率4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1.1mm患者5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例,检出率20.0%;内-中膜厚度1.2mm患者12,检出动脉硬化4例,检出率33.3%;内-中膜厚度1.3mm患者10例,检出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50.0%;内-中膜厚度大于1.4mm患者3例,检出动脉硬化3例,检出率100.0%。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内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临床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检测对于颅内动脉硬化的早期预测、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及内切开治疗肾结石并肾盂旁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例肾结石并肾盂旁肾囊肿患者,均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治疗,其中采用经肾盂旁囊肿经皮肾镜碎石4例,采用避开肾盂旁囊肿经皮肾镜碎石再内切开引流治疗肾盂旁囊肿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石率、囊肿疗效、并发症等)。结果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及内切开引流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囊肿疗效、并发症等方面效果理想(P<0.01)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及内切开治疗肾结石并肾盂旁囊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以经皮内镜椎间孔为入路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以经皮内镜椎板间为入路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各项数据接近,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9.59%,有效率为16.33%,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7.55%,有效率为20.41%,总有效率为97.96%,P>0.05。结论经皮内镜不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经皮内镜入路,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鼻腔开放手术,实验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嗅觉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4周、8周和12周时的嗅觉功能评分明显更低,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25/26);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73.1%(19/26),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5.318,P=0.025)。结论鼻内镜手术可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减退问题,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和阶梯式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接受SOPHYSA?(索菲萨)脑室脑温型探头颅内压监测,并依据患者个性化颅内压监测表现予以对应的阶梯式治疗,总结本组病例治疗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一次性脑室穿刺成功67例,二次穿刺成功3例;手术后均获得4~15个月随访,平均(5.15±2.04)个月,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6~8分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不足6分者,重残率,植物状态率明显低于不足6分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脑室内颅内压持续监测并以此展开阶梯式治疗,有助于控制患者颅内压,提升预后效果,减少重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选定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内,选取本院收治的需进行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14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入选顺序进行编号,其中奇数编号的7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静脉麻醉后微创内镜治疗,偶数编号的70例则作为对照组,采用表面麻醉后常规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主诉、治疗依从性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主诉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依从度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有P<0.05可证。结论静脉麻醉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患者满意度高,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09月至2017年0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型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依照就诊时间先后不同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负压引流,给予实验组患者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5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83.33%,发生创缘皮肤坏死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切口29例一期愈合,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6.67%,1例出现创缘皮肤坏死。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使用新型沟槽式负压引流较传统负压引流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且患者疼痛感降低,舒适度明显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型脑外伤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颅内减压治疗,观察组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存活率为76.7%,观察组的存活率为88.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7%,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外伤应用颅内减压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疗效显著,预后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67%)显著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固定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取的50例肾囊肿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腹腔镜囊肿去顶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手术中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下床活动用时、住院治疗用时、止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24例患者肾囊肿全部消失(96.00%),另外1例患者肾囊肿明显缩小(4.00%);而对照组23例肾囊肿全部消失(92.00%),其余2例患者肾囊肿显著缩小(8.00%),两组比较差异微小(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下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经济负担的意义重大,故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借鉴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以随机法分为高频电波刀治疗的对照组、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手术残留、复发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筛选出本科室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清除术治疗,按照术后是否并发颅内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未并发颅内再出血,观察组并发颅内再出血,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导致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前GCS评分、术前收缩压、血流量、手术时机、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收缩压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并发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很多,临床治疗与护理时应积极消除危险因素,以降低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肠梗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小肠内排列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管损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C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是85.0%,研究组是9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后凸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明显减小伤椎后凸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及HP感染特点。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门诊就诊的8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老年组,以同期年龄小于60岁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及HP感染特点。结果老年组烧心、反酸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显著(p<0.05);慢性咳嗽、胸痛、支气管炎、上腹不适等非典型症状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轻度病情患者所占比例低于非老年组,而中度病情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P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变程度主要为中度,临床非典型症状发生率较高,而典型症状发生率较低,发病与HP感染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行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7月21日~2017年5月2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60例、综合护理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与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43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6.7%;对照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依次为22例、24例、14例,护理满意度76.7%(P<0.05)。综合护理组皮下血肿5例、穿刺部位轻度感染1例、内瘘堵塞2例,并发症发生率13.3%;对照组皮下血肿11例、穿刺部位轻度感染8例、内瘘堵塞10例,并发症发生率48.3%(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全面落实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