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性病科患者采用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5月本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低于治疗组的9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7,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SQI评分8.56±2.74分高于治疗组的5.96±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2,P
简介:摘要:在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医学领域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这一个领域。心理治疗的方法已经逐渐被应用在一些常见的医学疾病治疗上。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病人在患病时,除了身体上承受的痛楚,心里所产生的压力更大。总是会伴有惆怅,忧郁等情绪。因此,对于患有皮肤性疾病的病人,我们应该给与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治疗,更应该给与其心里治疗。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部队伤病员住院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部队伤病员患者,共计200例,将其以随机的形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有10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除此之外配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度大,统计学有对比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中晚期肝癌病患使用心理护理模式对病患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各45例每组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病患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病患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患在接受治疗之后的不良情绪指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护理之后,对照组病患的不良情绪评分比观察组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病患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观察组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晚期肝癌的病患使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对病患的治疗效果,病患的情绪更加乐观,且生活质量更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心理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慢性心功能不全(QOL)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两组QOL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QO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十分有利。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临床中更年期女性失眠的心理干预治疗,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妇科患者的心理健康管理。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100例妇科更年期女性失眠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术后心理干预与治疗,包括心理教育、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心理症状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在这些观察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心理症状评估分(32.7±4.1)显著低于对照组(43.2±5.6),生活质量评估分(84.3±5.9)显著高于对照组(68.5±6.8),患者满意度(9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4%)。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临床中心理干预与治疗对改善妇科患者的心理症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因此,为妇科患者提供心理干预与治疗是必要且有效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