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东南亚地区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快速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阐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及固定宽带在这一地区的发展,与亚太和世界平均水平作比较,并对东南亚各经济体的ICT发展特点予以分析。文章指出,自2000年以来,东南亚各经济体的ICT取得了迅速发展,虽然各经济体的收入水平相差较大导致ICT发展不均衡,但ICT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标签: 东南亚地区 ICT 特征 原因
  • 简介:印度人民党主席阿德瓦尼2005年5月30日至6月5日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阿德瓦尼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的言论,特别是对巴基斯坦建国者真纳的褒扬和对捣毁阿约迪亚巴布里清真寺事件的反省,在印度政坛特别是印度人民党内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场政治风波不仅对印度人民党本身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给当代印度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阿德瓦尼在印度的'夙敌'巴基斯坦国土上发表如此'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的原因和动机以及这场印度人民党政治风波对印度政治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做一探讨.

  • 标签: 印度人民党 印度政治 印度教民族主义
  • 简介:<正>前苏联中亚国家宣布独立后,把对外关系的着眼点放到周边国家,特别是土耳其、伊朗。它们频繁进行高层互访,积极开展经济交流,谋求区域性经济合作,在一些政治问题上寻找共同点。一、中亚国家与土、伊关系发展迅速的原因1.中亚各国急于在经济发展方面寻找出路。中亚各国在独联体中属于相对贫困国家,由于原苏联中央僵化的管理方法和中亚各国的自身条件的局限,这些国家经济畸形发展,结果现在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为摆脱困境中亚国家对拓展与土、伊的关系给予高度重视,其考虑主要有三:一是寻找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中亚国家根据本国条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许多作法不适合中亚地区,而对土耳其步子谨慎的经济政策、政教分离的政治结构和保持与西方良好关系的战略颇感兴趣。这些国家认为在现代化问题上土耳其是它们的榜样,把土耳其看成了中亚的“日本”。乌兹别克总统访问土耳其后便说,乌兹别克要借鉴土耳其经验。现在“土耳其发展道路”几乎成了整个中亚地区发展经济的口号。二是为发展贸易寻找出海口。中亚各国都是内陆国家,没有通向公海的出海口,出于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想法,

  • 标签: 中亚国家 土耳其 中亚各国 中亚地区 发展关系 乌兹别克
  • 简介:美国1986年通过的《戈德华特——尼克尔斯国防部改组法》促使1987年美军联合条令中心的成立,该中心已先后编写情报系列联合出版物17本,其更新速度之快,体现了美军对联合作战情报支援理论的高度重视,该系列联合出版物明确了美军各级情报组织在联合作战中的职责、作用和相互关系,为联合部队指挥官及其部队提供了开展有效情报支援的基本原则。本文在介绍美军联合条令体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试图总结联合情报条令体系近年来的新发展、新特点,并从美军一体化联合作战转型、情报改革和工作实践要求以及军事技术发展推动三个层面剖析其成因。

  • 标签: 情报支援 美军 条令 体系 一体化联合作战 原因
  • 简介:印尼的亚齐有长期的反抗强权史、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社会结构.亚齐分离运动既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分配不均的结果,又是印尼的世俗化政治与伊斯兰政治矛盾的结果,同时还是亚齐民族意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得以复兴的表现.本文拟对诸方面进行综合性探讨,进而总结出这一运动的特点.

  • 标签: 苏哈托 亚齐 民族分离运动
  • 简介:《禁雷公约》从1997年达成至今已超过10年,缔约国在多大程度上遵守了这个条约成为衡量条约有效性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考察柬埔寨签署《禁雷公约》后(1998-2006年)的履约情况,发现柬埔寨政府在相当程度上遵守了条约,但基于传统安全利益的考虑以及国家履约能力的有限,造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违约行为。这意味着促使国家履行国际条约不仅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等管理机制,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制措施。

  • 标签: 《禁雷公约》 杀伤人员地雷 柬埔寨
  • 简介: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实力在一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突显,因此,印度一直奉行的尼赫鲁外交思想已不适用,自1991年拉奥上台以后,印度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推行经济外交,突出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并通过经济手段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就印度实行经济外交的原因、主要措施与实践效果作一个简要分析.

  • 标签: 印度 经济外交 原因 措施
  • 简介:战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城市化①(urbanization)成为发展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各国都经历了一个城市人口快速扩张的时期:城市人口不断上升,比例不断提高.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由20世纪60年代的22.7%,70年代的25%上升到80年代的28.4%和90年代的35.5%.

  • 标签: 东南亚国家 城市化 经济环境 经济结构
  • 简介:宋元时期和明末清初,是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两次发展机遇,但分别被明清政府所扼杀。东南沿海商民的海外开拓,在极端专制的明清政府看来,是游离于朝廷控制的不安定因素,必须予以打击。郑和则是实施明初海外政策的执行者,其结果是中国背向海洋,毁灭了宋元时期中国走向海洋大国的机遇。郑芝龙海商集团的崛起是中国海洋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机遇。但满清入主中原后,建立同样的极端专制统治,基本上继承明代的内外政策,葬送了明末清初中国海洋发展的第二次机遇。在明清数百年东南沿海商民面向海洋和朝廷背向海洋的抗争中,强大的中央政权都是最后的胜利者。

  • 标签: 明清 宋元 贸易 海洋史
  • 简介:受冷战思维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泰国唯美国外交政策马首是瞻,不仅拒绝承认新中国政府,而且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禁运,中泰关系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但是,冰山终有松动的时候,中泰关系于1955-1957年出现了短暂的缓和。究其原因,除了受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外,更主要的动因还是来自泰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 标签: 泰中关系 双重国籍 泰国 华人
  • 简介:民主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让民主成为“小镇里唯一的游戏”。在“政治司法化”的过程中,法院成为解决政治争议的主要场所。但是,对司法审查机关的错误定位可能导致其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司法政治化”色彩会愈加浓厚。泰国民主转型从“政治司法化”到“司法政治化”的退化,说明司法权并非存在于政治真空中。司法权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性。健康稳定的政治环境可以为司法权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空间,法院对规则和秩序的守护又可以避免竞争的无序状态。发展司法权应当重视其所具有的政治属性,科学的谋划和积极稳妥的推进均是不可缺少的工作。

  • 标签: 宪法法院 政治司法化 司法政治化 泰国
  • 简介:高尔察克反动政权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势力最凶悍的白卫政权,在西伯利亚14个月的统治充分暴露了反革命的丑恶嘴脸.新生的苏雏埃政权在全国各族人民支持下,最终消灭了这个凶残的白卫政权,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苏俄全国范围最后取得胜利和巩固红色政权奠定了牢固基础.

  • 标签: 高尔察克反动政权 苏雏埃 武装干涉
  • 简介:新加坡是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全国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234万,地小人密,资源贫瘠。但是,它地处太平、印度两洋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历史上新加坡长期是英国殖民地,经济发展畸形,转口贸易一向是它的主要经济命脉。战后,由于近邻取得独立的国家,增加同工业国的直接贸易,加上新加坡人口日增,失业严重,这给传统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新加坡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地区经济 亚洲部分 经济命脉 海岛型 交通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