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对比。方法:以会泽县中医医院中医骨伤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5例)与B组(25例)。B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A组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其术中术后治疗情况、随访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患肢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有2例患者根据X线显示为未骨性愈合,1年后骨性愈合。A组患者治疗1年后有4例患者根据X线显示为端骨连接不佳,但对其生活、行动、髋关节功能未出现不良影响。两组患者在术后随访情况中均未出现髋关节畸形现象。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存在优缺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及术后治疗情况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远期效果中可能存在翻修的风险。医护人员应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治疗措施。
简介:摘要:本章详述了一起66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漏水故障的经过,分析故障发生原因,介绍了故障处理过程,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1例,术后4~6周依骨折类型及X线片所见情况,决定下地扶拐负重行走。结果随访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共发现髋内翻2例,患肢短缩畸形4例。按照疗效判定标准,本组优34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90.2%。结论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只要术中复位满意,操作时注意定位及方向感的把握,固定可靠,术后合理康复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马达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现有工业产业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对于外转子马达进行研究,调整弹簧单连接结构为波介质结构连接,以提高机电性能和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旨在分析合理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62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股骨头置换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髋关节的优良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髋关节置换疗法在老年转子间骨折中起到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结束之后对其开展为期半年至2年的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有生活自理能力、疼痛程度以及髋关节的活动度。结果术后下床时间为4-19天,平均(5.21±1.73)天;住院时间为(14-34)天,平均(21.37±2.51)天;随访结果总体有效率为83.33%。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势主要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速等。对于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而言是最为合适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成效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并且对治疗方法的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某一医院的1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主要将这些患者分成四个不同的小组,其中包括角钢板、动力髋螺钉、Gamma钉以及股骨近端钉等等。分别被标记为A组、B组、C组、D组。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主要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等,并且对各个小组的症状和患者身体节能的指数进行比较。结果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这四个小组无论在手术期间,手术中的出血量等方面都没有任何统计学的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但是,C、D两个小组的患者在时间,引流量以及愈合的时间上都要比A、B小组短很多。但是,X线暴露的次数明显增加。但是从手术的并发症状况上看C组较高。从手术的恢复程度上看,A组比较差。结论对于不同的骨折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是IA型无移位和IB型部分移位的骨折类型,可以采用四中内固定形式。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