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入院时进行心电图、彩超及生化检查,另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55~75岁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观察两组自身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超敏C反应蛋白应首先作为病变提示,临床应具体结合超声以快速诊断。当诊断明确后超敏C反应蛋白仍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中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门诊或者病房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的患者160名,将所有患者的血标本分为4个组,抗凝组与不抗凝组,静置水浴时间20分钟组与静置水浴时间40分钟组,每组各40个标本,都对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标法检测,比较各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抗凝组与不抗凝组比较,不抗凝组的阳性率低于抗凝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置水浴40分钟组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静置水浴20分钟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的血清状态及静置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检测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冻干卡介苗在存放十年后的质量结果进行收集,达成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的目的。研究方法通过将卡介苗装入安瓶和小瓶后,分别对其中活菌数进行定期检测,分别在半年、一年及十年进行质量检测。分别将存放在相同小瓶当中的冻干卡介苗存放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分别在半年、一年及十年进行质量检测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在小瓶当中的冻干卡介苗活菌数量明显高于安瓶当中冻干卡介苗活菌数量,而同样采用小瓶存放的冻干卡介苗在存放十年后其活菌数量依旧十分可观。
简介:目的探讨先兆子痫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和护理体会。方法对179例先兆子痫孕妇、96例正常健康孕妇与54例非孕妇女的凝血四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先兆子痫孕妇组的PT、APTT、TT、FIB与正常健康孕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健康孕妇PT、APTT、TT低于非孕妇女,FIB则高于非孕妇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产前严密观察产妇身体情况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及病程进展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经GCS评分12分以下的185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4h内,3d,7d,10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Sangtec100IRMA试剂统一进行单克隆双点放免法测定S100B蛋白浓度。正常对照组50份血清S100B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相同。最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经抢救或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病情好转慢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下降慢,反之,预后差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维持在高位。结论检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简介:目的分析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tG315、rpoB526和rpoB531的耐药突变基因位点模拟性质粒为实验材料,使用液相芯片技术,开展耐多药结核分歧杆菌检测。结果此法能够检测出最低的质粒浓度为1ng/mL,灵敏度较高。5次检测可判断出katG315、rpoB526以及rpoB531位点基因型,结合相关结果,计算SD值和荧光值。阴性对照的MFI为(37±9.95),质粒样本变异系数为6.73%-13.75%,证实此法稳定性强。结论该项技术在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灵敏性、重复性较好,可靠性高,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各个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值得说明的是,液相芯片技术经济性强,操作简单,快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为了解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CEA的水平与该疾病的关系,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87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进行CEA检测,同时检测了35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正常组CEA为9.84±2.44ng/ml,术前患病组CEA为38.85±19.21ng/ml,其中结肠癌组为37.43±18.58ng/ml,直肠癌组为39.72±20.67ng/ml,正常组与患病组比较P〈0.01,结肠癌组与直肠癌组比较P〉0.05。术后2个月内对48例术前CEA阳性者进行监测,36例CEA降至11.21±3.65ng/ml。结论:CEA水平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诊断,术后疗效评估及监测肿瘤复发与转移是一种经济,简便易行的有效手段。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检测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3例符合诊断标准患儿设为观察组,将47例无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其他患儿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吸入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毛细支气管炎重症者和轻症者的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食物过敏原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在出院后3月内发生喘息情况有显著性差异。尘螨是吸入性过敏原中最高的,牛奶在食物过敏中较常见。结论:过敏与喘息相关,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过敏原检测能帮助我们预测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情及转归,利于指导避开相关的触发因素,减少喘息发作,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质胸苷激酶也称为胸苷激酶1(thymidinekinase1,TK1)、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72-4(CA72-4)及糖蛋白抗原242(CA242)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发光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患者、40例良性胃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TK1、CEA、CA19-9、CA72-4和CA242的水平,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中TK1、CEA、CA19-9、CA72-4和CA242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及对照组(P<0.05).5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2.1%,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K1、CEA、CA19-9、CA72-4和CA242对胃癌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5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简介:本文将根据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特点,来对其在药品的检测当中将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根据其实验的性质,比较近红外光谱分析和传统实验之间的优势,为药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