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aCGH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的aCGH结果,所有病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且染色体核型正常。结果87例胎儿aCGH结果中,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为5.7%(5/87),VOUS的检出率为3.4%(3/87),良性CNVs的检出率为91%(79/87)。单独泌尿系统结构异常aCGH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2.9%(2/70);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合并泌尿系统外超声结果异常CNVs的检出率为17.6%(3/17)。结论对于产前超声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即使染色体核型正常,aCGH也可能检出异常,对于产前超声提示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建议行aCGH检查。
简介: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复发的特征及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2002年8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171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中61例复发病例进行比较.结果171例上皮性卵巢癌中,61例复发,总复发率35.7%.有乳腺癌及其他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症的患者复发率为45.5%,有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复发率为100%;Ⅰ、Ⅱ期复发率15.2%,Ⅲ、Ⅳ期复发率48.5%(P<0.05);低分化者复发率47.2%,中高分化者复发率21.1%(P<0.05);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者,在残留灶>2cm者22例中,22例全部复发,复发率54.5%,残留灶≤2cm或肉眼无残留者复发率32.9%(P<0.05);合并盆腔淋巴结剔除术者复发率为36.6%,未行淋巴结剔除术者复发率为39.7%(P>0.05);完成化疗计划者复发率29.6%,未完成化疗计划者复发率49.1%(P<0.05).肿瘤复发与年龄、孕产次、避孕方式、病理类型、腹水情况、原发灶的部位等均无关.61例复发患者中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化疗等综合治疗者占39.3%,复发后平均存活时间较未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者明显延长(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的复发多在治疗后3年之内,最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为盆腹腔和肺,复发与合并有乳腺癌及妇科其他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家族史、临床期别、组织分化、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灶的大小及术后规范化疗有关.复发患者应进行以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TDC)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超声检查24例TDC,共25个病灶,通过以下方面评价肿物特征:病灶位置、大小。囊壁、边界、形状、囊内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囊内分隔、瘘管以及是否存在甲状腺,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个病灶中,7个病灶呈单纯囊肿表现;3个病灶呈不均匀混合回声表现;11个病灶以无回声为主,内可见少许点、片状回声,术后病理示囊内容物为淡黄色混合液含豆渣样物;4个病灶呈类实性表现,病理示内容物为黄白色油脂样粘稠物或粘稠黄色胶冻样物。术前超声正确诊断23例,诊断准确率为92%。另外2例术前超声检查被误诊为皮样囊肿、鳃裂囊肿各1例。结论:术前超声检查有助于判定囊肿或瘘管的位置、大小、数目及其与舌骨、甲状腺的关系,能对大多数甲状舌管囊肿作出正确诊断,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简介:目的建立各孕周羊水甲型胎儿球蛋白(amnioticfluidAFP,AFAFP)的中位数值,用于胎儿神经管缺损(neuraltubedefects,NTDs)的监测与诊断,并探讨AFAF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具有羊膜腔穿刺指征的7336例孕妇进行AFAFP定量检测,筛查阳性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AFAFP值随着胎儿的生长及孕期的延长逐渐降低,Ln(AFAFP值)与孕周呈线性负相关,数学方程式为Ln(AFAFP值)=-0.17×孕周+14.29(R-squared=0.9244);孕16~23周AFAFP2.5MOM值(即cutoff值)依次为42211.88ng/mL、35634.28ng/mL、25562.80ng/mL、25394.18ng/mL、21437.18ng/mL、18096.75ng/mL、15276.85ng/mL、12896.35ng/mL;对临床诊断无脑畸形、心脏膨出、脑膨出、脐膨出、死胎检出率高;同一孕周孕妇的AFAFP浓度不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AFAFP值与孕周的数学方程式及各孕周的中位数值。该AFAFP检测项目用于评价胎儿的安全状态,同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等其它的临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早发现、早诊断,预防重大畸形胎儿出生,对于提高筛查的准确度与灵敏度更具意义。
简介:目的:对采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进行预防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为今后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0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分娩患者病例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对A组产妇在其分娩后立即采取静脉注射缩宫素加舌下含服卡孕栓这两项措施。对B组产妇在其分娩后仅采取静脉注射缩宫素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比较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未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出现。结论:采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进行预防其效果令人满意,毒副作用极少,不会出现产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现象,值得临床的使用与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发病因素及采用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3年西电集团医院与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栓塞治疗的产后大出血产妇120例,产科分娩、未发生产后大出血的产妇200例为对照,分析产后大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栓塞治疗的预后情况。结果12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中,58例为阴道动脉出血,42例为子宫动脉出血,20例为阴部内动脉出血。不同动脉出血产妇的止血成功率、栓塞时间、输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新生儿体重、孕次≥3次、二次剖宫产、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产后大出血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应积极进行综合预防。产后大出血产妇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效果肯定且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闭锁的部位、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2005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新生儿科161例消化道闭锁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结果161例病例中,食管闭锁35例、肠闭锁53例、肛门闭锁77例。食管闭锁、肠闭锁和肛门闭锁的手术存活率分别为72.7%、85.7%和88.7%,超声检出率分别为16.7%、28.2%和10%。45.7%食管闭锁、35.8%肠闭锁和28.6%肛门闭锁患儿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结论先天性消化道闭锁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早诊断、早手术是预后关键。消化道闭锁的产前超声检出率不高。消化道闭锁,特别是食管闭锁,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的比例较高。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SCH患者519例为研究组,同期540例非SCH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面对面询问和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本次怀孕前及孕期情况、既往妊娠史等,分析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产史、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自然流产史、剖宫产、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为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初产者、孕前BMI〈18.5kg/m~2为影响妊娠合并SCH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妊娠合并SCH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史、孕前BMI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脑动脉硬化与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相关。方法:病例选取为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2例帕金森综合症及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或卒中病史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存在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综合症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无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病34例患者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表现以四肢强直为主,常伴随假性延髓麻痹和尿失禁现象,部分患者存在智能障碍,危险因素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特征与帕金森病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应当加以区分。
简介: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3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收治的102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患者使用微型腹腔镜器械手术纳入微械组,48例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手术患者纳入普械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结果微械组术后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及活产率[44.4%(24/54)、42.6%(23/54)、38.9%(21/54)]均高于普械组[25.0%(12/48)、18.8%(9/48)、16.7%(8/48)](P〈0.05);微械组轻、中度输卵管病变患者的宫内妊娠率[64.7%(11/17)、41.7%(10/24)]明显高于普械组[25.0%(4/16)、18.2%(4/22)](P〈0.05)。结论使用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轻、中度输卵管性不孕能提高术后宫内妊娠率。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的母儿结局,指导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35例的病历资料,对产前超声情况、染色体核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5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中,28例选择引产,发现孕周11+5~31+3周,终止妊娠孕周14+5~31+5周,淋巴管瘤大小1.7~10.1cm;其中完善染色体检查4例,2例正常,2例21-三体,合并胎死宫内5例,胎儿水肿14例,足内翻2例。7例顺利生产,发现孕周24~38+2周,分娩孕周37+6~40+1周,染色体检查均正常,淋巴管瘤大小2.7~7.0cm;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6例;颈部5例,面部1例,腋下伴胸前1例;分别于生后2d至1个月行介入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良好,按期出院,术后半年至1年返院复查肿瘤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染色体结果正常且不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预后较好,切忌过早选择放弃胎儿引产终止妊娠,应密切随访,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时机,介入治疗是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