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自动化设备和成套试剂盒为载体医学实验诊断技术革命正在兴起,使检验医学本身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检验医学教育模式不应单一,而应鼓励多样化探索,以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用优胜劣汰规律选择出好检验医学教育模式。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模式 教育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产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并观察对难产性产后出血实施紧急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184例产妇,其中118例非难产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对照组,66例难产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组,对难产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随机将研究组产妇分成Ⅰ组和Ⅱ组,Ⅰ组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治疗,Ⅱ组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据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软产道损伤、产程异常、妊娠合并症、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据多因素分析显示,难产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与胎盘因素、妊娠合并症、宫缩乏力、新生儿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相关;Ⅱ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难产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多高危因素,应引起重视。同时紧急子宫切除术可有效治疗难产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

  • 标签: 难产性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紧急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240例小儿肺炎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2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有利于缓解小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肺功能,是一种安全高效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并行CT扫描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患者中,抽取出80例患者进行分组,将恶性病理改变患者分为观察组,良性病理改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病例数为38例,观察组病例数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CT扫描过后病变类型、敏感性、血管征分型、CT强化峰值(PH)以及CT强化峰值与主动脉强化值比值(SPH/PPH)。结果观察组CT血管征敏感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敏感率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PH、SPH/PPH组间差异均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定性、诊断起到重要意义,临床诊治时利用CT血管征能够确定肺微小结节良恶性病变,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CT血管征 肺部微小结节病变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方式降低初产剖宫产率作用及其对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14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分娩,观察组实施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镇痛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干预可以明显减轻产妇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无痛分娩 初产妇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唑仑对有睡眠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80例有睡眠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艾司唑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且睡眠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艾司唑仑应用于有睡眠障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前者治疗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和睡眠质量,具有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艾司唑仑 佐匹克隆 睡眠障碍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中自噻相关蛋白LC3、p62表达情况。方法①建立STZ诱导I型DN大鼠模型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TZ方法诱发SD大鼠糖尿病肾病(STZ为50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枸橼酸盐缓冲液,3天后开始测定血糖和尿糖值,当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为3+-4+者可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八周处死大鼠,留部分肾皮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②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间肾组织病理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间肾组织LC3和P62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判LC3、p62与STZ大鼠蛋白尿、肌酐相关性。结果①STZ诱导I型DN大鼠血尿生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在19.2-23.3mmol/l;血肌酐波动在72.5-122.7umol/l;尿蛋白波动在4.63-9.19g/24h②STZ大鼠模型基本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管局灶性萎缩,小管间质造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③p63、LC3免疫组化结果肾组织小管上皮中,p62表达明显增加,LC3表达明显下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TZ大鼠肾组织小管中,p62较正常组增加2.5倍,LC3下降35%(p<0.01)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自噬相关蛋白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2,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42,行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展开统计比较,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评分相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和大力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表明,预防医学教学在学时、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若要全面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质量,亟待强化预防医学教育主体地位,调整和充实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完善教学考评体系,逐步建立与形成全新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 标签: 预防医学 教学质量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辛伐他丁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118例脑血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根据入组患者脑血栓症状给予相关常规治疗,此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随访半年,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差异,采用酶法、肝素-MnCl2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通过Barthel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缺损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及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IMT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血栓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缩小了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厚度,降低了血脂,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脑血栓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外伤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外伤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B两组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B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生化TBIL、ALT、ALB、CRP、TNA-a、IL-6、IL-8指标变化改变情况。结果A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生命征差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外伤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人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外伤,多脏器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诊断中心型肺癌准确性以及MRI补充诊断意义。方法择取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5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CT检查,并行以MRI补充检查,对单独CT检查与CT、M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单独CT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1.92%,CT、M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1.15%,CT、M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CT检查(P<0.05)。结论针对中心型肺癌患者,CT、MRI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CT诊断 中心型肺癌 准确性 MRI补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恢复影响。方法符合本次研究100名产妇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护理人员对100名产妇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产妇则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在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护理满意度以及SAS、SDS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心理恢复状况以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人员为其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降低产妇SAS、SDS评分,消除产妇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后心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频度对后继脑梗死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首次治疗脑梗死患者5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脑梗死前是否预先发生同侧TIA分为无TIA组和TIA组,其中TIA组120例,无TIA组438例;TIA组根据发作频度分为1次组、2~3次组和>3次组3个亚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评分标准,于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于病程3周时对各组进行ADL评分,比较各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TIA不同发作频度及其他影响因素与后继脑梗死相关性。结果有TIA发作组在神经功能轻度缺损及Ⅰ级预后中所占比例72.5%(87/120)、73.3%(88/120)高于无TIA组61.9%(271/438)、61.6%(270/438),在中度神经功能缺损13.3%(16/120)及Ⅱ级预后26.7%(32/120)中所占比例低于无TIA组23.5%(103/438)、38.4%(168/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发作2~3次组在神经功能轻度缺损及Ⅰ级预后中所占比例90.6%(29/32)、96.9%(31/32)高于无TIA组61.9%(271/438)、61.6%(270/438)、1次组33.3%(2/6)、33.3%(2/6)及>3次组33.3%(2/6)、67.1%(55/82),在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及Ⅱ级预后所占比例6.3%(2/32)、3.1%(1/32)、3.1%(1/32)低于无TIA组23.5%(103/438)、14.6(64/438)、38.4%(168/438)、1次组33.3%(2/6)、33.3%(2/6)、66.7%(4/6)及>3次组13.4%(11/82)、18.3%(15/82)、32.9%(27/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关因素为TIA发作频度、家族史、房颤史、吸烟史(均P<0.05),其中,TIA发作2~3次为保护性因素(OR<1.000);与预后情况有关因素为TIA发作频度家族史、房颤史、饮酒史(均P<0.05),其中,TIA发作2~3次为保护性因素(OR<1.000)。结论TIA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且其具有一定缺血耐受条件。对于缺血耐受产生机制及相关基因、蛋白等一系列调控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继脑梗死 频度 缺血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方法成立手卫生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从中找出要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进行改善。结果通过QCC活动,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明显提高,不仅保护了医务人员、患者身体健康,也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执行率 效果分析 品管圈
  • 简介: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是临床医师特别是血液科医师常见问题。大多全血细胞减少症可明确病因,但少数患者经住院全面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本文拟对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血液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牙体牙髓疾病过程中应用碧兰麻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至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50例确诊患有牙体牙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局部口腔麻醉后进行口腔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碧兰麻通过浸润手法对患者口腔麻醉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24,96%)相对比对照组(22,88%)临床总有效率高了8%;且根据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调查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牙体牙髓疾病过程中应用碧兰麻对患者进行麻醉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成效较高,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率较小,患者在治疗后恢复状况明显较好,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疾病 碧兰麻 麻醉效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手室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70例腹部创伤为主多发生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对照组35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失败6例,抢救成功率为82.3%,观察组35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3例,失败2例,抢救成功率为94.3,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以腹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手术室急救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创伤 多发伤 手术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ICU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效果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外科ICU收治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113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干预后免疫水平、预后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各组内CD3+、CD4+、IgA、IgG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ICU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水平,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ICU 外科 免疫水平 营养支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当中采用行为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冠心病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负面情绪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P<0.05);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3)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当中采用行为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改善患者护理过程中负面情绪。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行为护理 患者护理满意度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