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军人因为职业特殊性,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会对个人的健康水平和事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关系到部队整体的战斗力。本文阐述了心理压力对军人的危害,并提出了缓解压力的措施,最终提高军队的工作质量,促进军人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心理压力 军人 不良影响 来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集上报的210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以4~10岁患儿ADR发生率最高为44.3%;男女比例10.60;按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滴注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83.8%;按药物剂型分类,粉针剂诱发ADR的发生率最高为69.5%;联合用药ADR发生率为16.7%;按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菌药物引起ADR的发生率最高为75.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91.4%;经对可疑药物停药并对症用药治疗,210例ADR患儿中,治愈180例(85.7%),好转30例(14.3%),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动力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药物、剂型、给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异常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ADR患儿,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童 药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与医学技术分析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与发生特点。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从患者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有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服用中药制剂等。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身体的器官与系统以及皮肤遭到损害。结论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督控制是当前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比成年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由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少,临床数据缺乏,导致我国儿童用药缺少可靠的依据,我国儿童存在“无药可用”和“用药不当”等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儿童用药不良反应高发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为儿童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儿童用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相关情况,为以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0月收集到的7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ADR的药物涉及37个品种,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59.0%;心血管系统药物次之,占10.3%。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2.1%。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伤,占34.1%;严重ADR有1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ADR报告人以医生呈报的例数最多,占84.6%,护士呈报最少,占3.8%。结论应全方位做好ADR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s)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安全的使用药物、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集的ADRs病例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7例ADRs中以抗菌药物引发的ADRs居首位(19例次,33.3%),中药制剂占第2位(10例次,17.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占第3位(7例,12.3%);ADRs受累的器官/系统中皮肤及附件的损害居首位(50.9%)。结论应加强ADR报告和监测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扩大报告监测的覆盖面,提高用药安全。

  • 标签: 不良反应 药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扬州市中医院所用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ADR监测提供参考,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从涉及患者、给药途径、给药剂型、损害系统、主要症状、危害程度等多个角度对扬州市中医院2009-2013年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展开综合分析、统计。结果82份中成药ADR报告中,男25例(30.49%),女57例(69.5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高发年龄段15岁以上患者;引起不良反应中单独用药59(71.95%),合并给药23例(28.05%);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59例(67.05%);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74例(84.09%);不良反应的发生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其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例(48.25%)。结论近5年来中成药ADR增多,临床应重视中成药ADR监测,尽量减少或避免其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集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45.2%,中药制剂占6.5%。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9.2%;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0.9%。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患者接受湿性愈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住院患者行开腹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病例36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用令皮欣喷伤口治疗,观察组应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10%氯化钠联合中性胰岛素40U进行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伤口渗液情况、平均换药次数和平均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浓氯化钠联合中性胰岛素40U湿敷方法应用于妇科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明显减少了换药次数,大幅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 标签: 妇科腹部伤口 愈合不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我院168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168例ADR报告中<18的年龄段占13.09%,18~59年龄段占49.40%,≥60年龄段占37.50%;静脉给药途径不良反应最多;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位居首位,中药制剂其次;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多是皮肤及附件,其次是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具有普遍性,并且症状明显,较以前相对严重,抗菌药物和静脉给药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强化ADR的监测报告,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数据分析,为抗肿瘤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归纳。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抗肿瘤药物的83例病人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映可以出现在多个系统,其中以消化系统最为突出。结论临床上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易引发不良反应,临床工作者应当重视其不良反应,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头孢呋辛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头孢呋辛钠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结果讲述了头孢呋辛钠常见的不良反应,综合分析了头孢呋辛钠引起的过敏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过敏性紫癜肾炎、双眼结膜充血、流泪等,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呋辛钠不良反应类型较多,故临床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此药并加强观察,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呋辛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我院各科室呈现的76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涉及的药品类型、家族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6例ADR报告中男31例,女45例。男女比例11.45。60岁以上ADR54例(71.05%);静脉给药ADR48例子(63.16%)。引起ADR常见于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主要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粘膜和消化系统居多。家族性ADR发生7例,涉及3组家庭。结论加强药品规范化使用,及时准确上报ADR,药师分析评价ADR信息后回馈临床,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抗菌类西药的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的分析显示有7类35个抗菌西药,都是通过静脉给药发生。结论在抗菌类西药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较为复杂,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的易感因素从而加强管理和监测,全面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临床 抗菌类西药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不良情绪也日趋增加,对人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不良影响。据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报告,在所有门诊病人中,属于情绪紧张而患病的占76%。在我国抑郁症、躁狂症、自闭症,恐惧症甚至有自杀趋向等精神神经疾病亦日趋增多。

  • 标签: 不良情绪 身心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2012年5月的28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急诊手术、手术及住院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结论加强孕期检查,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征象,尽早处理,及时拆除缝线,局部彻底清创,坚持换药,适时二期缝合切口,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 标签: 剖宫产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