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及米诺环素是否可通过调节ERK/P38MAPK信号通路,从而影响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的表型转化。方法建立HASMC体外培养模型,分为无血清的DMEM、PDGF-BB(20ng/ml)、PDGF-BB(20ng/ml)+PD98059(30μmol/L)+SB203580(20μmol/L)、PDGF-BB(20ng/ml)+米诺环素(15μmol/L)、PDGF-BB(20ng/ml)+米诺环素(30μmol/L)五组,WesternBlot法检测ERK1/2、P-ERK1/2、P38、P—P38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HASMC在PDGF-BB(20ng/ml)+米诺环素(15μmol/L)培养液孵育24h后,P-P38蛋白表达较PDGF-BB组明显下降(P〈0.01);在PDGF-BB(20ng/ml)+米诺环素(30μmol/L)组,P—ERK1/2和P—P38蛋白表达均较PDGF-BB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米诺环素显著抑制ERK/P38MAPK信号通路。结论(1)PDGF-BB诱导HASMC的去分化与ERK/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如抑制ERK/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则HASMC保持分化表型;(2)米诺环素对PDGF-BB诱导HASMC去分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ERK/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下调PDGF-BB诱导的ERK1/2和P38磷酸化水平而实现的,与其对HASMC的细胞毒性无关。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引导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9月接受治疗、需进行UVC治疗的新生儿50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常规UVC置管,治疗组彩超引导下UVC置管。比较患儿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成功率和置管留置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比26.00%,P〈0.05);治疗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比76%,P〈0.05),而置管留置时间也高于对照组[(11.34±1.22)d比(9.37±1.34)d,P〈0.05]。结论彩超引导脐静脉导管定位留置在新生儿UVC效果较好,患儿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一次性成功置管率高,置管留置时间长。
简介:摘要胎盘的正常附着处在子宫体部的后壁、侧壁或前壁。如果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最常见的出血原因,为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其发生率为0.24%~1.8%,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主要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明显诱因、无痛性、反复发作性的阴道流血,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就可危及母亲和胎儿的生命。因此,对母儿有很大的危害。
简介:1病例患者,女28岁。第一胎,足月妊娠,不规律腹痛入院待产。检查:轻度贫血,体温36.5度,脉搏:70次/分,血压:12/8kpa,浮肿(+),其它无异常。产科检查:足月妊娠腹型,宫底在剑突下二横指,先露头已固定,右下腹可闻及胎心,140次/分,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均正常。消毒阴道检查:阴道通畅,宫颈管展平,较厚,宫口开大1cm,先露头在棘上2cm,胎膜未破,骨软,产道未发现异常。血色素9g/L,B超提示,胎盘Ⅱ级成熟,胎盘附着子宫左侧壁。诊断:足月妊娠,第一胎,右枕前位,妊娠合并贫血。住院后26小时宫口开大3cm,前羊水囊形成。宫缩乏力,行人工破膜,给予0.25%催产素静点,以增强宫缩,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诊断前置胎盘情况。通过超声检查了解孕妇产前胎盘情况,是否出现了前置胎盘,是否与孕妇的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有关。为临床医生早期正确处理提供依据,保护母婴安全。结果超声检查是一种可靠、简便的胎盘定位方法,它可清楚显示出子宫壁、胎头或胎体、宫颈内口和胎盘的位置关系,可进一步确定前置胎盘的类型。结论为孕妇妊娠晚期出现的阴道流血作出解释,可为临床医生及时正确地处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