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情绪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它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情绪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面临职业和生活等方面的诸多压力,教师情绪的焦虑和不稳定是教师成为心理健康高危群体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其情绪表现为一种精神因素和人格品质,对学生的认识活动和个性发展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情绪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渗透性角色,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优劣。研究加强教师课堂情绪调节问题,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情绪调节是对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简介:摘要教育的终极就是让生命回归本性。两千年前戴圣在《礼记·学记》中写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即懂得教育成功经验,明确教育失败原因,如此便能担任老师工作。
简介: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2月12日第02版报道: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尊师”一词变得有些复杂,比如逢年过节,“给教师送礼”经常被拿来炒作一番。尽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但总有些家长变着花样地向教师“表达心意”。这种表面上的“尊重”其实严重扭曲了尊师的本意,还可能让教师群体陷入舆论旋涡。揆诸当下,不尊教的现象涉及方方面面。在网络上检索“教师被殴打”,相关新闻不在少数,而打人者经常是家长或学生。究其原因,往往并非什么深仇大恨,而只是对教师的某一言行有所不满——有时教师不过是批评了学生几句或者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适当惩戒,家长就此认为孩子受到了虐待,于是对教师恶语相加,甚至拳脚相向。毋庸讳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当下正遭遇一些挑战,师道尊严在某些人眼里已变得不再那么神圣不可侵犯。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在全社会重振师道尊严”,正是针对当前的现状而发,呼唤一种常识和良知的回归。中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便对师道尊严的重要性有着清晰认知,《礼记·学记》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老师受到尊敬,那么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荀子·大略》中也有言“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简介:据《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29日第02版报道: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学校的硬件条件普遍得到改善,多数教师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别地区的教育困境显得格外刺眼,更令人反思:怎么让乡村教师请得来、留得下、待得住?步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任在肩,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日可待。乡村教师在这一关键节点的作用尤为显著,他们扶贫扶智,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他们撒播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英才。我们不能让这些扎根基层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吃了苦又寒了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和积极性,留住有责任心的乡村教师,地方政府必须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切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让他们居有其所、病有所医、衣食无忧,晋升有望。此外,地方政府应给予乡村教师足够的重视,表彰、嘉奖优秀教师,引导民间形成尊师重教氛围。唯有保障乡村教师体面的工作、有尊严的生活,他们才能安心从教,积极作为,“读书无用论”也就不攻自破。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先尊师。基于此,我们往往赋予政府和教育部门太多期待,而忽视了家庭、企业和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
简介:摘要留守儿童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可以说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为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多关心他们、多帮助他们,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充分感觉到虽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陪伴,但是由于教师与同学的关心与帮助,他们同样很温暖。为此,对于众多一线的农村教师而言,一定要了解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要用异样或者过于特殊的方式去关心留守学生,否则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