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唑来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7月~2023年1月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联合使用唑来酸。对比治疗结局。结果:1)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有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更高(P<0.05),患者骨折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唑来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配合针对性护理工作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活动能力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验证唑来酸+鲑降钙素治疗方案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依据,收集人数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小组划分,一组(2022.1--2022.12,n=40),二组(2023.1--2023.12,n=40),针对前者:实施磷酸钙D3联合鲑降钙素治疗方案;针对后者:于上述基础上增加唑来酸治疗策略。最后对临床疗效,影响意义展开比对分析,说明阐述。结果:患者类型相同,采纳方案不同,所获效果也随之不同,二组更优,具体可见于如下方面:腰椎骨密度、股骨颈股密度、骨代谢标记物水平。结论: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文中二组实施方案,即唑来酸联合鲑降钙素治疗策略,可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望采纳。

  • 标签: 唑来膦酸 鲑降钙素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唑来酸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以在我院确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2022年5月~2023年5月)为对象,共60例,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30例,前组进行碳酸钙D3加鲑降钙素治疗,后组在前组的基础上加入唑来酸,随后对比两组患者骨密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腰椎骨密度、股骨胫骨密度、髋部骨密度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发热、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唑来酸联合鲑降钙素治疗应用在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后可看出,患者的骨密度指标明显提高,发热以及疼痛的反应减少,对此应用价值广泛,可长期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鲑降钙素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 简介:本文设计合成了10个新的具有3-取代磺酰胺基-2-芳基-1-唑基结构特征的氮唑类化合物作为真菌细菌色素P45014α-去甲基化酶的抑制剂。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b,1c,和1g对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裴氏着色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总体来说活性不如酮康唑。与标准对照品氟康唑相比,化合物1b,1c和1g对近平滑念珠菌的作用分别比氟康唑强32倍,16倍和4倍;对裴氏着色菌的抑制作用分别双氟康唑强4倍,8倍和8倍。

  • 标签: 三唑类化合物 合成 抗真菌活性
  • 简介:利用R-1-苯基乙基异氰酸酯对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进行衍生,合成了R-1-苯基乙基氨基甲酸酯-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填充后在反相条件下考察其对氢化安息香、安息香和α-苯乙醇的手性拆分,探讨了流动相中乙腈含量、缓冲盐类型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氢化安息香获得了基线分离,分离因子可达1.214,安息香得到了部分分离,α-苯乙醇未能拆开。结合线性溶剂强度(LSS)模型和计量置换理论(SDM—R)对色谱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水分子和乙腈分子一起参与了溶质的置换。

  • 标签: 手性固定相 Β-环糊精 R-1-苯基乙基异氰酸酯 氢化安息香 色谱保留机理
  • 简介:搜集筛选了二甲苯对我国淡水生物的急、慢性毒性数据.物种涵盖了昆虫类、甲壳动物类、鱼类、两栖动物类、环节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轮虫类和浮游植物类.数据分析表明,甲壳类生物对二甲苯最为敏感.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二甲苯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淡水生物的二甲苯急性基准域值为1.41mg·L^-1,慢性基准为0.57mg·L^-1.基于获得的二甲苯基准值对我国部分流域二甲苯的暴露生态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二甲苯并未对这些水体中的水生生物造成潜在风险.本研究将为二甲苯水质标准的制修订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水生态系统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生态风险评估 二甲苯
  • 简介:研究了Cu(Ⅱ)对Cr(V)-Mn(Ⅱ)——吐温-80-DAoBM体系(体系1)、Cr(VI)-Mn(Ⅱ)-DApBM体系(体系2)、Cr(VI)-Mn(Ⅱ)-DAmBM体系(体系3)的阻抑作用。它们的均为490nm。体系1线性范围为0.5~5.0μg/25ml,ε=1.42X105,表现速率常数k=3.50X10-5/s,表现活仪能Ea=5.86kJ/mol.体系2线性范围为2.0~7.0μg/25ml,ε=2.06X105,k=1.52X10-5/s,Ea=2.64kJ/mol。体系3线性范围为1.5~6.0μ/25ml,ε=1.61 X 105 ,K=2.39X10-5/s,Ea=11.30kJ/mol。3个体系均可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铜(Ⅱ) 溴代二安替匹林苯基甲烷 铬(Ⅵ)动力学光度法 比较研究 阻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唑来磷酸注射液100ml5mg治疗骨质疏松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采用充分水化、预防性服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唑来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肌肉痛、头痛、关节痛、恶心食欲下降及流感样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与李玉琴等研究结果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在治疗前后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和预防工作,如充分的水化、预防性服用一些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唑来磷酸钠 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81-02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间至我院就诊的7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对其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两组患者均予口服利塞酸钠片治疗,治疗组另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骨密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骨钙素、血清碱性磷酸酶值均要优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酸钠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金匮肾气丸 利塞膦酸钠 原发性 骨质疏松
  • 作者: 吴友伟 章振林 顾洁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233 吴友伟现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代谢科,西安 710068,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上海市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 200233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atypical femoral fractures,AFFs)病例的临床特征,提高认识的同时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确诊的AFFs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随访情况,结合国内外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共收集双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病例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8岁。5例患者均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用药方法:3例为全程70 mg/周,2例为10 mg/日后改为70 mg/周。用药疗程平均8.7年,其中最短5年,最长17年。5例均出现股骨非典型骨折,病例1为双侧,其余均为单侧。骨折发生时间,最短于服药3年后出现,最长于服药16年后出现。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受累部位骨折前均有前驱疼痛:病例1为双侧大腿疼痛,其余为单侧大腿疼痛,于骨折前2~3年内开始出现,除病例4为闪电样疼痛外,均为钝痛;X线平片提示受累部位侧面骨皮质的增厚;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提示受累部位骨代谢活跃、浓聚,ECT异常表现早于X线平片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这些特征的识别有助于早期诊断AFFs。治疗情况:5例患者均立即停用双酸盐,同时继续服用钙片,4例加用活性维生素D;1例不完全性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使用特立帕肽治疗1年,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未发展成完全性骨折;4例完全性骨折患者行复位及固定术,均愈合。结论长期服用双酸盐有增加AFFs的风险,加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可减少此类骨折的发生,早期诊断,合理处理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双膦酸盐 骨质疏松 非典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酸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以我院12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使用唑来酸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对照组使用钙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1.35±0.2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96±0.3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股骨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酸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唑来膦酸 阿法骨化醇 钙剂 骨质疏松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酸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 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 60例患者分为假手术组( A组),安慰剂组( B组)和治疗组( C组)各 20例。 A组为对照组, B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 C组采用唑来酸进行治疗。手术 5周后进行检查。结果:组股骨头的高度和宽度的比值结果为: A组> C组> B组,比较有差异性,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A组和 C组的股骨头体积,内骨量和骨矿盐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都比 B组大,且比较有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C组股骨头内死骨,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血管新生数量均明显低于 B组。结论:使用唑来酸对股骨头坏死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能够有效的抑制破骨细胞的新生,保持骨量和股骨头形态,具有较好的预防股骨头坏死塌陷的效果。

  • 标签: 唑来膦酸 股骨头坏死塌陷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龄社会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二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常被用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线药物。随着二酸盐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及长期应用导致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关注,但目前尚无正式指南指导临床医生。本文将综述近年二酸盐类药物在骨质疏松治疗领域的现状及进展,旨在为临床规范用药提供循证参考。

  • 标签: 二膦酸盐 临床 骨质疏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伽马刀联合唑来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6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OPEN式体部伽马刀治疗。其中56例联合唑来酸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即伽马刀同时给予静脉输注唑来酸注射液。结果通过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伽玛刀联合唑来酸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马刀治疗骨转移癌效果确切,近期疗效好,联合唑来酸注射液后可有减轻疼痛、增强疗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伽马刀 唑来膦酸
  • 简介:环保团体联盟敦促世界卫生组织对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草甘迅速建立新的安全标准。草甘通常以“Roundup”进行出售,此前世界卫生组织癌症评估部门将它归类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在给世界卫生组织的致函中,该联盟还对将可能进行草甘癌症分类审查的专家顾问小组成员背景表示了利益冲突的担忧。通过研究公开文件,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安全标准 环保团体 草甘膦 利益冲突 除草剂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唑来酸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以我院 12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 60例,观察组使用唑来酸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对照组使用钙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80%,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 VAS评分( 1.35±0.2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1.96±0.3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股骨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的改善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酸联合阿法骨化醇和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唑来膦酸 阿法骨化醇 钙剂 骨质疏松 疗效
  • 简介:摘要双酸盐(bisphosphonate)是一类抗骨吸收药物,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骨疾病的治疗,其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发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临床表现为颌骨疼痛、骨面裸露、坏死等,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及全身健康。口腔诸多治疗均为侵入性操作,可能影响使用双酸盐患者的颌骨改建,引发MRONJ。对使用双酸盐的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应规避MRONJ的危险因素,规范操作,降低MRONJ的发生风险。本文就使用双酸盐的患者如何进行规范化口腔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口腔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二膦酸盐类 骨坏死 侵入性口腔操作 规范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注射型唑来酸盐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选取82例,并依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唑来酸注射液5mg/100mL缓慢静脉滴注,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保持基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参照组单纯每日口服凯尔奇D600或者迪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10个月。对两组患者的骨痛、骨密度变化情况以及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痛症状显著缓解,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两组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点的骨密度相对参照组而言增加更为显著,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出现新骨折,而参照组出现4例椎体骨折。结论双酸药物唑来酸每年1次15min静脉滴注,不但可以确保全年的依从性,能有效使患者骨密度增加,减轻骨痛,降低骨折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绝经 骨质疏松症 注射型唑来膦酸盐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