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辛酸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3%,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组间比较(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简介:摘要:目的: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展迅速,会促使患者视力极易发生不可逆的损坏,所以,需要加强早期诊断,确保后续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次主要针对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和护理方面展开全面分析。方法:全部参与调查目标为本院接收的病患,总体为65例,对于此次病患进行早期诊断,以患者实施诊断方法进行分组,主要为单纯检眼镜检查是对照组(65例),FFA诊断加以护理是观察组(65例),各小组都是130只眼,对患者检出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情况。结果:对本次各小组患者检出情况分析,总体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检出总计显示,观察组检出率(93.1%)高于对照组(60.0%);对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分析,其中观察组各患者血糖水平基本达标(P<0.05)。结论:此次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及护理的研究,显示FFA诊断检出率高,在检查期间给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迅速地控制血糖,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极大的益处。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进展的患者的代谢指标进行观察,探讨DR与各类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为进展组和无进展组进行观察分析,进展组86例,无进展组214例。通过观察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以及糖脂代谢水平(包括FPG、2hPG、HbA1c、LDL-C、HDL-C、TC、TG)。结果 进展组与无进展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2hPG、HbA1c、TG及SUA基线水平对DR进展的影响显著,β值分别为0.747、0.697、0.802、0.977及1.462,差异性均为0.007。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与FPG、2hPG、HbA1c、TG及SUA基线水平有显著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68只眼)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根据不同分期将患者分为三期,分别为增殖期、增殖前期及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收治的40例患者均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三期DR患者的有效率。结果三期DR患者随访一年后临床疗效均较高,增殖期、增殖前期及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90.00%及92.86%。组间有效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不同分期DR患者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与全视网膜镜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检查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以眼前黑影飘动为主诉者1 200例(2 400只眼),分别应用自然瞳孔下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检查及散瞳后全视网膜镜检查,比较两者的检查效果。结果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的检查时间为(3.12±0.48)min,短于全视网膜镜的(8.53±2.15)min(t=-15.677,P<0.001)。前者的周边部视网膜病变检出率18.08%(434/2 400),与后者的检出率19.25%(462/2 400)接近。Kappa值>0.900,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有高度一致性。结论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免散瞳、快捷、非接触,但不易观察上方及下方远周边部的细微病灶;全视网膜镜检查周边部检查详尽、更有立体感,但需要散瞳、接触、耗时较长。
简介:摘要目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最富含于视网膜内,因糖尿病不能凋整其水平,从而可以损害视恻膜。方法我们应用ELISA检测法检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的BDNF和用链脲佐因素(streptozotocin,STZ)引起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视网膜中的BDNF水平。结果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患者血清中的BDNF水平较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10.0±8.1~25.8±8.5ng/ml,P<O.001),比较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也明显减少(10.0±8.l~21.8±4.9ng/ml,P<0.001),而糖尿病大鼠比较非糖尿病鼠对照组,其视网膜和血清中的BDNF也明显减少(P<O.05)。此外,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视网膜中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有关的激酶(TriB)受体表达水平,在糖尿病大鼠较非糖尿病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O.001),、半胱氯酸蛋白酶Caspas-3的活性检测在引起糖尿病3w后的大鼠视网膜中却是增高的,且一直维持至10w仍然增高,与BDNF的水平呈负相关(r=-0.544,P=0.013)。结论糖尿病人的BDNF水平降低,可引起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的凋亡和神经变性,其后在DR中引起神经血管的损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雷珠单抗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10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珠单抗组、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组、雷珠单抗+ML385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氪激光诱导CNV模型。雷珠单抗组、ML385组和雷珠单抗+ML385组分别玻璃体腔内注射1 μl雷珠单抗、ML385、雷珠单抗+ML385,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脉络膜铺片法检测CNV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醌氧化还原酶(NQO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ML385组和雷珠单抗+ML385组CNV面积分别为(23.01±1.52)×103、(30.23±2.01)×103和(18.56±1.85)×103 μm2,明显高于雷珠单抗组的(12.35±1.22)×103 μm2,雷珠单抗+ML385组CNV面积小于模型对照组和ML385组,ML385组CNV面积大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雷珠单抗组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结构损害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雷珠单抗+ML385组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结构损害程度较雷珠单抗组重,但较模型对照组轻;ML385组RPE-脉络膜-巩膜复合体结构损害较模型对照组严重。雷珠单抗组Nrf2、SOD和NQO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模型对照组、ML385组和雷珠单抗+ML385组,且雷珠单抗+ML385组Nrf2、SOD和NQO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和ML385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珠单抗可抑制氪激光诱导的CNV生长,减轻RPE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与Nrf2/ARE通路的激活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截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5例患者,50只眼,回顾患者资料,证实患者有一眼是高度近视,所有纳入的患者都经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和检眼镜检查,并分析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正视眼中PDR9只、重度NPDR4只、中度NPDR4只、轻度NPDR6只、无DR2只,在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都有发现正视眼病人。高度近视眼中PDR0只、重度NPDR4只、中度NPD4只、轻度NPDR6只、无DR11只。结论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高度近视作为重要保护性因素,患者近视度数越高,保护程度也会随之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析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特点。结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发生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17例(21.25%,17/80),其中病程≥5年的有8例(47.06,8/17),年龄>60岁的有7例(41.18%,7/17),且该种病变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发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几率较大,且随着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的增加,患病率越高,在临床中对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发生视网膜病变,且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失明情况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影响不同亚型肝衰竭结局预判指标及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12例乙型肝炎(乙肝)和非乙肝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加亚急性、慢性肝衰竭各亚型的相关病因,并比较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型肝衰竭的疗效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2例肝衰竭患者中由乙肝引起者63例,由非乙肝引起者49例;乙肝肝衰竭组男性是女性的6倍,高于非乙肝肝衰竭组(1.33倍)。乙肝肝衰竭组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肝衰竭前期〔ATⅢ:(59.33±14.57)%比(35.66±20.72)%,TBil(μmol/L):399.21±112.94比206.08±126.96,均P<0.05〕;非乙肝肝衰竭组肝衰竭前期、慢性肝衰竭患者ATⅢ均明显高于急性肝衰竭患者〔(58.33±15.28)%、(44.00±19.10)%比(31.33±7.57)%,均P<0.05〕,急性肝衰竭患者TBil明显低于肝衰竭前期(μmol/L:107.83±49.73比286.20±128.92,P<0.05),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TBil水平也明显高于肝衰竭前期(μmol/L:417.27±118.60、373.00±187.00比286.20±128.92,均P<0.05)。非乙肝肝衰竭组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住院时间均较急性肝衰竭患者明显延长(d:36.00±8.31、27.52±11.71、27.72±22.71比11.00±1.41,均P<0.05)。乙肝肝衰竭组和非乙肝肝衰竭组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6%比50.0%,P>0.05),两组存活患者ATⅢ水平均较死亡者明显升高〔乙肝肝衰竭组:(36.20±6.26)%比(27.33±8.87)%,非乙肝肝衰竭组:(41.06±4.16)%比(28.71±12.35)%,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肝衰竭组死亡患者和非乙肝肝衰竭组存活、死亡患者ATⅢ与TBil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069、0.341、0.064,P值分别为0.723、1.196、0.761);乙肝肝衰竭组存活患者ATⅢ与TBil呈明显负相关(r=-0.105,P=0.7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Ⅲ是影响非乙肝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23,95%可信区间(95%CI)为-0.001~0.001,P=0.007〕;TBil是影响乙肝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5,95%CI为-0.002~-7.543,P=0.033〕。ROC曲线分析显示:ATⅢ对非乙肝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0.747,95%CI为0.592~0.902,P=0.009;当最佳截断值为39.5%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56.2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仍难以有效降低肝衰竭晚期患者的病死率;除ATⅢ外,入院时TBil也可以作为评估急性肝衰竭患者肝脏代偿能力及预测预后的指标。
简介:背景青年高血压可导致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并增加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在发展中国家,针对青年人高血压的研究尚少。亦没有专门针对青年人高血压患者的防治指南。方法:入选2002年至2008年于阜外医院就诊,年龄16-30岁之间,于门诊诊断为药物难治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原因待查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病因学特点,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以及靶器官的损伤。结果:共有309例患者入选,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59.9%(185/309),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占38.8%(120/309)。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而大动脉炎是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57.8%的患者合并一种以上的代谢综合症,较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9.2%,p〈0.01),而两组患者靶器官损伤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32.4%vs29.2%,p〉0.05).药物抵抗性高血压高达55.7%(172/309)。继发性高血压,肥胖,利尿剂的使用不足是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结论:在小于30岁的青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继发性因素,针对这些继发疾病进行积极地治疗可有效治愈青年患者的高血压。在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代谢综合症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很高,这加重了患者靶器官的损伤并导致药物抵抗性高血压的产生。
简介:摘要龋病是发生于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加重或诱发全身疾病的主要口腔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多组学技术、疾病动物模型与临床队列研究的进步,以及新型口腔材料与数字化、微创技术的发展,龋病的病因学研究与临床诊疗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理念更将龋病纳入全身慢性病防治体系,为不同年龄段龋病的群体管理和不同风险因素的个体化防治指明了方向。应进一步加强龋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加快龋病防治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械的临床验证,为龋病的早期诊断、综合预防以及功能与美学并重的微创诊疗提供有力手段,推动我国龋病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