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当今社会对于学历与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与博士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最高的层次,这一层次的质量将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且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发展动力的根本。目前我国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对于高学历的盲目追求的引导,另一方面因为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导致每年加入考研、考博士队伍的人数逐年递增。许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许多潜在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鉴于研究生教育质量对于国家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本文是在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个案,分析了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对于影响研究生质量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以改善培养现状,最终使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获得全面提升。
简介:3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学刊》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红楼梦》与满族历史文化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审关纪新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汤晓青和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汤晓青说,这是一个跨学科对话的机会,古代文学、民族文学、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等学科在一起对话交流,一定能擦出许多火花,对红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是个很好的推动作用;张庆善说,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会议,题目非常重要,20世纪80年代《红楼梦学刊》曾经讨论过,但没有展开,应该说红学界重视不够。这次会议是满学界、民族文学界、红学界第一次在一起交流,会有很多期待,将会推动《红楼梦》与满族历史文化的研究。
简介:莫言《红高粱家族》的面世,标志着新历史主义小说在新时期的诞生。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站在民间立场上,通过“我”的叙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抗日战争的故事。而其对历史的叙述,却已迥异于其他抗战题材的历史小说。小说对抗日故事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第一人称视角的独特效果,体现了浓厚的新历史主义色彩。
简介:巴尔加斯·略萨在《潘达莱昂上尉与劳军女郎》等作品中,以荒诞的笔触讽刺世事,反映了拉美生存境遇的不合理性,从中折射出他对理想社会的探求。体现在他作品中的荒诞意识来源于存在主义、拉美现实和他本人生活经历的共同影响。
简介:《红楼梦评论》并非简单搬演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和美学,从佛学角度观察,王国雏将个人丰富的佛学知识“化”进了中西学术会通的大结构,这一“大结构”的起承转合和关键走向由解决何为生活本质的个体人文冲动“小结构”所推动。其主导方向在欲的态度、苦的认知与解脱境界等方面与中国佛教心性论传统形成对应,“佛味”成为中西古今“视域交融”的一个背景和中介。但由于大小双重结构的复杂性,转个体人文冲动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佛味”见证了王国维关学之思含混性的一面,此症候既为中国现代美学带来突破之功,同时又被宗教功能定位的后遗症所困扰。“佛味”未进一步向佛理转化,也未实质引入其他可能的宗教解脱资源或主体建设方案,以美解脱最终只获得了理想价值,真正独立的现代美学主体之诞生就此夭折。
简介:中国艺术话语权是中国艺术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所出现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由于理论表述对艺术话语呈现与话语权获得至关重要,因此文艺理论话语权是中国艺术话语权的核心。国际地位是话语权走向国际性的问题深入,它更为自觉地将话语权纳入整体性的全球框架之中。然而,全球文艺理论框架中的中国文艺理论却是“无声的中国”,由此中国文艺理论国际地位问题也就逆势而出。针对国际地位这一问题,中国文艺理论界强调“国际化”方向,但遭遇两大困境,其一翻译不够,文论走出去的力度欠缺,其二是西方中心主义。故此,加大翻译力度与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就成为国际地位问题难以回避的任务。国际地位问题的真正解答应着眼于中国文艺理论的精神与身份、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文艺理论这一基本论域,即立足自身(民族性),经由全球化(多元性),最终走向世界文艺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