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管纵切面B超在PICC置管中的引导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纳入本研究,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样本容量均为100例的两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PICC置管,观察组患者行血管纵切面B超引导下PICC置管。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长以及穿刺后出现并发症概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长以及穿刺后出现并发症概率等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置管患者行以 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4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的 39例置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 (19例患者 )和标准护理组( 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 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 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置管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PDCA护理管理的运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中筛选62例为研究样本,且时间为2020.01-2022.12。遵循双盲法分为传统、研究2组,31例/组,管理方式依次为传统护理管理、PDCA护理管理。分析2组管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管理后的管理服务质量、生活质量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为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实施PDCA护理管理的效果较佳,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维持较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应用 PICC留管术治疗血癌病人的合并症。方法:该研究选取了本院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8名血液肿瘤病人,以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4人,观察组44人,采用了护理介入,并比较两组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该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合并症,包括静脉炎和穿刺点渗血的发病率都要比对照的发病率要低,并且SF-36得分也要高于对照,有非常显著的差别。结论: PICC置管经护士介入后,能有效减少病人的合并症发生,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10-2023.10本院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41例,将其随机抽样分组为对照组(70例,基础护理)和干预组(71例,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在护理干预后的置管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置管感染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不同置管深度时肺复张效果及发生意外脱管的差异。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因自发性气胸入住呼吸内科、急诊科的患者及住院期间发生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共41例,按发生气胸先后顺序随机分入深置管组和浅置管组,以置管治疗后48h时肺完全复张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分析深置管、浅置管两组肺复张效果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发生意外脱管的差异。结果深置管组21例,有效14例,有效率66.67%,浅置管组20例,有效14例,有效率70.00%。深置管组脱管1例,发生率4.76%,浅置管组脱管8例,发生率40.00%。深置管组与浅置管组肺48h复张率相近,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两组意外脱管发生例数,以治疗结束为为观察终点,深置管组较浅置管组脱管发生率低,两组脱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为软管,刺入胸腔拔出导丝后其位置并不固定,已经过多名患者的正、侧位胸片证实,导管头部可能处于胸腔的上、中,肺前、后等各个部位,是否与导管进入的方向有关有待研究,导管是否有游离于气体聚集处的倾向尚无证据。深置管组与浅置管组肺复张效果接近,可尽量采取深置管的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同时减少意外脱管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观察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90例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20年3月10日~2022年5月30日,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保守药物治疗)、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治疗前两组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之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可以选择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方案,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理想,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进一步对比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的应用成果。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6 月~ 20 20 年 5 月 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 作为研究的对象。 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 分 组法,并对 68 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 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导入措施,观察组则为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分析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和效果。 结果: 从 治疗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率 为 94.1% ,对照组为 79.4%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关节活动度、关节积液量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认为关节康复情况上具有治疗差异。最后在了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中,观察组患者为( 88.3±2.8 )分,对照组患者为( 67.9±3.8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 关节松动术与玻璃酸钠导入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优化各项指标,从而提升了治疗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主要针对患有肿瘤的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我院(2017.4-2018.4)期间,接受肿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对比组(37例)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延续护理,观察组(37例)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延续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发病率等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1.2方法对比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的PICC置管延续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运动护理、导管护理等。观察组,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延续护理并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护理,其中具体措施为(1)成立专业的电话回访小组本小组的成员由2名经验比较丰富的PICC专科护士组成,首先先对该组成员进行相关的护理培训和考核,然后使2名护士详细了解肿瘤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记录,统计患者的联系方式,对PICC导管在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相关判断方法进行学习,最后与患者进行沟通。(2)在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的过程中,主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解,叮嘱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对患者进行相关自我护理常识的教育,对患者导管的状态进行询问,例如导管的刻度线、是否有液现象等,同时每月定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2。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以后的护理效率和并发症概率。显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存在异常症状,无并发症,能够自由生活;有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异常症状,基本无并发症,能够自由生活;无效上述无改善。并发症现象导管感染、导管阻塞、静脉血栓等。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百分数(%)表示计数数据,卡方测定,t测定,P<0.05证明具有统计意义。2结果1.2.1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观察组护理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为51.35%(19/37),有效的患者为43.24%(16/37),无效的患者为5.41%(2/37),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比组护理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为35.14%(13/37),有效的患者为37.84%(14/37),无效的患者为27.23%(10/37),总有效率为72.97%(27/37)。(x2=11.463,P=0.016)1.2.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为导管感染,1例患者为导管阻塞,其并发症概率为5.41%(2/37);对比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导管感染,3例患者为导管阻塞,4例患者为静脉血栓,其并发症概率为27.23%(10/37)。(x2=10.432,P=0.027)3讨论PICC置管就是一种通过外周植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其中采用PICC置管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是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延续护理能够使患者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呵护,尤其是患有肿瘤的患者在接受相关的延续护理中,通过接受相关护士的电话回访,能够使医院能好的掌握患者的情况,使患者能够在自行护理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护理常识,对导管的护理和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电话回访能够有效处理一些简单的导管异常现象,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3。综上所述,针对患有肿瘤的患者在进行PICC置管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以后,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治疗,使主治医生详细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的感染情况,从而从多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因此,该后续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陈铁双.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6(05)595-596.2唐文.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护理中延续服务的施行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2)18116+18118.3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洪静芳.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