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卒中患者经常会受到心理因素困扰和神经精神紊乱影响。卒中后淡漠综合征可对患者机体恢复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和加重护理负担。然而,当前卒中后淡漠综合征未被充分认识并且被严重低估。因此,作者就卒中后淡漠综合征概念、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管理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在卒中后淡漠综合征诊治过程中提供帮助。

  • 标签: 淡漠综合征 神经精神症状 卒中 综述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引起心脏病。冠心病是AS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微RNAS 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了解运动员心电图改变。方法选择出一千例运动员心电图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自动分析报告结果99%出现心外膜心肌损伤、心包炎、高血钾、早复极综合征等异常心电图诊断。结论99%运动员出现早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特征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早复极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飞行员是否存在与飞行相关自主神经平衡改变,并探讨其改变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进行健康体检飞行员128例(飞行员组),以及年龄匹配、怀疑冠心病而冠状动脉CT无异常发现健康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测量运动时间、峰值心率(HRmax)、心率恢复指数(HRRindex,包括运动后30s,1、2、3、4、5minHRRindex,即HRRindex30s、HRRindex1……),并进行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运动时间和HRmax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飞行员组HRRindex30s[(16.5±7.7)次/min比(11.0±6.9)次/min],HRRindex1[(29.5±10.3)次/min比(24.9±9.8)次/min],HRRindex2[(48.2±12.6)次/min比(43.4±14.2)次/min]和HRRindex30s/HRmax[(11.0±4.7)%比(7.0±4.1)%]显著降低,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RRindex1与运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2,P=0.03),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224,P=0.01)。结论:飞行员运动后心率恢复较慢,可能反映了自主神经适应性平衡改变。

  • 标签: 心率 自主神经系统 运动试验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变,脂质代谢不正常越来越常见,一些脂质斑块堆积在动脉内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也已成为老年人常见血管病变,而当斑块逐渐增多阻塞动脉血管时,会造成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在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且预后差、死亡率高,因此冠心病早期诊断,对于减轻心肌缺血性危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近年来有助于老年冠心病早期诊断相关指标进行综述,以提高该疾病早期识别,改善老年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老年人群 脂质斑块
  • 简介:目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肌病患者猝死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1hsCRP)和QT间期离散度(QTd)在植入ICD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病患者预后评估中作用。方法入选2006-2009年,我院因室性心动过速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二级预防心肌病患者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51±12)岁,其中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6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术前心电图记录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QTd是用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QTmax)减去最短QT间期(QTmin)而得。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BNP水平,用ELISA法测hsCRP水平。随访12个月,检测BNP、hsCRP及QTd同时程控ICD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发作及ICD放电次数。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服用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术后12个月随访,ICD程控随访,结果显示9例(56%)发生室性心动过速至少2次,ICD放电或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成功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其余7例患者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组与未发作组相比,血浆中BNP[(1684.45±320.17)ng/mLvs(1017.28±238.06)ng/mL,P<0.05],hsCRP[(7.98±1.15)mg/Lvs(6.01±1.06)mg/L,P>0.05],QTd[(75±14)msvs(53±11)ms,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BNP与术后室速发作次数(r=0.68,P<0.05),术前QTd与术后室速发作次数(r=0.79,P<0.05),术前hsCRP与与术后室速发作次数(r=0.32,P>0.05)。结论BNP和QTd是预测心肌病患者ICD植入术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有效指标,但hsCRP不是有效预测因子。

  • 标签: 室性心动过速 恶性心律失常 肥厚性心肌病 患者 发作 术前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病理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12例颅内动脉瘤部位、大小、破口、瘤壁修补、瘤内血栓形成、脑室内积血、脑组织梗死等进行详细病理学研究.结果12例动脉瘤均位于大脑动脉环前部;16h以内死亡者目视能见到动脉瘤顶部破口;破裂次数越多,瘤体越大且不规则;破裂动脉瘤修复初期以纤维蛋白为主,间有少许淋巴细胞和红细胞,2~3周后则以胶原纤维为主,辅以新生毛细血管;12例中5例伴脑室内积血,破入途径不同,脑室积血表现也不一样;3例颈颅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波及大脑中动脉主干伴发脑梗死.结论破裂动脉瘤组织学修复需要一定过程,早期并不牢固.预防再破裂是治疗原则之一;脑梗死发生机制除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外,颈内动脉瘤内血栓形成是常见原因之一;脑室内积血是蛛网膜腔出血早期并发症,临床宜密切观察,适时考虑脑室外引流.

  • 标签: 大脑动脉环前部破裂动脉瘤 病理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 预防 治疗
  • 简介: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s,IA)是由动脉管壁变薄、扩张所引起动脉疾病。在组织病理学上,动脉瘤起源和生长本质是血管壁内弹性膜消失,中膜变薄和随之而来重塑及细胞外基质蛋白降解[1]。在美国近5%的人口(约有1500万人)每人至少有一个IA,这些IA每年约有0.2%(3万人/年)破裂从而导致蛛网膜腔出血(SAH)。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发病机制 破裂机制 综述
  • 简介:目的: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清除前后血肿周围组织内微血管病理学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配伍组设计,分为血肿组、血肿清除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每组中各有1只大鼠取自同一窝别,体重相似。采用大鼠尾状核注射自体凝固动脉血法制作脑出血模型。血肿清除组大鼠术后30min注入尿激酶清除血肿。术后6h用墨汁-右旋糖酐溶液于升主动脉灌注脑组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紧邻血肿部位1mm2区域组织内平均微血管直径,计算微血管密度指数。结果:血肿组血肿周围组织内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微血管断裂、僵直、变细、血流淤滞。早期血肿清除后血肿周围组织内微血管数目大致恢复正常,微血管变细、僵直及墨汁浓集现象基本消失。血肿组、血肿清除组、假手术组血肿周围微血管平均直径分别为(10.4±2.4)、(19.8±2.0)、(19.6±1.7)μm;微血管密度指数为0.025±0.007、0.264±0.044、0.214±0.020。血肿组与血肿清除组及假手术组平均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肿清除组与假手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肿组平均微血管密度指数与血肿清除组及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肿周围组织内存在微循环障碍。超早期血肿清除可明显改善血肿周围组织微循环状态。

  • 标签: 脑出血 微循环 大鼠 血肿清除术
  • 简介:Corin是一种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近年来在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领域应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本文就Corin在心血管领域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钠素 利钠肽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与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影响。方法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30例,分为15例开胸组行常规正中胸骨开胸直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和15例胸腔镜组行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记录临床疗效相关数据。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SICU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开胸组(均P〈0.05),且术后4周恢复工作者比例与开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残余分流等异常情况。结论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损伤较小,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完全胸腔镜手术 正中胸骨开胸术
  • 简介:目的探讨单导管标测指导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频发室性早搏(VPC)、室速(VT)射频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单导管指导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RVOT室早、室速患者共40例,男女比例1.0∶1.2,平均年龄(42.3±16.3)岁,发病时平均年龄(38.1±16.1)岁.结果40例中单导管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起源于间隔部24例,游离壁16例.射频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即刻成功率为92.5%,随访(17.7±3.6)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16.2%),总成功率为77.5%.结论特发性RVOT频发VPC、VT间隔部起源多于游离壁.单导管标测指导射频消融RVOT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

  • 标签: 射频消融 右心室流出道 室性心律失常 单导管
  • 作者: 陈慧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成都市武侯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张阿姨今年58岁,近一段时间来总是觉得头晕乏力,有时候会出现胸闷等不适。张阿姨到医院就诊,结果检查显示是高血压。听到高血压,张阿姨神情凝重,她身边患高血压朋友太多了,知道这是一种慢性病,病程长,而且听人说血压控制不好时候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病,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对于张阿姨疑问是真的吗?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呢?希望通过本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 标签: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慢性病
  • 简介:目的研究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法检测脉搏波速(PWV)与通过导管检测PWV相关性。方法30例行冠脉造影患者,测量主动脉两定点距离L,同时测量脉搏波传递时间(PWT1),并计算出PWV1,(PWV1=L/PWT1);30例患者并行DTI法测量电-机械时间(EMT)、左室射血前期(PEP)、求出脉搏波传递时间(PWT2),PWT2=EMT—PEP,再求出PWV2=L/PWT2。两种方法测得PWT1与PWT2,PWV1与PWV2分别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PWT1为24.26±9.35ms,PWT2为23.81±8.91ms,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具有显著相关性(r=0.939,P〈0.0001)。回归方程Y=0.986x+0.548。PWV1为14.28±5.33m/s,PWV2为14.47±5.40m/s,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亦具有高度相关性(r=0.928,P〈0.0001),回归方程Y=0.926x+0.881。结论DTI法是一种无创准确测量PWT及PWV方法。

  • 标签: 脉搏波速 动脉导管插入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 简介:心脏电讯报告说,“一项为期长达30年来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和继之发生骨折之间联系,这样联系是第一次被证明。”对于“该研究报告,从1979年至2006年被诊断为心肌梗塞3321位美国明尼苏达州居民与对照组3321名社区非心肌梗死样本进行年龄、性别、和年代配对,

  • 标签: 非心肌梗死 骨折 明尼苏达州 心肌梗塞 对照组
  • 简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carotidatheroscleroticdisease,CAD)是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重要原因,占到全部缺血性脑卒中15%~20%,是老年全身CAD重要组成部分[1].研究表明,CAD患者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以及死亡风险均增加.通常男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度比女性患者要快,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基础,但通常年龄>60岁老年人会经常出现症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造成受累动脉供血区域缺血及坏死,其后果将造成巨大社会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掌握其发病特点与防治原则对于减少老年人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高血压病在社区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随机地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与治疗手段,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与治疗,并进一步追踪随访,观察并记录病患状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知晓率、服用药物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推行规范化管理与治疗,有助于增强高血压患者治疗系统性和有效性,是降低病患血压,保障正常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重要手段。

  • 标签: 高血压病 社区 规范化管理 治疗 控制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随访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及1年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中国人民警察部队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介入治疗患者126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64例。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每组各63例,分别进行常规随访和加强随访。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依从性、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及1年预后差异。结果与常规随访组比较,加强随访组随访依从性(年随访人次)、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19%vs.61.9%)及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68.3%vs.95.2%)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加强随访组再发心绞痛比例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9.5%vs.26.9%,P<0.05)。常规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3例,心肌梗死2例;加强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1例,心肌梗死1例,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随访制度提高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改善1年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加强随访 介入治疗 依从性 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