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医联体模式下护理专业小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体现。方法:选取院内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经诊疗出院但仍需持续跟踪随访以及相关护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属社区服务中心完全具备与医院联合护理的能力以及水准。以(医院--社区--家庭)联合互动方案开展实验。采取(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设立个人档案以及三级转诊和社区定期体检)具体策略进行实验的展开。结果: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实验过后,对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呈现患者在整体病情掌握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医联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实施,充分全面的将优质护理内涵延伸至社区以及家庭,为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其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核医学SPECT-CT检查中,核医学专业护理与人性化护理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医院进行SPECT-CT检查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核医学专业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各40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候诊时间、检查时间更短,图像合格率更高,重检率更低,P<0.05。结论:对进行核医学SPECT-CT检查的患者展开核医学专业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有助于缩短候诊、检查时间,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可推荐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DN)居家腹膜透析(PD)患者使用多专业合作型康复护理(MCRN)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DN居家PD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双盲法分为A组(31例,常规护理)和B组(31例,MCRN),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护理后B组SF-36评分、SAS评分优于A组(P<0.05)。结论 MCRN用于DN居家PD患者,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并改善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对中职护理专业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研究设立,选择64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资料,选择观察时间点2023年06月~2024年05月,2023年06月-2023年11月期间针对32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纳入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模式,2023年12月-2024年05月期间针对32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纳入实验组开展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护理专业学习能力及考试成绩。结果:护理能力评分,实验组各项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考试成绩分析,教学前,没有显著差异,教学后,实验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实施模拟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优化考核成绩。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为优化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各校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87.2%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约占总学时比例的10.6%;理论与实践学时数之比约18∶1。结论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护理的优势与特色,但其在课程开设形式、课程比重设置、中医护理技能实践学时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非医学专业大学生1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两组教学内容相同,为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对培训的认同度以及满意度来评价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总分(86.8±3.1)分,高于对照组(83.2±4.3)分,观察组技能成绩总分(94.67±2.83)分,高于对照组(88.63±4.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山东省高校非医学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3月随机选取山东省高等院校240名非医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83.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参加过培训是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第一目击者”急救能力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急救知识、态度、行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应基于影响因素制定规范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措施,以提高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