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胶汤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确定影响BMSCs增殖的最佳中药血清浓度。方法:经前期体外分离、纯化、培养获得兔BMSCs,运用不同浓度的龟鹿二仙胶汤中药含药血清对获得的兔BMSCs进行药物干预24、48、72h后,采用MTT、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龟鹿二仙胶汤对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比色实验显示,龟鹿二仙胶各浓度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BMSCs的能量代谢,促进BMSCs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以15倍药物浓度组为最佳。免疫组化结果证实,龟鹿二仙胶汤含药血清可通过促进PCNA表达来控制DNA复制,以15倍龟鹿二仙胶汤药物浓度血清培养时BMSCs表达致密的棕褐色颗粒最多,其他浓度组及TGF—β3组较多,空白对照组则最少。FCM结果显示,二仙胶汤药物血清能显著提高BMSCs增殖指数,且以15倍药物浓度龟鹿血清培养时最明显。结论:龟鹿二仙胶汤刺激BMSCs增值与药物浓度有关,低浓度龟鹿二仙胶汤就能显著刺激BMSCs增殖,无论是48h、72h测验均为15倍药物浓度时具有显著的增值作用,而更高浓度龟鹿二仙胶汤则表现为促进BMSCs增殖作用减弱。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止血分子标记物血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与HSP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86例HSP患儿血D-二聚体水平,并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和肾脏损害分为三组,A组38例患儿无消化道出血无肾脏损害,B组32患儿有消化道出血,C组26例患儿有肾脏损坏。比较三组患儿的D-二聚体阳性率。结果A组患儿的血D-二聚体阳性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C组患儿的血D-二聚体阳性率名先高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可对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进行判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并符合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6例,分别接受甲状腺全切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疾病恢复效果。结果a组患者在术中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恢复时间上均不及b组患者;而术后b组16.67%的疾病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上数据相近,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各有其优缺点,但就远期疗效上可优先考虑甲状腺全切术,术后复发率低,从而减少了再次复发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可作为根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简介:目的观察二陈祛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1月门诊就诊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2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祛瘿汤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明显减低TPO抗体值,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患者体检及住院的102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及50名正常患者的血浆,用ELISA法检测102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标准分为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高度危险组及极高度危险组,比较各组之间及高血压组的关机。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701,P<0001),各组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分析显示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极高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极高危组与高危组均与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中度危险组、低度危险组及对照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联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2020年7月-2021年11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96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对照组用二甲双胍。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上看,治疗后:试验组分别是(7.13±0.91)%、(6.01±0.79)mmol/L、(8.31±1.03)mmol/L,和对照组(7.96±0.95)%、(7.18±0.86)mmol/L、(10.52±1.39)mmol/L相比更低(P<0.05)。从不良反应上看,试验组6.25%,和对照组8.3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联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不良反应少,血糖指标改善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