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72例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血液进行检验,对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含量的检查,分析血液检测在临床治疗上的意义。结果其中22例表现为重度贫血,31例表现为中度贫血,19例表现为轻度贫血。结论在对贫血进行诊断鉴别的过程中,通过血液检验,其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提高鉴别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方法选择我院从2014年3月~2017年10月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100例,依据贫血的类型分成I组(地中海性贫血)和II组(缺铁性贫血),每组各50例,另选同期于我院实施体检的正常人50例为III组,对三组进行血液内的MCV、MCH、RDW、Hb、RBC指标检测。结果本研究中,I组的RBC比II组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II组患者血液内RDW指标比I组、III组高,但Hb、RBC指标低于比I组、III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组的MCV、MCH指标高于I组和I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能够鉴别出贫血种类,为临床有效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广泛临床实践意义。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 临床诊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0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使用铁制剂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经口服和注射铁剂为主的药物治疗,治愈7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讨论小儿缺铁性贫血需诊断明确,应用铁制剂治疗才能达到临床效果。

  • 标签: 小儿缺铁性贫血 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增加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含叶酸、维生素B12、铁丰富的饮食,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早期进行预防。主要补充缺乏的物质。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作用部位不同,故用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常可奏效,而用叶酸治疗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则神经系统症状无法改善。

  • 标签: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患缺铁性贫血的76例孕产妇,实施从孕期到分娩期、产褥期的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产后42d门诊复查分析,除1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100g/L外,其他产妇的血红蛋白均在110g/L以上。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提高母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母婴的健康,有效改善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孕产妇 围产期 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3月 72例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血液进行检验,对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含量的检查,分析血液检测在临床治疗上的意义。结果 其中 22例表现为重度贫血, 31例表现为中度贫血, 19例表现为轻度贫血。结论 在对贫血进行诊断鉴别的过程中,通过血液检验,其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提高鉴别和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贫血;血液检验;效果     贫血是临床血液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诊断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 120g/L、成年女性低于 110g/L,其红细胞比容分别低于 0.42、 0.37,可诊断为贫血。主要是指血液中血红细胞容量的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皮肤苍白干燥等,且贫血患者大多会造成缺氧使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贫血的引发因素众多,如,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红细胞内在缺陷等。其中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是较为严重的血液疾病,地中海贫血多数为遗传性血液疾病,治疗有一定难度,且两者的血液常规检测结果相似,难以准确的鉴别与判断 [1]。任何疾病都可能致使人体出现贫血,但在临床中营养不良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巨幼细胞性和缺铁性,前者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营养不良性贫血,其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较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的 72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均来自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3月接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经诊断确诊为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中女性患者 29例,男性患者 43例,患者中年龄 1~ 70岁,平均年龄为( 53.5±1.02)岁。     1.2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的 72例患者均表现出活动时心悸、头晕、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症状,其中患有心脏病合并性贫血的患者 14例,有神经性症状的患者 22例,合并有下肢浮肿的患者 19例,伴随有口腔黏膜溃疡或舌炎等症状的患者 17例,表现出肢体麻木的患者 26例。     1.3血液检验 第 2 d清晨空腹抽取 3 mL左右静脉血,采集静脉血样本时,叮嘱患者取仰卧位,均取肘部静脉血;将采集到样本静置 30 min后即可进行离心处理,速度为 4000 r/min,时间为 8 min,在完成离心处理后则运用移液器从样本中取出 1 ml上清液将其注入到试管内保存,并放置到 -80℃的冰箱内进行保存,便于下一步外周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含量的检查所需。同时根据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并根据相关要求拟定检测说明书。     1.4诊断依据 根据我国贫血诊断标准 [2],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测定值应当比 110 g/L低,而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则应当比 120 g/L低,以此为标准即可有效确诊患者是否患有贫血症。另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诊断依据为。     1.4.1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依据 患者表现为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主要因素是叶酸生理需求量增大或维生素 B12需求量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偏食所导致的营养不良;巨幼红细胞血象骨髓象会随之出现相应的变换;不会出现并发性脊髓症状;由于其他因素致使患者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     1.4.2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患者往往患有缺铁病史,特别是慢性失血病史;骨髓象与骨髓铁染色的检查出现缺铁症状;出现小细胞的低色素贫血;铁剂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外胚叶组织出现相应的变化;血清铁出现显著下降,血清总铁的结合力也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     2结果     2.1外周血的含量 本次研究的 72例患者,其外周血的血红蛋白含量表现为 30~ 107 g/L,平均含量为( 65.5±1.5) g/L,其中 22例表现为重度贫血, 31例表现为中度贫血, 19例表现为轻度贫血;患者的白细胞的含量为( 1.8~ 12.0) ×109/L,平均白细胞含量为 6.2×109/L, 2例患者其白细胞含量为正常值,其他患者的白细胞含量则均未达到 4.0×109/L;另 12例患者的血小板含量均明显比 100×109/L低。     2.2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 72例患者中 24例患者表现为血清铁含量比正常偏低,但其总铁的结合力且均比正常水平更高, 19例患者的叶酸水平较之正常值更低, 29例患者的维生素 B族水平较之正常值低;但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肾功能以及肝功能均表现为正常。     3讨论    尽管贫血在临床中非常多见,但其并不属于一个较为具体的疾病,而是各种疾病都可能导致机体出现的症状,各种系统性的疾病都可能导致贫血症状,加之贫血症状的原因不同也充分说明了血液的临床表现和特点有所差异,故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多种综合的病症,例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根据有关报道资料了解到,各种类型的血液疾病中,出现贫血症状的概率达到了首位,且相较于白细胞疾病贫血的发病率更高。根据世界权威组织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超过 25%的人群患有贫血症状,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红细胞酶、红细胞膜以及血红蛋白基因缺陷所致 [3]。由于临床关于贫血的治疗和诊断认识度明显不高,为此,进一步推动临床血液检验推动贫血的临床诊断,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医学任务。现目前,临床中大部分的病例诊断均属于 "贫血待查 ",关于贫血的诊断则应当包含贫血性质、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效应验证 3个方面,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依赖贫血的筛查检验,这在提高贫血诊断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5]。为此,从现目前情况来看,提高贫血的诊断准确性是提升贫血诊断的关键。    而根据临床研究情况来看,贫血的程度以及时间都会致使外周血中的红细胞( RBC)出现相应的变化,而白细胞( WBC)则会出现轻度减少或者计数正常,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血小板( PLT)的计数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偏高,儿童和婴儿则表现为偏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测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作为对比实验观察组(B1组);同期选择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作为对比实验对照组1(B2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比实验对照组2(B3组);对于三组研究对象于临床均开展血常规检测。通过对比最终检测结果以突出血常规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几方面,B1组、B2组以及B3组研究对象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实施血常规检查,针对其同地中海贫血疾病之间可以进行有效鉴别,最终为缺铁性贫血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做出保证。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缺铁性贫血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6~2009年我科收住的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6例患者,好转出院59例,死亡4例,3例自动出院。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关键是预防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顺利度过难关、康复出院。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并发症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7岁以下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原因,并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体检的7岁以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高铁氰化钾法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合询问调查。结果7岁以下3835例儿童患缺铁性贫血421例,其中6个月-3岁儿童1740名,贫血患儿351名,患病率占20.2%,少数民族患儿130名占37%。结论针对婴幼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科学喂养,有效预防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 标签: 儿童缺铁性贫血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时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RBC、MCV、MCH及MCHC低于对照组(P<0.05);RDW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间接受的妊娠期贫血患者中选择98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时间段内健康孕妇98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贫血患者多为小细胞贫血(55.10%)。结论:血常规检验可较为准确反应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情况,能促使医务人员更为准确判断孕妇是否存在贫血症状及贫血的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利于孕妇身体健康、胎儿正常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 贫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儿保科门诊体检的1390例0~3岁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1390例婴幼儿中,贫血202例,患病率14.53%,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喂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幼儿贫血发病率与年龄、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有关。

  • 标签: 婴幼儿 贫血 喂养方式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缺铁性贫血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尤以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故又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根据WHO的报告,目前世界上的贫血,其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其中一些贫血程度较轻的病例常被忽视,引起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生长发育迟滞、抗感染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有针对性采取饮食等干预措施,为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生育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国民的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营养素 护理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对58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指导孕妇在孕期补充铁剂,小儿出生后给予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去除病因,以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