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曲兆平

曲兆平(七台河市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新兴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251-02

【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6~2009年我科收住的6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66例患者,好转出院59例,死亡4例,3例自动出院。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关键是预防感染、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顺利度过难关、康复出院。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并发症预防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简称再障)是由于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或原因不明引起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类贫血。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的综合征。按病程及表现分为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I型)及慢性再障。慢性再障病情恶化时似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Ⅱ型。根据是否有明确诱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原发性即无明确诱因者。

我国再障发病率每年0.74/10万人口,可见各年龄段,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1临床资料

男42例,女24例;年龄19~62岁;病程1~5年余。诊断符合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制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患者轻、中、重度分别为42例、16例、8例。

2护理

2.1护理评估

2.1.1护理病史及心理社会资料

2.1.1.1主要症状及治疗经过:询问患者入院时的主要不适,是否出现出血、发热、贫血,各种症状出现时表现急或缓,出血部位及发热温度。患病后曾使用过哪些药物,效果如何。若应用丙酸睾丸酮还应了解疗效如何,用药后有何副作用。

2.1.1.2既往史及与发病有关因素:入院前数周~数月是否曾患过病毒性肝炎或其他病毒感染,曾使用过什么药物,职业是否接触有害物质如苯类或放射线等,居住地区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有毒物质,如有机磷农药厂或使用苯类化工厂等。近期家中有无装修。

2.1.1.3心理、社会资料:本病多久治不愈或预后较差而引起患者焦虑不安,反复住院会产生悲观情绪,青年女患者常由于使用丙酸睾丸酮引起男性化而烦恼,常不愿与他人交往甚至沉默哭泣。还应了解家庭主要成员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态度及家庭经济情况。

2.1.2身体评估测体温。评估甲床、口唇、睑结膜苍白程度,有无鼻腔、口腔、牙龈出血及全身皮肤出血,女病人有无声音变粗、皮肤粗糙、满脸痤疮。听心率,肺部有无啰音。

2.1.3有关检查血象是否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范围。骨髓象显示增生尚可或低下,但均伴巨核细胞减少。

2.2主要护理诊断

2.2.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2.2.2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减少致皮肤、粘膜、内脏出血有关。

2.2.3焦虑:与再障预后差或久治不愈有关。

2.2.4有感染的危险:与成熟粒细胞减少有关。

2.2.5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2.2.6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2.3护理计划及评价

焦虑:与慢性再障久治不愈;丙酸睾丸酮引起不良反应有关。

2.3.1目标

2.3.1.1病人认识自己处于焦虑状态。

2.3.1.2病人学会有效应对方法,紧张不安减轻至消失。

2.3.2护理措施

2.3.2.1减少身心刺激:让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环境,适当的室内外活动。

2.3.2.2鼓励病人倾诉、找出焦虑的原因:护理病人时主动询问病人有何不适,让病人讲出内心矛盾及苦闷,护士要认真倾听,并表示理解、同情,告诉病人您正处于焦虑状态,帮助分析其产生原因,然后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并说明长期焦虑的不良后果。

2.3.2.3指导放松疗法:平日可做面部、四肢、腰腹部按摩,进行深呼吸;空闲时多听广播、优雅音乐。与病人聊有趣味的话题,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2.3.2.4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向病人、家属讲述慢性再障可由多种原因引起造血细胞受损,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较好疗效药物是雄激素,有效率达56%,但需要3~6个月才能出现疗效,6个月无效时,可换其他方法治疗。鼓励病人坚持治疗会有好转或治愈可能,并指导病人寻找病因,如药物或化学毒物、放射物质等,以便今后予以避免。

2.3.2.5药物护理:雄激素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痤疮、毛须增多、声音变粗,女病人停经伴男性化表现。停药后以上反应可逐渐消失。常用制剂为丙酸睾丸酮,该药为油剂不易被吸收,需深部肌肉注射,注意检查有无硬结,以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2.3.2.6病情观察:定期观察血象,了解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无上升,做骨髓检查,且其变化早于血象;注意全身皮肤口腔、鼻腔有无出血,体温有无升高。

2.3.2.7有效应对疾病的方法: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正确认识、正确对待疾病:慢性病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是引起焦虑的原因,正确对待慢性再障是重要的,每种病有一般规律,也存在特殊情况,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学会自理预防出血和感染,争取病情稳定、好转甚至治愈。

建立社会支持网:鼓励病友问进行养病经验交流,家属亲友要给予病人物质、精神的支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可帮助病人减轻、消除不良心态。

提高躯体健康:建立饮食起居规律,保证营养及睡眠,坚持每天适当活动、散步、打太极拳,根据自身体力做点有益的事情,可帮助改善心态。

参考文献

[1]蔡敏,蔡郁,洪金兰.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A):301303.

[2]王菊香,鲁才红.临床路径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7,21(6B):15131515.

[3]李校天.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3,6(6):451456.

[4]戴红霞,成翼娟.临床路径—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管理模式[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9211.

[5]雪丽霜,杨晓娅.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