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已确诊的Hp阳性RE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根除Hp治疗1周,总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内镜检查并判断疗效,比较两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内镜下黏膜损害的改善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除Hp对于RE患者近期临床症状、内镜下黏膜损害程度的改善均不产生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入研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5%、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7.5%、12.5%,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项结果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门诊给予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奥美拉唑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少、安全性较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四磨汤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胃食管反流患儿4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2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抗反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磨汤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四磨汤应用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治疗中,其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速度,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儿家长经济与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效果及维持用药的方法。方法70例GERD随机分为两组,奥美拉唑(O)组40例,第1至4周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第5至12周改为隔日1次,法莫替丁(F)组为30例,治疗用法莫替丁200mg每日2次加西沙必利5mg每日3次口服,维持用药则单用法莫替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结果O组治疗阶段各周末症状评分依次下降(p<0.05),且分别低于F组(p<0.05),F组用药后第2、第3及第4周末之间的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0.05)。而第4周末和第5周末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O组第4、第8和第12周末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93%和90%,分别高于F组的83%,50%和37%。第12周末食管24小时PH监测复查结果显示;治后两组食管酸暴露各项指标均有改善,O组的改善比F组更为明显,O组的酸反流总计分95%(38/40)恢复正常(少于14分),高于F组的40%(12/30)。O组食管炎11例于第12周末均痊愈,而F组10例只痊愈5倒。结论与法莫替丁加西沙比利疗法比较,奥美拉唑治疗GERD具有症状缓解、完全缓解率高等优点,维持用药只需隔日服药1次,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的法莫替丁疗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用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接收的76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将两组患者的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HAMA和HAMD分数进行比较,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35例有效,有效率为92.1%,对照组26例有效,有效率为68.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2=6.728,P=0.009)。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