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不同传染病监测系统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发现与控制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和被监测系统发现的时间差等指标来评价疫情发现的及时性;通过比较两系统发现的爆发疫情持续时间和爆发疫情的罹患率来评价疫情控制的有效性。结果共发生7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症状监测系统发现3起,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发现4起。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疫情定性为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时间平均为首发病例发病后109.00h,直报系统为201.50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疫情结束时间平均为首发病例发病后323.67h,直报系统为603.75h,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监测系统发现的爆发疫情罹患率为11.8%,直报系统为1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监测系统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发现的及时性和疫情控制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染病直报系统,但症状监测系统并不能发现所有的爆发疫情,应充分发挥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各自优点,及时发现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及药敏分析。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后,用改良纸片法测定标本分离的各类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结果临床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52.0%),热带念珠菌(17.2%),光滑念珠菌(10.1%),克柔念珠菌(9.4%),其他念珠菌(11.4%)。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标本的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临床经验用药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胸腺瘤分类法与胸腺瘤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HO胸腺瘤分类方法对68例胸腺瘤进行分类,比较胸腺瘤类型与伴发重症肌无力(MG)、肿瘤浸润性及肿瘤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各型胸腺瘤中A型、AB型、B1型、B2型、B3型和C型胸腺瘤伴发MG者比率分别为0、40%、15%、50%、46.2%、25%,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65>0.05);发生浸润或转移者分别为33.3%、20%、40%、16.7%、57.7%、100%。各组间良恶性胸腺瘤构成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6<0.01);合并MG与未合并MG胸腺瘤组肿瘤大小分别为4.73±2.05cm、7.20±2.52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WHO分类,各组之间良恶性胸腺瘤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胸腺瘤WHO分类与伴发MG之间有相关性;伴MG胸腺瘤组肿瘤直径普遍小于不伴发MG组胸腺瘤。胸腺瘤WHO分类法优于传统分类标准。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各类垃圾的危害。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给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医院对医疗垃圾予以科学合理的分类与集中处理,不仅是控制疾病传染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国家相关机构也应加大对医疗垃圾的管理力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的临床病因学分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年龄在13~18岁的脊柱侧凸患者20例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制作1750份主弯和代偿弯顶点的超薄组织切片。结果脊柱侧凸的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学因素、生长发育不平衡、激素/代谢障碍、神经系统异常等。结论脊柱侧凸可能并不是由单一原因引起的,因此以发现该病的唯一病因的研究可能最终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学者们已经得到一些阶段性共识,遗传因素是该病发病的前提,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可能诱使发病,之后出现生物力学及脊椎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加重了病情。除上述因素外,骨骼、肌肉及结缔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变化,脊柱的生长潜能都在病情发展中有重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并给予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接收的健康体检者 14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 2017年 1月间 -2017年 12月间接收的 70例作为常规组,再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接收的 70例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护理前,两组体检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心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体检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镇痛用于无痛分娩效果及其对应激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分娩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实施分娩镇痛处理,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以及应激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应激反应评分结果和对照组产妇的应激反应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初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开展镇痛处理,能够有效的减少产妇的应激反应,减少对胎儿及其产妇的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