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无尾两栖类已经成为研究亲缘识别机制的模式脊椎动物。无尾两栖类幼体亲缘识别不仅依赖于所处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以及遗传背景,同时也会随着发育历期改变而变化。无尾两栖类幼体与亲缘个体一起生活,可以加速幼体生长发育,也可能抑制生长发育,这取决于亲缘个体问互助行为所产生利益和竞争代价之间的权衡,同时还受实验条件、亲缘识别能力和生活史策略的影响。无尾两栖类幼体亲缘识别能力还可以延续到成体。同时,无尾两栖类幼体在实验室条件下亲缘识别失败,并不一定代表其缺乏亲缘识别能力,而在实验室条件下识别成功也可能只是其他识别过程出现的附带结果。所以,我们还需要开展大量的野外实验研究,才能全面理解亲缘识别机制和进化意义。
简介: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取各年级研究生252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理科研究生135人,文科研究生117人。最后收回问卷200份,占79.3%,其中有效问卷198份,占78.5%。在198名研究生中,文科98人,占49.4%,理科100人,占50.5%;男生132人,占66.6%,女生66人,占33.3%;历届生(指从工作单位考上的研究生)72人,占36.3%,应届生(指从本科生毕业后考上的研究生)126人,占63.6%。整个样本中性别与生源的比例与总体非常接近。由于我校是一所综合性院校,回答问卷的学生涉及研究生比较集中的17个系
简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适龄儿童的减少,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迅速,然而这些小规模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总结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重视宏观层面上问题的理论研究,轻视微观层面上深度的实证研究。第二,不擅长用学科与全方位的眼光综合地看待问题;第三,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大数据处理;第四,缺乏评估标准,尚未建立动态评价体系。笔者认为,未来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加大微观层面上深度的实证研究;第二,运用多学科、全方位的眼光综合的看待问题;第三,擅长运用大数据处理和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动态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问题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