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因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加快绿色城市群建设,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事关美丽中国建设的步伐。所谓绿色城市群,意指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出发点,以绿色产业和绿色产业链发展为内核,以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为纽带,以一个或两个大城市、特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功能分异和互补的密集的经济网络或城镇体系。其政策依据为: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等。为加快绿色城市群建设,笔者建议:一是出台绿色城市群规划指引或法律文本;二是加快绿色产业发展;三是建立与健全绿色基础设施;四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五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简介:公共财政是减贫主体中最重要的力量。重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农民增收战,是“十三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2010-2015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和农村贫困人口的面板数据,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作为衡量农村减贫的指标,建立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贫困人口之间的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性,总体上西部边远地区各省市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应大于东中部地区;但从各省市减贫效应弹性系数来看,中部内陆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减贫效应最高的省市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减贫效应最高的省市。国家必须优化财政支农资金分配,倡导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特点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
简介:2010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一直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2014年以来,私募市场股权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经历了2011—2013年短暂增长后,2014年以来增速呈现逐年下滑趋势,2016年下滑趋势得到扭转,逐步恢复增长趋势。这一现象表明,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中小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体现在以银行业贷款为主的债务融资只能缓解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困境,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落后问题,必须发挥私募市场股权投资的作用。实践数据表明,R&D经费投入对私募市场股权投资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为吸引私募市场股权投资创造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