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荣誉和耻辱是道德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荣辱观是人们对光荣和耻辱的看法。人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辱?对两者的不同理解,便构成了人们不同的荣辱观。不同的人生目的对荣与辱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看法有时是完全相反的。例如,封建统治者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做烈女节妇。《儒林外史》中的穷秀才面对女儿以死殉夫,不但不制止,反而认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积极支持女儿的行动,当得知女儿的死讯时,还大笑着说:“死得好!死得好!”这种封建道德的荣辱观不知害了多少人。因此,不同的荣辱观,表现了不同的道德认识,并由此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常言道“羞耻之心,人皆有知”,但是,这种“羞耻之心”或荣辱观念一但颠倒了的话,其行为必将适得其反。
简介:宋代是我国古代文统相对独立,健全,发展的时期,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宋初到欧阳修主盟文坛期间,文道之争十分激烈,文行之士倡文道兼崇之论,受到道学家的排斥,但文统终子独立;其二,苏轼主盟文坛后,苏门中人的“道统”意识较前人趋淡,而于文章之学,不同文体的体性特征等认识日益充分,是“文统”健全的关键时期;其三,南渡以后,“文统”相对独立,“文”,“道”关系不再为“文统”论者所关注,“文统”内部矛盾更趋明显,体性观与派别意识等不断加强,它不仅影响宋代文学的创作和理论,而且使古代文学史观实现了从质文代变向文体正变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规范着此后文学的发展,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简介: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把推进祖国统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为新时代中国反对分裂主义、推进祖国统一描绘了战略蓝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五个自觉""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构成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的理论来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下,习近平新时代反分裂观确立了国家、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三大反分裂面向:在国家面向上,明确了国家统一不容挑衅的基本原则,设定了制度和国家性建设两条基本路径;在人民面向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树立了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在中国共产党面向上,在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清晰划出了红线,展现了战略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