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安全性历来是一个建筑工程在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事,不仅要关系到施工建设结束时所有施工现场人员进出的安全的问题,还将关系的到所有工程设施完工后再使用过程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实际至今,社会都一直的在极力推行建筑节能与减排,所以,工程建设施工活动当中要在充分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大程度的做到节约建安成本这也是建筑施工方考虑的其中一个目标。但是,无论怎么这样说,建筑时考虑的整体安全性能也都是考虑整个建造工程时的最总要的设计目标,如果建造工程一旦出现整体安全水平上低的设计问题,那么可能就会为此带来巨大不可挽回性的潜在损失。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在组织施工方案时都要做到尽量程度的同时兼顾工程安全性设计和经济性,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减少成本,以此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简介:摘 要:太阳能利用形式中,光热转换具有直接、高效等优点。选择性吸收涂层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的关键技术,正成为研究热点。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具有溅射速率高、膜层沉积速率高、薄膜性能稳定、重复性好以及基底和薄膜材料选择广泛、可沉积多层膜等特性,得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应用。本文对制备的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最大使用温度≥250℃。吸收比α≥0.92 150℃的发射比ε≤0.08。实验表明,膜层在真空或高温大气工况下具有极高的抗氧化性,吸收层膜层和基材结合牢固,膜层的内应力较小,长期工作不脱膜,物理化学性能不衰减,在大气和真空中正常工作寿命均超过20年(涂层光学性能衰减不超过≤0.05)。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olatuzumab vedotin(Pola)联合利妥昔单抗±苯达莫司汀[Pola-(B)R]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R/R DLBC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中国Pola同情用药项目(CUP)4个肿瘤中心收治的21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中位年龄56(25~76)岁。10例接受Pola-BR治疗,另外11例仅接受Pola-R治疗。分析其临床特征、用药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已接受至少一次疗效评估的21例患者,分析截止于2020年8月12日的数据,最佳总体缓解(BOR)率为81.0%(17/21),完全缓解(CR)率为19.0%(4/21)。用Kaplan-Meier方法估算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随访54 d,发生疾病进展3例(14.3%),删失病例数为18(85.7%),预估中位PFS为148 d。Pola-BR组任何等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Pola-R组(80.0%比63.6%),但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30.0%比29.3%)。最常见的血液学相关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低(28.6%,6/21)、中性粒细胞减低(28.6%,6/21)及贫血(14.3% 3/21)。1例肺感染及1例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康复。所有患者未出现≥2级周围神经病变。结论对于既往多线治疗的中国R/R DLBCL患者,Pola-(B)R方案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从患者肿瘤组织中提取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经体外扩增联合高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回输对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19年12月1日至2021年6月20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2例病理诊断为骨肉瘤的受试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标准化疗后进展出现转移,并且多线治疗失败。从转移病灶活检取得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提取并扩增生产TILs,达到临床治疗量后(109~1011),回输给患者。自体TILs输注后立即给予高剂量IL-2(100 000~200 000 U/kg)。观察患者不良事件和生存情况。结果1例患者自体TILs制造失败,11例患者采用单次输注自体TILs治疗,男10例,女1例,中位年龄19.9岁(12~33岁)。其中6例采用TILs细胞剂量达1.0×1010以上。11例患者随访1~13个月,耐受良好。报告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发热(10/11)、便秘(3/11)和血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3/11)。发热发生率高主要是注射IL-2所致。所有患者经过清除淋巴细胞方案后均经历了淋巴细胞计数的短暂下降和白细胞的减少。4级血液学毒性包括淋巴细胞增多(8/11)、中性粒细胞减少(2/11)和血小板减少(1/11)。未观察到神经毒性。在11例可评价患者中,获得的最佳反应为9例疾病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疾病控制率为9/11,SD中位持续时间>4个月。其中1例SD患者的缓解期超过6个月,肿瘤体积最大缩小超过20%。值得注意的是,受试者9治疗后持续SD状态6个月以上。结论进展期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中可分离出具有体外扩增能力的TILs,通过体外扩增并回输的TILs具有一定的抗骨肉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