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化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尿常规检验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检验;对照组采用尿液干化学法检验,比较两组误诊、漏诊发生情况及白细胞、红细胞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漏诊率及误诊率分别为1.85%和3.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2%和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阳性率及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42.59%和24.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6%和1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尿液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准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价值。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查,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所有临床资料,对两组受检者的诊断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评价血常规检验在炎性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UC组患者HGB、HCT、MCV、RDW、WBC、MPV、PLT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活动期患者HGB、HCT、MPV、RDW、WBC水平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且PLT水平与UC组缓解期患者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患者HGB、HCT、N、RDW、WBC、MPV、PLT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活动期患者HGB、HCT、MPV、RDW、WBC、N、PLT水平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且RDW、WBC、N、PLT水平与CD组缓解期患者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活动期患者N、WBC水平与UC组活动期患者有显著差异,UC组缓解期患者PLT水平与CD组缓解期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查能为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推广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健康患者70例作为研究主体,全部患者均行相同的血液检查,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探究保存时间以及温度对学也标本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不同温度保存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均会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白细胞变化情况并不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越长,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影响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温度都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使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更加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尽早完成相关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MCV、MCH在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地中海贫血的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无贫血症状的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常规MCV、MCH水平。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MCV、MCH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即两组孕妇的血常规MCV、MCH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80例地中海贫血孕妇中,MCV阳性为71例,阳性率为88.75%;MCH阳性为73例,阳性率为91.25%。结论血常规MCV、MCH在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者检查阳性率较高,但仍存在假阴性的漏诊现象。临床上还应该加强对产前地贫的筛查工作,对于筛查呈阴性反应的孕妇,其丈夫也要进行地贫的筛查,旨在消除漏诊率,防止地贫患儿的出生,最终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和血常规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门诊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末梢血组60例,静脉血组60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标本,记录不同时间点的结果(0min、10min、30min)。比较末梢血组和静脉血组0min、10min、30min的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组0min和30min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明显,P<0.05,0min和10min、0min和30min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差异不明显,P>0.05。静脉血组0min、10min、30min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和末梢血对比,静脉血应用于血常规检测中,更有利于维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WS/T406-2012标准下采用6σ质量管理理论评价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检验项目的分析性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方法根据Westgard的σ计算方法,采用本实验室2017年1—12月的室内质控平均累积值做为变异系数(CV%),采用参加2017年四川省临检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结果的平均偏移(Bias%)做为本实验室的偏移。依据临床血液学常规检验分析项目分析质量目标要求(WS/T406-2012),计算本实验室血常规各项目的σ值,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提出质量改进方向。结果通过σ值的计算≥5σ的有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4σ-5σ有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压积(HCT),<3σ为血小板(PLT),质量目标指数QGI<0.8有RBC、MCH、PLT,QGI在0.8~1.2有MCHC,QGI>1.2有HCT。结论以WS/T406-2012行业要求的质量目标为总允许误差计算σ值,采用6σ质量管理模式可用于评价临床血液分析仪的性能及指导质量改进方向,提高检验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诊断糖尿病应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应用常规检验的参照组(n=28),以及应用生化检验的研究组(n=28),比较两组检验效果,探讨临床诊断糖尿病应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价值。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96.43%相比较参照组的64.29%,明显更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临床诊断糖尿病应用生化检验可更有效诊断糖尿病,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5月选取96例在该院检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尿液检验,实验组则给予生化检验,所有患者均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确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主要给予生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果糖胺值等)的诊断准确性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的效果较常规尿液检验显著,生化检验可观察指标较多,且操作简单方便,其各项指标变化对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2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镜检组和干化学组,每组各有患者132例,分别应用尿沉渣镜检以及尿常规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尿常规干化学法阳性率(63.64%)比较,尿沉渣镜检检查方法的阳性率(90.15%)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镜检与尿常规干化学法检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临床上应结合两种检验方法为患者实施检测,以切实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效果,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50例接受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共取样50份,探讨尿液样本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检验效果。结果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进行尿常规检验时,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符合率是98%,红细胞符合率是97%,白细胞符合率是96%。结论临床中尿常规检验使用常规化学法和尿分析仪的检验效果都比较好,两种方式均有局限性,所以掌握常规化学检验和尿分析仪检验的优缺点,协同使用,能够提升阳性检出率,值得面向大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4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的检查侧结果以及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情况。结果2组人员接受检查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且C反应蛋白所检测出的敏感度较白细胞计数监测出的高,从而得出C反应蛋白水平与咳嗽、咳痰缓解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对细菌性肺炎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更能诊断出其的临床特征以及体征缓解的具体情况,能作为临床较为理想的辅助检查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肺炎患者应用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CRP与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CRP与WBC水平以及观察组CRP与WBC阳性率、CRP与N及(或)WBC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CRP与血常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RP阳性率高于WBC、N及(或)W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肺炎患者,CRP诊断阳性率高于血常规阳性率,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进而为临床对症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过程中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78例成人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来院78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参照组,针对研究组实施临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CRP含量指标和PA含量指标,以及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CRP含量指标和PA含量指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的CRP含量指标高于参照组,PA含量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含量指标低于治疗前,PA含量指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过程中具备充足的应用价值,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在成人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共130例,均施以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检查,分析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诊断效果。结果13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CRP水平为(41.58±12.36)mg/L,阳性111例,阳性率85.38%;WBC(11.56±3.75)×109/L,阳性50例,阳性率38.46%;N(71.56±9.62)%,阳性67例,阳性率51.54%;WBC和(或)N阳性80例,阳性率61.54%。CRP阳性率高于WBC阳性率(P<0.05),CRP阳性率高于WBC和(或)N阳性率(P<0.05)。结论成人细菌性肺炎患者CRP阳性率较血常规阳性率高,CRP检测较血常规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3-6岁)静脉血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健康评估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1965例体检正常的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比容(Hct)等8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性别、年龄分8组进行检验,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经Z检验,除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外,其他各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性别组平均红细胞容积和不同年龄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组间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上述各组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9.8×109/L,红细胞为4.1~5.3×1012/L,血红蛋白为111~141g/L,平均红细胞容积为80~91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为26-30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09~338g/L,血小板为181~392×109/L,红细胞比容为0.35~0.43L/L。本次调查分析的结果与WS/T405-2012中的参考区间差异明显,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参考区间高于WS/T405-2012,其余项目参考区间均低于WS/T405-2012。结论学龄前儿童(3~6岁)与成人血常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不同地区应建立独立的儿童血常规参考区间,为儿童体检提供准确评估依据,建立时应考虑到性别、年龄、仪器、试剂、质量控制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