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医师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确保病员身体健康。方法对1999—2002年医师处方中的联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方中有产生降效、毒副反应等不合理联合。结论提高医师的联合水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是医师、药师、护士等相关人员目前和今后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 标签: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降效反应 毒副反应 重复用药
  • 简介:目的对病灶局部不合理联合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皮肤科、眼科、妇科处方,对其中病灶局部联合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有372张,占抽取处方的6.51%,主要表现为药物不良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用法交待不详,用法错误和无指征用药等。结论病灶局部联合的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专科医师与药师均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病灶局部 联合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文总结青霉烷砜/氨苄青霉(优立新)与头孢呋肟序贯疗法对老年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注射青霉烷砜/氨苄青霉继服舒他西林(优立新组);同时对52例患者静脉注射头孢呋肟继服头孢呋肟酯(头孢呋肟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优立新组:痊愈12例(39%).显效12例(39%).总有效率78%;头孢呋肟组:痊愈24例(46%).显效15例(29%),总有效率75%;两组在疗程中均无肝、肾、血象等方面的不良反应。结论两种序贯治疗对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 标签: 氨苄青霉素 序贯疗法 呼吸道感染 老年 头孢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究肌内注射改良技术对苄星青霉治疗梅毒的护理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门诊2020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梅毒患者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技术,观察组采用改良肌内注射技术,观察两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疼痛评分。结果: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苄星青霉治疗梅毒患者的护理,肌内注射改良技术可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提升注射成功率,减轻机体疼痛,可推广。

  • 标签: 肌内注射改良技术;苄星青霉素;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肺炎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双黄连注射剂与青霉钠治疗,对比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46例患儿,均为小儿肺炎患儿,选取时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利用抽签法分组,研究组23例采取双黄连注射剂治疗,对照组23例采取青霉钠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住院用时、退热用时及止咳用时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双黄连注射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更理想,值得临床普及,明显优于青霉钠治疗。

  • 标签: 小儿肺炎 双黄连注射剂 青霉素钠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不同消毒液对青霉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2008年6月—2012年6月1000例青霉皮试患者,随机分成500例进行自身对照,500例进行组间对照。结果使用0.5%碘伏消毒液的青霉皮试假阳性率大大降低。结论0.5%碘伏消毒液可用于青霉皮试前的皮肤消毒。

  • 标签: 青霉素皮试 消毒液 假阳性
  • 简介:目的比较头孢三嗉、青霉和环丙沙星三种药物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的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头孢三嗉、青霉和环丙沙星三种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分析三种药物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疗效相同,青霉的成本最低。结论在头孢三嗉、青霉和环丙沙星三种药物中,青霉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 青霉素 环丙沙星 头孢三嗪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霉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的判断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2月-12月之间进行青霉皮试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皮肤反应及患者反应,对皮试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对患者进行青霉皮试之后,通过对其皮丘、红肿状况、头晕、面色等症状进行分析,判断患者对青霉的反应是呈阴性还是阳性。结论在青霉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判断的过程中,实行过敏试验,对过敏原理进行分析,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现过敏症状。

  • 标签: 青霉素 过敏反应 皮试结果判断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近些年来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生态,力求“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被各类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类病原体围绕,在机体缺乏锻炼、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出现时,各类病原体争相恐后的侵入人体。基于此,青霉类和头孢类药物以其抗菌效果明显、对人体器官系统伤害小而成为抗生素类药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也正是因为使用频率的增高,使得病原菌在被抗生素遏制、消减的过程中不断的进化、改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致病细菌已转变为新的亚型,对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用药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在逐渐增高,这给患者生活造成了精神与身体双重的沉重负担。依据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明确累及的系统,具体用哪种药物产生的副反应比重大,日后在治疗用药中可以减少此类药物的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儿科青霉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迟发型不良反应 儿科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儿科青霉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特点。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儿科青霉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剂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及表现症状等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青霉类与头孢类药物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较大差异,P>0.05,说明药物种类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不大;47例患儿中,由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95.7%,由口服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意义,说明注射制剂更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所有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均在用药12h后,其中再次给药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明显低于再次给药后的84.8%,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具有统计意义;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以及皮疹,其中皮疹的发生率最高,无其他症状表现。结论即使治疗前药物皮试显示阴性,在用药12h或进行再次给药后也应对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青霉素 头孢 迟发型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围绕目前临床青霉类药物治疗中所致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而展开。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之2018年8月的100位发生青霉类药物而致使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100位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对青霉类药物的给药方式、药剂类型和不良反应情况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青霉类药物所致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中,口服和静脉给药模式分别占据了百分之四十八和百分之二十八的比例。其中,注射青霉类药物剂型而导致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是粉类药物注射,由它所致的不良反应一共占据了百分之六十五点三八的比例。而口服青霉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片状剂型药物,在所有口服青霉药物致不良反应中它占据了百分之六十六点六七的比例。另外,经研究返现,肾功能衰竭是青霉类药物所致的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在所有不良反应中是最为常见的。结论就目前而言,临床使用青霉类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相十分常见,故此,临床使用青霉类要我时必须慎重,尽量减少或是避免病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青霉素类药物 泌尿系统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