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应用疾病负担指标评价宁波市糖尿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宁波市糖尿病死因监测数据、糖尿病发病报告数据及文献数据,并结合DisModⅡ软件,计算糖尿病的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oflifeyears,DALY)。结果2002—2011年宁波市糖尿病总疾病负担DALYs为262771,20人年,负担强度为4.69人年/千人,女性疾病负担DALYs及强度均高于男性,宁波市居民糖尿病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年龄段,2002—2011年糖尿病疾病负担温度基本呈现年度上升趋势。结论宁波市糖尿病疾病负担逐年上升,并建议卫生部门加强40岁以上,尤其是女性糖尿病的筛查及防治工作,以降低糖尿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学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东莞市常平镇随机抽取4个社区进行高血压筛查,以在筛查中发现或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规范化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采用治疗率、控制率、成本-效果比等指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治疗率从管理前的38.01%上升到管理后的89.35%,控制率从管理前的13.12%上升到管理后的65.74%;对照组的治疗率从管理前的37.62%上升到管理后的65.31%,控制率从管理前的13.76%上升到管理后的40.31%;干预组和对照组管理后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管理后干预组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每提高1%的治疗率或控制率所需投入的人均管理成本,分别比对照组少投入1.08和1.36元,干预组人均管理成本每增加1元可减少各项综合费用7.58元。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显著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可更好地节省社会资源。
简介:目的评价扁平足儿童社区干预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7月-2009年7月出生的4~6岁儿童共2468例,每位儿童选择1位家长共同作为观察对象,实施社区预防干预措施。分别在实施前、后对家长进行调查。对比实施前、后家长对扁平足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主动筛查率。结果实施前家长扁平足知识得分(36.92±14.53)分,实施后得分(85.59±16.65)分,P〈0.05,扁平足知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主动筛查率为21.19%,实施后为52.96%,P〈0.05,实施前后主动筛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珠区对扁平足儿童的社区干预疗效显著,使扁平足的相关知识得以普及,家长对检查的配合也得以提高,为后续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对中卫市沙坡头区2000-2013年麻疹的发病情况、疫情监测及抗体水平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0-2004年中卫市沙坡头区麻疹报告发病率处在较低的水平,200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00例,报告发病率达203.53/10万,比历年同期增长112.06%,发病率处在较高的水平,呈流行态势。2006-2007年发病率处在很低的水平,2008-2009略有升高,2010-2012发病率很低,2012年实现消除目标,2013年发病率为15.79/10万,呈点状暴发趋势,发病以20-35岁居多,占发病人群的64%,随后对沙坡头区20-35岁人群进行了应急接种,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简介:目的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渠道,找出薄弱环节,为学校及公共卫生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在合肥市一所高校内按照不同专业、班级随机抽取252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下,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基本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为70.98%,防治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为32.74%。群体对于19个关于艾滋病基本知识的问题中,有4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不足50%;对于7个关于艾滋病诊断和治疗的问题,有4个回答正确率不足20%;有156名学生(63.16%)对艾滋病患者有恐惧感;有178名学生愿意参加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应强化政策宣传力度,加大艾滋病校园健康宣教投入,努力使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的专业化、系统化、多渠道化,提高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
简介:目的了解四川省达州市某社区党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在该试点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社区103名党员进行集中测评。结果与全国正常人常模相比,该社区党员除人际关系、偏执2个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所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党员得分均高于男性党员,且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所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党员和老年党员各因子得分差异不明显,只在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上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党员的心理问题较突出,需要建立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和机制,并开展适当的心理救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安康市近10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本市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所有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描述腮腺炎发病情况和三间分布。结果安康市2005-2013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674例,死亡2例,其中0-4岁发病1048例、5-9岁发病4224例、10-14岁发病3051例、15-19岁发病535例、20岁以上发病816例。共报告因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其中小学10起、中学6起,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结论5-14岁年龄组是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最高峰,早期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是防止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点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大连市高新区近5年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VCT工作质量,为制定高新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2013年12月,对主动到大连市高新区2个VCT点进行艾滋病咨询及检测的求询者的咨询个案表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仅咨询未进行初筛检测的排除在外。结果997名求询者接受了艾滋病咨询服务及血清HIV抗体初筛,求询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641;求询原因以发生危险性行为为主,占81.94%。发现初筛阳性者6名,阳性率为6.02‰。均为同性性行为感染。结论高新区自愿咨询检测求询者以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者、男男性行为者(MSM)居多,且在MSM人群中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某医院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性别、年龄及分类构成,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福田区某医院2006--2012年住院病人病历资料,按ICD-10国际疾病的分类原则对病例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福田区某医院2006--2012年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共2542例,其中男性1365例,女性1177例,男女性别比为1.16:l;发病年龄以≥60岁年龄组最多,共1020例,占40.13%。发病居前3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肠癌、肺癌、肝癌,分别占发病总数的14.67%、14.47%、8.81%;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排第1位,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18.46%(252/1365);女性恶性肿瘤以乳腺癌排第1位,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16.65%(196/1177)。结论肠癌、肺癌、乳腺癌已成为危害深圳市福田区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加强对肠癌、肺癌、乳腺癌的防治应成为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
简介:目的了解包头市医疗机构梅毒诊断准确率和报告疫情上升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包头市9个旗县区涉及梅毒诊疗筛查的34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调查,查看传染病报告卡、门诊日志和检验室原始登记本,并收集2010—2012年相关人群的梅毒监测/筛查资料。结果34所医院中21所医院网报梅毒病例643例,用梅毒抗原和非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阳性上报345例,实验室诊断准确率为53.65%。各级医院间实验室诊断准确率有显著性不同(χ^2=124.133,P〈0.01),其中市级三级综合医院、私立医院实验室诊断准确率较高为67.24%和72.34%,市级二级医院和区级医院较低为19.48%和27.66%。547人中,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胎传梅毒的主要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知晓率分别为42.23%、30.53%、34.37%、68.01%,隐性梅毒诊断标准知晓率为24.50%;RPR和TRUST为常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知晓率为36.75%。常用的4种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诊断方法(TPPA/TPHA/TP—ELISA/TP快速)知晓率为23.58%。梅毒实验室血清学实验诊断方法皮肤科医生知晓率最高为92.86%,相关临床科室最低,为56.07%。结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梅毒诊断知识掌握不够,转介机制运行不畅,管理人员过度报告,导致梅毒正确诊断率下降,部分假阳性或非现患病例也被作为梅毒病例上报,造成梅毒疫情报告虚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宁市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庭访视开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其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进行预测,并进行护理干预,为促进社区精神病家庭访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宁市五个社区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750例社区精神病进行家庭访视需求调查和护理干预。结果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庭访视需求整体较高,需求量较大,需求总得分为89.62±16.82分,其中需求得分居前五位的家庭访视服务依次为预防本疾病复发相关措施(4.35±0.81)、服药指导(4.34±0.80)、药物副作用护理(4.27±0.86)、心理护理与指导(4.25±0.81)、安全教育和规范(4.24±0.86)。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类型、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月收入等影响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庭访视需求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宁市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庭访视的需求总体较高,家庭类型、家庭生活周期及家庭月收入等影响社区精神病患者家庭访视需求得分。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六榕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以及居民的知信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自2009年进行的“广州市社区卫生诊断”入户调查工作中六榕社区的调查数据。在广州市六榕社区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00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慢性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相关疾病情况等,其中知信行部分由15岁及以上人群作答。结果共调查居民2252人,其中男性l090人,女性1162人,年龄12~8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0.91%(696/2252),标化患病率为22.83%,其中≥65岁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1.95%(413/574),标化患病率为54.08%;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19.63%(442/2252)、糖尿病6.08%(137/2252)、冠心病2.40%(54/2252)、高血脂1.82%(41/2252)、脑卒中1.55%(35/2252)。15岁及以上人群的知信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参加卫生知识讲座的行为率分别为16.67%(115/690)、8.84%(118/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均P〈0.01);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监测与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行为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P〈0.01);非慢性病患者的吸烟率与不参加运动行为率均高于慢性病患者,而戒烟率则明显低于慢性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广州市六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慢性病患者患病后才注重控制危险因素。今后应把慢性病防控对象扩大到健康人群范围,提高全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意识。
简介:目的:探讨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患儿道路交通伤救治水平和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自2010-01-2011-12收治的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致伤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2498例儿童道路交通伤最易发生年龄段在〉4-9岁(54.28%),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儿童道路交通伤以轻伤为主,擦挫伤为主要类型。汽车和摩托车是最主要肇事车辆和导致死亡的肇事车辆,主要的致死原因为颅脑损伤和腹部损伤。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市区,发生时间主要在交通拥堵的上、下班时段。结论: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倡导文明驾驶,完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建设,开展针对儿童道路交通事故防范的宣传教育,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将能有效的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