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历经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可划分成多个阶段,稍不注意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层次分析辨识模型,量化水土保持管理指标,确定水土保持管理优先考虑对象,供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及社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 标签: 水土保持管理 层次分析 开发建设项目
  • 简介: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驿站——闽江河口湿地为例,运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该湿地生态系统支付意愿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发放支付卡式CVM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估算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算术平均支付意愿值为151.16元/a,累计频度中位数为56.36元/a,支付意愿值相对分布频度曲线基本呈单调递减分布;考虑到本文目的是核算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经济价值,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因此,采用算术平均值计算其非使用价值,其值为5.01亿元/a;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支付意愿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职业呈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非使用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闽江河口湿地
  • 简介: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及氮和磷养分流失影响。试验处理包括2个施肥水平(低肥和高肥水平),4个水文条件(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壤中流+降雨)和一个降雨强度(60mm/h,历时60min)。结果表明: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土壤侵蚀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3.1和1.7倍,同自由下渗相比,壤中流、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3-N、HPO4-P浓度和流失量有显著增加;低肥水平条件下,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和壤中流+降雨地表径流中,NO3-N浓度分别是0.88、58.90、698.41和87.80mg/L,对应水文条件下地表径流中,HPO4-P浓度分别是0.252、0.322、0.811和0.383mg/L,高肥水平条件下,径流中NO3-N和HPO4-P浓度也有相同趋势;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3-N和HPO4-P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27~39和1.3倍,壤中流+降雨条件下,地表径流中NO3-N和HPO4-P流失量分别是自由下渗条件下100~114和1.5~1.7倍,同时,壤中流+降雨和土壤水分饱和条件下,泥沙中NO3-N和HPO4-P流失量也比自由下渗条件下显著增加。

  • 标签: 水文条件 紫色土 壤中流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 简介:深入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变化与环境因子响应规律,对于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有关林草措施配置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42个退耕地植被样地调查数据,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偏典范对应分析从单因子、分组变量及显著因子3方面分析立地环境因子对植被恢复影响。结果表明:7组环境因子、33项环境因子指标中,影响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物种变化关键环境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土壤含水量(0~40cm)、土壤结构颗粒指数、〈0.001mm黏粒、蔗糖酶、坡向及退耕年限。建议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遵循立地条件,以自然恢复为主,并进行适当培肥、引种等人工干预调控,以促进退耕地植被恢复进程。

  • 标签: 退耕地 自然恢复 环境因子 对应分析 黄土高原
  • 简介:依据福建省天然阔叶林主要分布区林分标准地资料,对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树高与胸径、枝下高与胸径、冠幅与胸径、树高与枝下高、冠幅与树高间内在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其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揭示了天然阔叶林建群树种几个测树因子生长规律,为天然阔叶林经营、林地生产力评价、森林收获预估等提供依据.

  • 标签: 天然阔叶林 建群树种 测树因子相关关系
  • 简介:通过利用短期施水代替降雨方法,研究长期干旱条件下突然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本氏针茅叶水势得到恢复,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和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同时,本氏针茅光化学活性在施水后部分恢复,光量子产量和热耗散能力明显提高.不同水分条件下,本氏针茅叶片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施水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上升速率较快,而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光诱导速率较慢.

  • 标签: 本氏针茅 长期干旱 短期施水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 简介: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植物进行适应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形成过程,必须注意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 标签: 龙岩市 福建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生态自我修复 植物群落
  • 简介:将乐县城区饮水工程是为了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城区与工业园区一体化区域水厂,工程建设总规模为供水能力5万m^3/d,分为两期实施,近期按3万m^3/d规模兴建,远期再扩建2万m^3/d规模。该项目经过论证对比,选择金溪支流漠村溪为水源地,净水厂选址位于水南镇黄坑垅倒止岭。随着工程建设,势必对项目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对该饮水工程施工期及营运期对水、固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减轻对上述各项因子影响建议。各项环保措施执行后,废水零度排放,固废得到综合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轻微。

  • 标签: 将乐县城区 饮水工程 环境影响 分析与评价
  • 简介: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设计降雨强度100mm/h,坡度20°,在2个玉米秸秆缓冲带布设坡位(斜坡长4.5-5.5m和6.5-7.5m)与2个降雨历时(单次降雨30min和2次连续降雨30min+30min)试验处理组合,研究在黄土坡面不同坡位布设玉米缓冲带对防治细沟侵蚀影响。结果表明:1)玉米秸秆缓冲带可减少坡面侵蚀量和细沟侵蚀量,其中,坡面侵蚀量减少7.3%-14.2%,细沟侵蚀量减少11.0%-30.6%,细沟侵蚀量对坡面侵蚀贡献率减少3.4%-15.0%,径流含沙量降低5.5%-12.8%;2)单次降雨情况下在斜坡长4.5-5.5m处布设玉米秸秆缓冲带防治侵蚀效果最佳,坡面侵蚀量、细沟侵蚀量和径流含沙量分别减少14.2%、30.6%和11.6%,细沟平面密度和细沟平均深度分别减少12.9%和21.9%;3)2次连续降雨情况下在斜坡长6.5-7.5m处布设玉米秸秆缓冲带防治侵蚀效果较好,坡面侵蚀量、细沟侵蚀量和径流含沙量分别减少13.5%、25.0%和5.5%,细沟平面密度和细沟平均深度分别减少15.5%和16.3%。

  • 标签: 秸秆缓冲带 细沟平面密度 细沟平均深度 细沟侵蚀强度 人工模拟降雨
  • 简介:等高绿篱是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一种十分有效坡耕地植被恢复和水土保育技术,被认为是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有效途径之一。以等高绿篱(新银合欢和黄荆)篱前淤积土为研究对象,评估等高绿篱一坡地农业复合种植模式下不同土层深度、不同距篱(坎)距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绿篱处理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入渗率、饱和含水量和自然含水量均高于石坎梯田处理,而土壤密度和田间持水量均小于石坎梯田处理,尤其在表层和第2层,其差异更明显,等高绿篱保育土壤效益显著;同一土层,随距篱(坎)距延长,绿篱处理土壤密度、自然含水量逐渐增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入渗率和饱和含水量逐渐减小,而石坎梯田处理变化不明显;随土层加深,各处理土壤密度、自然含水量均相应逐渐增大,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饱和入渗率和饱和含水量均相应逐渐减小,且处理之间差异也逐渐缩小;距篱(坎)远近间接反映了绿篱处理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影响程度,距篱越近,影响越大;新银合欢处理与黄荆处理之间相比,效应相当。

  • 标签: 等高绿篱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水分 三峡库区
  • 简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和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是该区域研究热点问题,但相对于其他环境和水文要素而言,大尺度长序列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不足。本文基于AMSR-E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首先采用引入Qp模型双通道反演算法校正AMSR-E土壤水分数据,获得土壤水分产品(SMD)精度高于官方提供土壤水分产品(SMO),但其波动范围与实测数据有差异。之后采用逐月回归分析法对SMD进行二次校正,其土壤水分产品(SML)具有更高精度且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一致。基于SML土壤水分产品,对黄河源区及其5个自然分区表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黄河源区年平均表层土壤水分为0.140-0.380cm3/cm3,在2003—2010年间呈下降趋势,在东南部土壤水分较高若尔盖丘状高原区、黄南山地区和果洛玉树高原宽谷区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其中若尔盖丘状高原区下降速率最快,而在西北部土壤水分较低黄河源宽谷湖盆区和柴达木东缘山区呈增加趋势;春季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夏季呈增加趋势,秋季波动较大,冬季变化不大,其中9月土壤水分增加率和5月减少率最大。土壤水分受降水和植被指数影响最大,气温表现为在年高温月份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在年低温月份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AMSR-E土壤水分数据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深化对区域尺度土壤水分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对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有重大意义。

  • 标签: AMSR-E 表层土壤水分 黄河源区
  • 简介: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了梅江盆地白垩系上统叶塘组(Kyt^2)紫色岩上土壤物理性质特征扣差异,结果表明:叶塘组紫色岩母质发育土壤粘粒含量低而砂粒含量高,具有容重较大,比重相对偏小,孔隙度不高,自然含水量偏低特点。从丘顶、丘腰到丘脚,土层逐渐增厚,土壤粘粒含量逐渐增加,砂粒含量逐渐减少,容重递增而比重减小。孔隙度表现出丘顶〉丘腰〉丘脚趋势,含水量则表现出丘顶〈丘腰〈丘脚趋势。针对情况,提出相应建议以维护紫色土利用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梅江盆地 紫色岩 母质 土壤性质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对植物根系固土性能影响,通过对油松单根施加拔出荷载进行直接拉拔实验,分析土壤含水率与干密度对拔出过程中根-土界面摩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单根拉拔实验中根系有被拔出和被拉断2种破坏模式:根-土最大摩擦力与根系直径有明显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单根简化模型分析根-土间摩擦情况,证明与实验结论一致;且根系直径在一定范围内时,根-土最大摩擦力随土壤含水率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土体干密度升高单调增大。

  • 标签: 根系 摩擦特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密度
  • 简介:生态位是研究植物种群对自然资源利用和适应能力重要手段.应用生态位理论,对青海大通脑山地区青海云杉+白桦人工混交林下植被群落10种灌木和11种草本植物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和生态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木层,金露梅和高山柳生态位宽度最大;草本层,珠芽蓼和东方草莓生态位宽度最大.表明它们广布于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下,现阶段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2)生态位宽度较大种群间生态位重叠普遍较高,生态位宽度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普遍较小,但生态位宽度较小种对也会有较大生态位重叠;同属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也有可能较小,这可能与同属物种演替进化有关.3)灌木层中,柳叶绣线菊发展性最强,八宝茶衰退最严重;草本层中,北方拉拉藤发展性最强,猪殃殃衰退最严重.研究成果可为青海大通脑山地区退耕还林与生态造林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混交林 生态位 生态响应 脑山区 大通县
  • 简介:采用1种遥感影像和单纯监督分类方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土地利用调查中,难以获得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方法,对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和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基础上,再进行监督分类.2种方法结合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分类结果对比可知: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水体、水田和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提高了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混分现象明显减少,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取得了良好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和借鉴.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城镇用地 地区 技术支持 土地利用调查
  • 简介: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少(α〈0.01)。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2)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变化最敏感,其次为最高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对最低气温变化最不敏感。夏季潜在蒸散对日最高气温最敏感,其他季节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3)风速对年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实际水汽压贡献最小。春夏秋冬对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气候因子依次为风速、日照时间、气温。温度升高、湿度减少埘潜在蒸散正影响已被风速、辐射下降负影响所抵消。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认识,并为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潜在蒸散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贡献率 黄河中上游地区
  • 简介:河流水沙特征与流域降水量和下垫面变化密切相关。为揭示流域降雨以及退耕还林对延河流域水沙特征影响,本文以延河甘谷驿站控制区1960—2010年流域降水量、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实测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了延河水沙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降水量响应,并对比分析了退耕前、后(以2002年为界)延河水沙变化。结果表明:在1960—2010年间,延河甘谷驿站控制区年及汛期(6—9月)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波动递减趋势,汛期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值约占年值64.8%、71.7%和98.1%;年及汛期输沙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径流量变化可分别解释年及汛期87.6%和92.2%输沙量变化,降水量变化可分别解释年及汛期22.7%和23.6%输沙量变化;退耕后流域年及汛期平均输沙量、径流量和径流系数显著低于退耕前,剔除退耕前后降水量差异影响,退耕工程对年及汛期累计输沙量变化分别贡献87.5%和86.9%,对年及汛期累计径流量变化分别贡献77.4%和75.4%。研究阐明退耕可显著降低年及汛期平均径流量、径流系数和输沙量。

  • 标签: 河流水沙特征 降水 退耕还林还草 黄土高原
  • 简介:为探明水分条件对保水剂作用效果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测定冬小麦生长结束后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不同用量(T1:0、T2:27mg/kg、T3:54mg/kg、T4:81mg/kg)处理土壤持水、供水及导水性能等。结果表明:保水剂施用均提高了土壤持水、供水、导水能力及土壤有效水含量。轻度胁迫条件下,以T3处理持水能力、有效水含量及导水能力最强,而供水能力以T4处理为佳;充分供水条件下,随保水剂用量增加,土壤持水能力、供水能力、有效水含量及导水能力均提高,但T3和T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轻度胁迫相比,充分供水条件下各处理持水能力、供水能力及导水能力均较高,而有效水含量以轻度胁迫条件下T3处理较高,较对照增加18.6%。从经济角度考虑,2水分条件下以T3处理(54mg/kg)效果为佳。

  • 标签: 保水剂 水分条件 持水能力 供水能力 土壤有效水
  • 简介:在阐述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功能与作用,辨析森林碳汇、林业碳汇、碳汇林业概念和意义基础上,总结中国碳汇林业实践。据此,提出加强碳汇林业管理建议:以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主线,加强全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和碳汇项目计量队伍资质管理,促进低碳经济林业试点工作。

  • 标签: 发展 碳汇林业 气候变化
  • 简介:为研究培肥措施对红壤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影响,以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关系,通过长期定位实验,选取不同施肥措施(未培肥CK、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和粪肥AM)下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揭示3种施肥措施下不同层次有机碳组成和团聚体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施肥措施均可以提高土壤表层(0-25cm)有机碳质量分数(尤其是颗粒有机碳),其中AM效果最显著,NPKS次之。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不同层次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AM〉NPKS〉NPK〉CK。与CK相比,AM处理对表下层(5-15cm)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稳定性提高效果最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颗粒有机碳(POC)与湿筛法平均质量直径以及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预湿润震荡(WS)3种处理平均质量直径相关最好(R^2=0.79、0.80、0.66、0.81),说明相对于其他组分,颗粒有机碳更有利于降低消散作用以及抵抗机械破碎进而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是间接评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良好指标。

  • 标签: 培肥措施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平均重量直径 团聚体稳定性 总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