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完整外侧壁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粉碎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以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CT证实为外侧壁粉碎AO/ASIFA3型骨折、接受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18个月者共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岁)。术中在牵引床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4例采用对侧股骨远端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倒置固定,10例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7%。术后3个月时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随访时间26.4个月(18-44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hipscore,HHS)62-86分,平均71.4分。无复位丢失、内固定失败等。结论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粉碎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锁定接骨板 外侧壁
  • 简介:骨质疏松症(OP)以骨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并伴随骨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升高。由于骨结构破坏,可引发脊柱退行性变,使椎体高度丢失应力改变及使人体成骨、破骨细胞代谢紊乱,发生脊柱尤其是腰椎小关节退变。但由骨质疏松症引起脊柱小关节退变尤其是腰椎小关节退变原因发病机制文献报道较少,目前认为骨质疏松对脊柱小关节退变与成骨,破骨细胞代谢影响,及发生椎体内微骨折,改变椎体高度及软骨下骨血供应微环境,增加小关节应力,减少其血供营养有关。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脊柱小关节 退变 代谢
  • 简介: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负重较大膝关节、髋关节及脊柱等部位慢性关节疾病,其病因复杂,至今尚未阐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关节炎发病率不断增高,2015年统计数据发现我国大陆地区骨性关节炎发病率约为13%。目前临床上针对骨性关节炎有保守及手术等疗法,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保守治疗也可行单髁置换、胫骨高位截骨及双间室置换等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创伤大,费用高,远期效果并非一劳永逸。而现有的保守疗法远期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寻找新有效治疗药物显得更为迫切。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它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及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有效修复骨性关节炎所致软骨病损;可抑制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延缓骨关节炎所致软骨组织破坏;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在骨性关节炎早期促进成骨及解除矿化障碍,阻止软骨下骨进一步病变;可抑制破骨细胞破骨作用,达到保护软骨下骨目的;还可抑制炎症因子所致滑膜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炎所致疼痛等症状。总之,淫羊藿苷可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尤以早期为著。目前研究仅局限于组织细胞及动物实验,为明确淫羊藿苷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性及安全性,尚需更多临床型研究予以证实,这也是今后研究方向。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淫羊藿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软骨下骨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14例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通过肩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治疗。术后2、4、6、8、12周,6、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指导功能锻炼,此后每年随访一次。分别在术前和终末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均给予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4个月(6~36个月),手术前UCLA评分平均为(9.4±2.6)分,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2.6±1.2)分,功能评分平均为(4.2±1.4)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为(2.6±1.4)分,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2.8±0.6)分;手术后终末随访平均UCLA评分为(30.4±3.6)分,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8.2±1.6)分,功能评分平均为(8.8士1.2)分,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4.9±0.4)分,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4.6±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本组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达85.7%。结论肩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治疗全面、术后恢复快,且最大程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是治疗老年退变性肩袖损伤首选方式。

  • 标签: 老年 退变性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皮质骨环(humeralcorticalringallograft,HCA)及异体松质骨(cancellousallogenicbone,CAB)复合椎体材料重建颈椎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39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切除C4制成椎体缺损模型并分为3组:A组植入HCA—CAB复合物、B组植入自体髂骨、C组植入HCA一丙烯酸树脂骨水泥(acrylicbonecement,ABC)。在术后不同时间分别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X线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phatase,ALP)活性、钙浓度、磷浓度,比较三者修复骨缺损能力。结果术后各组血清ALP均开始升高,在2、4周时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血清中ALP及磷浓度均高于C组(P〈0.01),A组和B组血清中ALP及钙、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X线片及大体标本观察示A组与B组植骨材料与上下颈椎融合,有大量骨痂;C组示未完全融合,只有少量骨痂生长。组织学观察术后1个月A组与B组可见有散在骨岛及骨小梁形成;2个月A组与B组形成大量成熟骨基质、骨小梁及骨髓腔。扫描电镜观察示A组有大量新骨形成。2个月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A组与B组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A—CAB复合物具有较强成骨能力,可作为有效椎体重建材料。

  • 标签: 颈椎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移植
  • 简介:目的本研究通过定量CT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变化,确定易发生骨折骨密度标准值,即骨折阈值;并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深圳地区骨折患者男性60人,女性64人,通过X线平片确定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用定量CT(QCT)测量椎体横断面中部松质骨结构,通过软件处理得到L1、L2、L3总松质骨中骨矿(Ca—HA)密度数值(mg/cm^3)。结果①骨密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随之降低,按P〈0.05确定易发生骨折BMD阈值,男性为109.26mg/cm^3,女性为100.19mg/cm^3;②男性和女性间椎体、髋骨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显著差别(P〈0.01)桡骨及其他部位骨折男性和女性间无差别(P〉0.05)。结论①男性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阈值为109.26mg/cm^3,女性为100.19mg/cm^3;②随着年龄增大,骨密度丢失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病理性骨折病理基础,外力作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诱因。

  • 标签: 定量CT 骨密度 骨折阈值 骨质疏松 骨折
  • 简介:目的通过C形臂X线机以不同角度拍摄尸体颈椎样本斜位片观测颈椎椎弓根。在此基础之上不同角度颈椎斜位片上观察术前拟行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患者颈椎椎弓根影象学表现。在这两个观测基础上找到颈椎椎弓根及螺钉植入最佳斜位片角度。方法选用干燥的人颈椎(C3~7)标本在C形臂X线机辅助下通过透视不同斜位角度(40°、45°、50°、55°、60°)观测椎弓根。同时在颈椎标本观测基础上,对拟行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患者术前摄不同角度颈椎斜位片(45°、50°、55°)观测颈椎椎弓根显示。两次试验都是观测椎弓根长度及对侧椎弓根在椎体上显影位置(把椎体3等分)。结果通过测量发现55°颈椎双斜位片对椎弓根长度显示及对侧椎弓根位置显示与其他角度斜位片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5°双斜位片对术前颈椎椎弓根判断及术中椎弓根钉植入准确性判断是斜位片最佳角度。

  • 标签: 颈椎 内固定器 放射摄影术 摄影测量法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低下、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等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病因多样,分子机制复杂,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流行病之一。人体生活在一个充满氧气环境,在其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不断产生活性氧(ROS),当人体因为衰老、疾病等原因产生ROS与消除ROS之间平衡被打破时,机体便产生氧化应激。越来越多研究发现ROS诱导氧化应激在骨质疏松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多ROS通过对多种细胞因子、酶活性激活或抑制和上调或下调受体配体表达调控多条信号通路,最终影响细胞核内基因表达,促进骨形成相关细胞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细胞、骨细胞凋亡和破骨细胞增殖及分化,使得骨形成速率相对骨吸收速率滞后,打破以破骨细胞吸收骨组织和成骨细胞形成骨组织相协调动态平衡过程,从而促使骨质疏松症产生。本文从ROS诱导氧化应激对骨形成相关细胞、破骨细胞和骨基质影响展开综述,为骨质疏松症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活性氧 氧化应激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 简介:随着对颈椎疾病研究深入和微创理念在骨科领域广泛运用,包括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在内多项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正受到关注并被用于颈椎等脊柱疾病治疗。PECD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之一,其具有医源性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1],因此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Bonaldi等[2]首次应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之后逐渐扩大应用至各种颈椎疾病。Yeung[3]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研制出第3代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随着内窥镜设备更新及发展,工作通道内窥镜广泛应用于颈椎椎间盘切除术,各种手术器械通过工作通道在内窥镜下实现可视化,医生在清晰视野下选择性地使用YAG激光或显微镊等清除突出椎间盘组织[4]。目前PECD主要有前路和后路2种入路,本文就近年PECD不同入路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颈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回顾科2001~2008年收治并有随访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68例进行分析。首先彻底冲洗清创,其次根据骨折开放程度及清创时限采用钢板固定19例,交锁髓内针固定1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18例,内外结合固定12例,跟骨牵引3例,石膏托固定5例。一期行皮瓣移位修复术9例;血管吻合3例,血管移植1例。结果随访68例,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及血管全部成活。骨折骨性愈合时间:3个月18例,6个月31例,9个月15例,二次植骨手术15个月后3例;1例因骨髓炎6个月后截肢。结论彻底清创、控制感染是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基础,急诊治疗时软组织保护更为重要,应根据病情、伤情采取多元化手术方案。

  • 标签: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急诊 治疗方案
  • 简介:肌少症是一种以骨骼肌质量减少及其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复杂老年综合征.在全球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重要危险因素.其诊断标准主要由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国际肌少症会议工作组提出,通过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进行诊断.肌少症前期仅有肌肉质量减少,肌少症期包括肌肉质量减少伴随肌肉力量下降或身体活动能力降低,重度肌少症期肌肉质量以及身体活动能力均会降低.早期对骨骼肌进行定量测量成为诊断肌少症重要手段之一.骨骼肌定量测量方法主要有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双X线吸收法、生物电阻抗测量、超声等方法.计算机体X线层摄影在骨骼肌质量研究中主要应用是作为金标准来校准其他方法;磁共振成像在肌肉定量测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双X线吸收测定法和生物电阻抗方法是目前公认筛查肌少症手段,并且有诊断阈值,然而精确性欠佳;超声有经济、易携带、高效等优点,但其对体成分检测价值有限.本文探讨了骨骼肌定量测量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标签: 肌肉减少症 骨骼肌 定量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假体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及患者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 标签: 髋关节 股骨假体 骨折
  • 作者: 王雪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 机构: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富加镇卫生院),四川眉山620500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类系统性疾病,其病因不够明显并且呈现慢性特征,常以炎性滑膜炎为主,是手部、足部小关节对称性关节炎,部分患者还伴有血清类风湿因子呈阳性等特征,会让患者关节畸形并且丧失一定功能。综上,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炎为主且具有全身性、慢性等特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前,较为安全治疗方法是使用镇骨驱风贴,能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延缓病情、优化体质,控制激素撤减过程中反复发病危险性,从而控制疾病进程。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治疗
  • 作者: 韩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8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00
  • 简介:骨折对于普通人而言并不陌生,致病原因和骨骼疾病以及创伤等相关,会对骨骼连续性和完整性产生较强破坏。骨折患者会有明显局部疼痛感,同时影响关节和肢体正常功能,如果合并感染,也可能出现发热或休克等表现。临床对骨折分类相对较多,依照骨折黏膜和皮肤完整性,可分成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依照骨折形态和程度,可分成横形骨折(骨折线和骨干纵轴保持垂直关系)、斜型骨折(骨折线和骨干纵轴保持一定角度)、螺旋形骨折(骨折线为螺旋状)、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或骨折数量超过三块)、压缩性骨折(松质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嵌插骨折(骨折片相互嵌插,也就是骨干皮质骨嵌插到松质骨中,一般见于股骨颈骨折)、青枝骨折(外力导致骨干变弯,但是没有移位或断裂表现)。依照骨折端稳定程度,可分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骨折。

  • 标签: 中西医配合治疗;骨折
  • 简介: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展现出了很多独立于降低血脂之外其他作用。1999年Mundy等首先发现他汀类药物有促骨形成作用,其可以作为促骨形成潜在药物而被广泛关注。随后很多学者都对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影响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虽然多数研究结果支持辛伐他汀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也有部分实验未得出相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他汀类药物在分子水平对骨代谢影响具体作用机制,尽早研制出对骨骼具有显著作用他汀类药物以及给药方式,是他汀类药物能否最终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他骨代谢疾病、促进骨折愈合关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骨形成
  • 简介: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ms/kg,每周2次,连续9w)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w。应用XR.26型双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检测骨组织Runx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骨组织Runx2蛋白表达。结果(1)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2)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发病机制之一,(3)应用补肾益髓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健脾中药和活血中药,其作用机理与上调骨组织Runx2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补肾益髓 Runx2(Cbfct1/Osf2)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益肾壮骨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合并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osteoporosis,GIOP)患者影响,客观评价其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一定剂量糖皮质激素继续控制病情+调节骨骼代谢药物(碳酸钙D3、骨化三醇等),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剂生髓健骨胶囊(由山药、杜仲、熟地、淫羊藿、枸杞、蛤蚧、山茱萸、鹿角霜等组成)。治疗时间以6个月作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停止应用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及治疗相关各种药物、和理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值、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血钙、血磷和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得出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和总分,较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得出治疗组主症证候单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3)治疗组腰椎(L2-4)、左、右髋骨3个部位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值在治疗1个疗程后,无显著变化(均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腰椎(L2-4)、左、右髋骨骨密度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有关骨代谢生化指标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呈略下降趋势(P>0.05),而对照组生化指标值则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2组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各生化指标值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5)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良症状,也无脱落病例�

  • 标签: 益肾壮骨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 简介:目前对于直接比较椎间盘摘除术与非手术疗法疗效结果资料很少。OstermanH等将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0—50岁,临床上有神经根压迫症状持续6—12周而无绝对手术指征)随机分到微创组和非手术治疗组。50例患者(89%)有2年有效随访。结果:两组在腿痛或下腰痛程度、主观无力、或随访2年中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没有明显临床差异性,而椎间盘摘除术似乎有更高复发率,但是在L4/L5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摘除术更优于非手术治疗。结论:腰椎间盘微创摘除术只在由于椎间盘脱出引起坐骨神经痛患者治疗中有一定短期优势。椎间盘突出程度可能是手术治疗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这个推测需要进一步论证。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摘除术 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组 微创性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