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门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儿科门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各随机抽取36名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前)和观察组(实施后),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1例(2.78%)较对照组8例(22.22%)明显减少。观察组基础护理(9.32±0.36)分,健康宣教(8.95±0.54)分,病房管理(9.37±0.24)分,服务态度(9.51±0.3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8.67±1.10)分,健康宣教(7.90±1.12)分,病房管理(8.43±0.56)分,服务态度(8.25±0.29)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并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进护理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PDCA管理模式下急诊输液病房静脉穿刺流程改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2年6月-9月急诊输液病房输液并接受常规静脉穿刺管理干预的100例患者(参照组)以及2022年10月-12月急诊输液病房输液并接受PDCA管理模式下静脉穿刺管理干预的100例患者(研究组)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对比不同管理模式下临床出现的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整合数据,分析效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00%),总满意率98(98.00%);参照组发症发生率18(18.00%),总满意率83(83.00%);两组数据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数据更具优势性。结论 在PDCA管理模式下急诊输液病房静脉穿刺流程得到优化,可很大程度降低临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获得患者满意,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夜间急诊CT增强检查护理管理的改进措施与成效分析。方法:选择50例夜间急诊CT增强检查患者为试验对象,收治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照组);选择50例夜间急诊CT增强检查患者为试验对象,收治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实验组实施护理管理改进措施,比较两组的治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心理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凝聚力评分、科研能力评分、沟通协调评分、责任感评分、工作积极评分、品管手法评分、团队协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轻中度过敏发生率、严重过敏发生率及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管理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夜间急诊CT增强检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抢救药品及器材管理方法的改进与改进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01~2021.12,2021.01~2021.06与2021.07~2021.12分别对我院抢救药品与器材实施常规管理、加强管理,比对不同管理方法的具体效果。结果:加强管理的模式、质量、保存与配备、规范性及管理人员意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P<0.05,差异较大;2021.07~2021.12期间抢救药品与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5.00%)显著低于2021.01~2021.06(25.00%),P<0.05,差异较大。结论:从完善管理模式、增强人员管理意识、规范管理等方面改进抢救药品与器械管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减少抢救药品与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助于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抢救药品及器械管理不当导致的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门急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输液管理策略的优化与改进。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200名门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优化改进的输液管理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管理策略。研究期为6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输液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均显著降低(P<0.05),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化与改进的静脉输液管理策略能有效提高门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我院手术室接收的患者80例作为评价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病例分成两组,组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将两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管理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以及纠纷事件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使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的8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以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时间为依据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比较上,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作用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全面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接受血透尿毒症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态、各项生理指标、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不良心理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舒张压值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积极正确面对疾病,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伤口造口患者5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针对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伤口造口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研究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伤口造口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最大程度上改善和缓解患者创伤造口情况,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提高临床治疗护理的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