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方案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计 11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 n=56 )与采用现实导向训练干预实验组( n=56 ),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 SDSS )与生活能力指数(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干预后实验组 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指数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敷贴结合功能训练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至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用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于此基础之上应用穴位敷贴结合功能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BASDAI评分以及晨僵时间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97.14%亦优于对照组85.71%,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结合运动训练的方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卓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单独膀胱康复训练和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比其两组膀胱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具有重要,能够有效改善其膀胱功能,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应用中药封包疗法,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膝关节被动训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复发率为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复发率为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被动训练与中药封包联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运用肩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部综合训练,观察组接受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部综合训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与对照组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肩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肩部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和峰值呼吸流速(PE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接受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时的体位固定技术。方法此文分析资料是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本医院收入行全脑全脊髓放疗的11例患儿,全部患儿的体位固定技术均采取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分析患儿放疗之前及之后各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和体位误差。结果患儿行全脑全脊髓放疗之前及之后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移动范围分别是0.1mm-0.5mm、0.1mm-1.0mm、0.1mm-1.0mm,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纵向方向体位误差分别是(0.3±0.1)mm、(0.3±0.1)mm、(0.3±0.1)mm。结论对全脑全脊髓放疗的儿童采用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垫的体位固定技术呈现较优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体位误差,提升体位固定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应用人性化护理探讨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包括人性化护理在内的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记录患儿干预后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护理过程结束后,两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干预后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各项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入选患儿的护理效果和健康教育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取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患儿抵抗力和治愈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对口腔诊疗不配合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诊疗的不配合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总计1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儿接受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辅助治疗,参照组患儿则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则仅为76%,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为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参照组患儿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为P>0.05。结论对口腔诊疗不配合的儿童患者实施咪达唑仑口服镇静术,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治疗疗效,并且其安全性较高,患儿服用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放射学异常颈髓损伤的早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选取560例患有急性颈椎损伤的患儿,对其临床和放射学的影像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再在560例患儿中,选取普通平片和CT扫描检查均无异常的进一步行磁共振(MRI)检查并对比结果。结果有32例患儿入选,年龄3~18岁,平均年龄(10±2.55)岁,均以交通事故及跌落上为主要受伤原因。该32例患儿经MRI检查,发现10例正常,22例异常。结论MRI在儿童无放射学影像异常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但磁共振检查的结果并不是最终结果,早期未见显著异常的患儿,仍有必要及时复查。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将其设定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正常体检儿童60例为参照组,对参加本次研究的儿童行散射比浊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研究发现,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行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准确率的提高,进而提升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及时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进行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闭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切开组,手术时间短于切开组,差异显著(p<0.05);经过5-12月(8.4个月)的随访调查,闭合组优良率为95.92%,显著高于切开组73.47%,差异显著(p<0.01)。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患儿所受创伤小,有助于术后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法在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检测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方法从我院的儿科科室中选取怀疑感染了细菌性肺炎的儿童患者50人,对他们进行细菌性肺炎的确诊检测。采用C反应蛋白法和血常规检测法结合的形式来确认这50例儿童患者是否患有儿童细菌性肺炎。结果从儿科科室选取的50位怀疑患有细菌性肺炎的儿童患者最终确诊,所有患者确实患有细菌性肺炎。结论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常规检测法都能够用于确认患者是否患有细菌性肺炎,但是这两种监测方法单独进行时都会出现误差,实验结果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将C反应蛋白法与血常规法结合起来则可以使细菌性肺炎儿童患者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可以说C反应蛋白检测法联合血常规检测法对于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检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给细菌性肺炎儿童患者的检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初治急性儿童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应用有何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015年到2018年医院接收的初治急性儿童白血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护理,观察组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9%。观察组患儿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初治急性儿童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