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报告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下肢股骨远侧骨折与胫骨近侧骨折的短期疗效,结合文献综述,介绍LISS的相关技术.方法5例男性,29~78岁,其中股骨髁上骨折1例,全髋关节翻修术股骨干远段骨质疏松性骨折1例,胫骨平台及上段骨折2例,胫骨近侧干骺端骨折1例,分别应用股骨远侧LISS或胫骨近侧LISS行内固定治疗.结果3例实施微创内固定,2例扩大切口处理合并损伤或植骨.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观察l~3月,4例膝关节屈伸范围达120°;1例为60°,术后2个月膝周围出现异位骨化.结论LISS对单处股骨远侧或胫骨近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也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股骨干远段骨折的治疗,但复杂性膝关节周围骨折或必须植骨者则需扩大切口,仍有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的并发症出现.
简介:目的对比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PET/CT)及同期MRI图像,初步探讨18F-FDGPET/CT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且在1个月内同时行MRI及18F-FDGPET/CT的前列腺癌患者(其中9例未经治疗),对其图像、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原发病灶在18F-FDGPET/CT图像上可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平均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5.7(3~10.4):治疗前患者18F-FDGPET/CT及MRI的阳性率分别为89%和100%,治疗后患者分别为20%和80%。对于前列腺外的复发或转移灶,18F-FDGPET/CT和MRI的阳性率分别为73%和27%。对于全部入组患者,18F-FDGPET/CT及MRI的总阳性率均为93%。对于前列腺邻近器官的浸润,18F-FDGPET/CT发现1例,MRI发现2例。结论18F-FDGPET/CT能够较好地显示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原发病灶,肿瘤治疗会影响其FDG摄取。对前列腺癌淋巴结、骨骼、软组织等部位的转移灶显示率18F-FDGPET/CT优于MRI;但对肿瘤周围浸润的显示,MRI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无线技术超声工作站随机性地对实时声像图进行监测的智能化初步应用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在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某医院超声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在正畸临床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治的口腔正畸患者30例,行3D数字化个性矫治器设计干预,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其与传统矫治器、治疗方法相比之下的优势与不足。结果:治疗前患者SNA为(82.76±2.35)、SNB(77.58±3.05)、U6S-RL为(20.87±1.29)、U6ARL为(23.74±1.49),治疗后SNA(78.54±2.30),SNB(79.81±2.16)、U6S-RL为(25.39±1.43)、U6ARL为(25.69±1.28),30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96.67%。结论:借助3D数字化技术进行个性矫治器设计能够进一步满足正畸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给予个性化的矫治器设计,简化正畸流程,促进正畸治疗向生物力学改建,提升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种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的灭菌效果与成本,以此帮助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更好地开展工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选择300包县级医院剖腹手术器械包进行研究。依据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的不同将剖腹手术器械包划分为甲组(棉布包装材料)、乙组(无纺布包装材料)及丙组(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记录和比较分析甲组、乙组及丙组包装材料灭菌效果、湿包率及成本。结果:甲组、乙组及丙组包装材料灭菌合格个数均为100包,灭菌合格率为100.00%;甲组、乙组、丙组包装材料湿包个数分别为4包、2包及1包,占比分别为4.00%、2.00%、1.00%,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结论:三种无菌物品包装材料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均有着较为优异的表现,灭菌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棉布比较容易出现湿包的情况,而无纺布的成本较高,因此新型纺织品包装材料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动静脉血栓的初步临床情况。方法:研究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某大型医疗机构进行,共纳入了200例接受血管超声的ITP患者。根据随访期间内发生血栓与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在接受血管超声后实施了特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血管超声检查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动脉硬化检测[1]。结果:观察组在血栓发生次数、预后结果评分、血小板计数变化、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评分、ITP治疗反应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估(SF-36量表)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以及其他与ITP或血栓相关的重大临床事件的发生率上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管[2]超声技术及其后续的特定干预措施在ITP合并血栓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血栓发生次数和相关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就诊的7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比索洛尔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组加以胺碘酮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1)总有效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室早、短阵性室速、ST段压低的差异。结果(1)比索洛尔组对比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2)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P>0.05;(3)干预前两组室早、短阵性室速、ST段压低相似,P>0.05;干预后比索洛尔组对比常规组室早、短阵性室速、ST段压低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症状,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腹腔镜技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组(n=47),以及给予传统手术方式的对照组(n=47),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以及炎性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收拾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快速排气、减少了住院时间,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炎性因子指标良好,P<0.05。结论:当治疗外科泌尿疾病时,通过后腹腔镜技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真正达到治疗的效果,且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创伤较小,有利于快速恢复,减少手术应激反应,能够真正达到帮助患者恢复的目的,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寿命变化在淋巴瘤伴贫血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确诊的45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肺泡气CO测定法检测患者红细胞寿命。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6.7%,红细胞寿命缩短患者占40.0%,存在溶血状态患者占15.56%,DLBCL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47.1%;患者合并B症状、骨髓受累、脾大或LDH升高时常发生贫血,但仅有脾大和LDH指标与患者红细胞寿命呈明显负相关。采用CHOP±R化疗方案与其他化疗方案(R+MINE/FC/SMILE/GDP)对患者贫血及红细胞寿命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结论:淋巴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红细胞破坏或寿命缩短可能参与了贫血的发生机制;采用强烈的化疗方案可明显缩短患者红细胞寿命而加重贫血。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进行初步观察与评估。方法本研究中病例纳入时间段为2015年2月~2015年11月,入选患者均为我院产科住院部所收治产后大出血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奇偶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纳入30例。对照组患者用药物治疗方案干预,观察组患者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方案干预。以临床治疗疗效以及阴道出血、输血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案干预下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66.67%(20/3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平均为(78.5±15.6)ml,输血量平均为(41.1±10.5)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确切,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阴道出血量以及输血量均有确切意义,可供临床借鉴并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小鼠模型,减少动物病死率。方法39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只小鼠,对照组(即假手术组)11只小鼠。实验组采用直视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对照组小鼠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外,其余步骤同实验组。分析各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小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左前降支冠脉结扎成功率为100%。28只心肌梗死组小鼠,术中死于心室颤动和心跳呼吸骤停4只,术后7d内死于心力衰竭2只,死于肺部感染2只,存活4周小鼠共20只,存活率为71.4%。11只假手术组小鼠全部存活。结论采用较常用的冠状动脉结扎制作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作了相应的改进,该方法操作简单、模型成功率高,结果可靠,为进一步研究心肌梗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