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8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1例。A组给予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B组给予常规填充治疗。对比整体疗效。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B组为78.05%,对比差异明显(P<0.05)。随访1年,A组的复发率为7.32%,B组为26.83%;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B组为31.71%,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牙体牙髓病行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可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8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3例。观察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的新生儿血气指标、娩出后全身氧摄取率、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在血气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全身氧摄取率、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对新生儿全身氧摄取率影响并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作用,仅供临床借鉴。方法选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挂号的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干预下进一步由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程度。结果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艾滋病知识丰富,预防知晓率与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高达96.67%(29/30)和100.00%(30/30),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结果比较差异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作用于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效果理想,在艾滋病的预防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把握现状,制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实施与检讨,之后进行效果确认。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活动前的60%提高到活动中的70.8%,活动后提高到80%,目标达标率118%,进步率为33.3%,圈员自评6项素质能力均正向成长。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参与性及积极性,大家运用头脑风暴法,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并进行运用,将泌尿外科术后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科室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清洁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共计纳入6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CU经口气管插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卫生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痂、食物碎屑、口腔异味、真菌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P发生率为6.7%,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中,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口腔护理清洁率,达到了有效预防VAP发生的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对降低顺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干预作用。方法2016年4月—12月本院在产科护理中未应用品管圈时接诊的产妇41例名为对照组,2017年1月—10月本院产科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时接诊的产妇41名为实验组。分析两组顺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33%,比对照组的19.51%低,P<0.05。实验组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7%,比对照组的82.93%高,P<0.05。结论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预防顺产后尿潴留具有显著作用,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建议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康复中心2018年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品管圈实施之前收治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品管圈实施后收治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开展良肢体位摆放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品管圈实施前良肢体位摆放正解率为70.48%,实施后正确率为91.2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4,P<0.05);品管圈实施后护理满意率达到95.00%,较实施前的74.29%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良肢体位摆放正确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90例早产儿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基本护理,实验组予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带菌数目、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评分、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评分、新生儿肺炎、脐部感染和脓疱疮等的发生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早产儿者实施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效果好,可改善手带菌数目,减少新生儿肺炎、脐部感染和脓疱疮等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预防接种家长知晓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接受预防接种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90例观察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家长知晓率、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小儿家长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儿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接种的知晓率,降低接种后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约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护理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运用约束带的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同期125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约束27例(21.60%),被约束频次是39次(31.20%),满意度为99.51%,而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被约束57例(48.31%),被约束频次是68次(57.63%),满意度为87.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地使用预见性护理既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约束带的使用率,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与生命体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15.94%与对照组发生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宏职业学院临床医学执业(助理)医师过关情况,为边疆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014—2016届毕业生进行执业(助理)医师过关率、实践与理论教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毕业生798名,执业(助理)医师总过关率为50.88%(406/798),2014—2016届分别为61.3%(147/240)、51.6%(133/258)、42.0%(126/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47,P<0.001)。经线性趋势检验,2014—2016届执业(助理)医师过关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和学生所能参加的考试次数相关。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规范体格检查操作、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对策,从而提高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取协同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55例对照组以及5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是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模式是传统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结果对比入院时以及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健康状况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各方面(包括精神健康、精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再入院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率的对比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胆囊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患者肠粘连发生率为13.21%(7/53),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胆囊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几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易于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