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片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学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参照组(n=37),研究组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参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9.19%显著高于研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本-效果比为0.41,显著高于参照组。结论尽管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高于参照组,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说,复方丹参片的成本-效果比更好,可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物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乳腺外科手术患者248例的临床资料,详细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感染分部及病原种类,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48例乳腺外科手术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占7.26%,共分离出42株病原菌,其中格兰阴性菌所占比例最大,为59.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经多因素分析,合并基础疾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是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阳性菌是乳腺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手术时间过长、合并基础疾病是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术后感染率。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宫颈癌疾病筛查中,应用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间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对患者进行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检查、常规技术检查,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薄层巴氏细胞学染色技术,对患者宫颈部位的症状检查,其异常情况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常规检查的情况。结论使用该技术对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检出结果较为精确,便于医生及时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保山第一中学2016年新入学的初一、高一学生患龋病情况,为我校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防中学生的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对该校初一、高一两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保山武警医院有专科资职的牙科医生对每名学生进行牙病的检查评价患龋情况。结果共调查1516名学生,患龋病373名,患病率为24.60%,其中①初一学生体检614名,患龋病175名,患病率为28.50%;②高一学生体检902名,患龋病198名,患病率为21.95%,初一学生高于高一中学生(χ2=8.450,P<0.04);③女性学生体检873名,患龋236名,患病率为27.03%;男性学生体检643名,患龋病137名,患病率为21.31%,女生高于男生(χ2=6.546,P<0.01)。结论保山一中的中学生龋齿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初一学生,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龋齿病预防健康知识教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根据腰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析研究不同程度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本次114例患者中31例患者为轻度,56例患者为中度,27例患者为重度。CT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髓核密度、髓核情况、水平面髓核突出程度、硬膜囊方式以及神经受压程度等情况均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程度之间患者CT影像特征差异(P<0.05);随着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越严重,患者的硬膜囊后越大,矢状径越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根据患者的CT影像特征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简介:摘要在完成麻醉学专业本科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实习结束后的一个学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多选式”个性化培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科研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临床麻醉各亚专业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初步了解科研方法;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检验中行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必要性。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进行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细胞形态检查,观察并对比血细胞形态异常患者与同期选取80例健康人群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以及红细胞体积(MCV)指标之间的差异等。结果对出现发热、贫血以及处于危险范围内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72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90.00%。与健康人群各项指标相比,血细胞形态异常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健康人群。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不仅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还能够真实反应出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检查手段已经被临床认可和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74.29%)明显低于观察组(94.29%),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非手术与手术疗法治疗肠梗阻疗效的对比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肠梗阻疾病的患者40例,随后将这4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每组各20例。其中非手术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而手术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排气时间、复发率以及恢复肠鸣音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手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排气时间、复发率以及恢复肠鸣音时间显著优于非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肠梗阻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问卷调查、粪便隐血试验(Fecaloccultbloodtest,FOBT)联合结肠镜检查作为早期大肠癌筛查方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问卷调查结合FOBT为初筛模式,初筛后选定高危人群行全结肠镜检查。结果筛查受检者共计2000例,男性1102例,占55.10%,女性898例,占44.90%。其中≥50岁共1518例,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482例,阳性率31.75%;共87例患者发现95枚结肠息肉,多数息肉分布于左半结肠,以直肠居多。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48枚,炎性息肉19枚,增生性息肉11枚,直肠癌17例;40~49岁受检者共计482例,隐血试验阳性者134例,阳性率27.80%,共18例发现23枚息肉,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15枚,炎性息肉6枚,增生性息肉4枚,发现直肠癌2例。结论问卷调查后,FOBT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全结肠镜检查可提高早期大肠癌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宜在城市社区及农村地区展开结直肠癌的规模性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