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医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78例,医院收治诊疗时间为2016年5月-2019年12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划分成为①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组)与②组(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各39例,分析比较两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每分钟心率的次数与每6分钟步行距离的具体效果。结果:①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采用护理干预后,每分钟心率次数为(103.27±21.35)次,较②组患者低,(P<0.05),②组冠心病患者每分钟心率次数为(117.38±22.34)次;①组患者每6分钟步行平均距离为(497.65±7.25)米,较②组患者平均步行距离多,(P<0.05),②组患者每6分钟平均步行距离为(433.57±5.62)米。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升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心脏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采用标准化护理管理并观察该种护理效果。方法:设置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162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一般组和标准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标准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一般组和标准组介入治疗成功率和死亡率对照中,一般组分别为87.62%、2.46%,标准组分别为98.76%、0.00%,(x2=11.594,p=0.011),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采用标准化护理管理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施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组。研究组28例,均予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神经介入治疗(支架和机械取栓);对照组32例,均予内科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缺损(NIHSS)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予以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时采取神经介入治疗,可提升血管再通率,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监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38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以及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管理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之中,能够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保障患者恢复效果。同时该护理管理措施还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在高依赖病房(HDU)气管切开神经重症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3年10月我院HDU收治的60例气管切开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色球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气道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工气道管理方案,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封管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肺部感染产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P<0.05)。结论 在对HDU气管切开神经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应用人工气道管理方案,能够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带管和住院时间,帮助患者降低肺部感染,提高封管成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所以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