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7月11日至12日,中国伊斯兰协会主办的“坚持伊斯兰中国化方向研讨会”在江苏省句容市召开。这是我国伊斯兰界首次以伊斯兰中国化为主题举办的研讨会,目的在于对坚持伊斯兰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意义、内涵、实践路径与任务,进行充分交流,形成共识。中国伊协会长杨发明、国家宗教局三司司长马劲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 标签: 伊斯兰文化 江苏省句容市 中国伊协 实践路径 卧尔兹 以儒诠经
  • 简介:陈建明教授的新著《近代基督在华西地区文字事工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13年出版)是部研究近代基督(新教)在中国华西地区的“文字事工”即文字出版活动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成果;通过系统考察和深入研究基督在华西地区开展文字事工的目的、兴起和发展、出版机构的建立与运作、出版物的内容和发行模式,从而对该区域基督文字事工的问题、特点和社会影响做出了认真而客观的分析评价。

  • 标签: 基督教文化 文字 近代 区域传播 中国 力作
  • 简介:2015年10月9日至11日,由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韩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南泉禅寺主办,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中韩南泉文化研究所、九华书院、韩国《茶的世界》杂志社协办的第二届中韩南泉禅学研讨会暨第九届世界茶雅会在四大佛教名山之安徽九华山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韩国等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及对茶有定理解的信众和茶道人士近400人参加,如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韩国鸡龙山无上寺大峰禅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深圳大学王立新教授、山东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谭世宝教授、

  • 标签: 茶文化研究会 禅学 世界 中韩 历史语言研究所 综述
  • 简介: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与儒道二家的关系直处在非常复杂的互动之中,佛教方面要捍卫自己的核心理论和基本的价值取向,争取合法的生存地位;另方面,也要尽量协调与儒、道二家的关系,从教理、行持、制度等多方面,寻求与儒、道二家的会通之处,努力消弥与儒、道二家的严重分歧与对立。在历史上,参与讨论三关系的佛教理论家非常多,本文则选取慧皎、契嵩、志磐等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佛教史家,以各自所处特定时期的佛教历史为基本背景,分别介绍他们从本迹史观的立场对三关系所作的论述,旨在说明佛教史家们对三关系的看法与其所处时代佛教的现实情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 标签: 本迹论 三教关系 儒释道
  • 简介:中国当下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狭义地理解,是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广义地理解,是由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这个转型从鸦片战争开始,已进行了个半世纪,目前正进入实质性阶段。基督作为来自西方的宗教,在近代以前虽屡次传入中国但都未能生根。进入近代以后,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国人也开始逐渐熟悉与了解基督,部分人士开始接受基督为自己的信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基督(新教)呈加速发展趋势,信徒人数成倍增长,质量也有所提高。事实上,基督作为种社会意识在中国当代社会日益起到种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预计,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中叶,中国还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因此,作为有生命力的基督如何与当下的中国社会相结合,通过贴近转型

  • 标签: 社会转型时期 基督教思想 现代中国社会 八十年代 宗教 市场经济
  • 简介:经典翻译在巴哈伊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宗教经典翻译对宗教传播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当代新兴宗教巴哈伊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其宗教经典翻译不断地与中国文化相适应,宗教术语在不同环境、不同时代适时地调整或改变,这正是外来宗教本土化的过程,也是每个宗教在中国土壤中能否生存的关键。

  • 标签: 宗教传播 本土文化 本土化
  • 简介:尽管“化仪四”、“化法四”、“五时八”这些术语并未明确出现于智 本人的著作之中,但传统上所阐述的天台“五时八”的内容是包含于其关于判的论述之中的,五时、五味之间的关系以及化仪与化法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可于智顗的著作中得到文证。因此,如果由于智 著作中未出现过“五时八”这术语便认为从中看不出有五时八之说,或由于湛然明确使用了这术语便认为该说出于湛然或为“后代中国天台的产物”,都未免显得过于匆忙。在这点上,我们认为,灌顶、湛然及谛观等天台后学所提出的“化仪”、“化法”及“五时八”之名目,实基于智顗之判学说的恰当理解与领悟,它们既可于智 的著作中获得足够的文证,因而便不能视为对智顗思想的某种误会、歪曲或是附加,而仍应视为智 本人的思想。他们所做的,仅仅是智顗之判学说的更为系统化与明确化而已,更便于后学入门以把握天台之基本的圆精神而已。

  • 标签: 天台宗 关口真大 五时八教 判教
  • 简介:伊斯兰界所开展的“解经”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伊斯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全新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提高穆斯林的整体素质,弘扬伊斯兰所提倡的爱国爱教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追求两世吉庆,在谨守善功,追求后世荣耀的同时,抓住现世机遇,积极投身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努力实现伊斯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伊斯兰能够与当代社会同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伊斯兰教 解经 社会主义社会 爱国爱教精神 历史条件 民族团结
  • 简介:上海市基督两会于2016年2月25日,接待救世军国际领袖访问团行9人的来访。救世军不仅是个国际性基督教宗派,也是个以关怀社会边缘人群为事工重点的慈善组织。双方就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等话题进行了座谈。

  • 标签: 基督教 两会 社会服务 慈善组织 国际性 上海市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穆斯林扩大了与国外穆斯林朋友的友好往来,除了接待大量来访的外宾,我国伊斯兰界人士也步出国门,在加强中国和伊斯兰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与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伊协的安排下,本人有幸几次出国进修和访问,同时也多次参与国内的外事接待活动,积累了些感受。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我国的伊斯兰外事活动,今不揣浅陋,将自己的认识罗列如下,还望方家指正。

  • 标签: 伊斯兰教 外交活动 中国 外语水平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学术研讨活动
  • 简介: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赛俩目!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教导我们:“当愚人以恶言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说:‘祝你们平安。’”(25∶63)这就是伊斯兰所倡导的宽容,这就是伊斯兰所提倡的忍耐。宽容忍耐,是人们完美品德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幸福指数的崇高境界,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 标签: 伊斯兰教 忍耐 宽容 美德 《古兰经》 幸福指数
  • 简介:在金代“三”的思想背景下,儒士与全真高道之间的交往较为频繁且融洽。迨至“贞祐南渡”后,赵秉文等人掀起了场旨在重估儒学价值的思潮,辟佛老以维护儒学“吾道”的意识开始出现。金亡后,全真达到全盛状态,这更加激起了元好问等金源遗士的不满。入元后,面对异质文化的压力,儒学与全真的关系又有所调整。元门弟子群体在与全真的交往中,虽然还在标举金末儒学重估思潮留给他们的儒学“吾道”观念,但乃师对全真的那种怨怼情绪则已然是消解不见。

  • 标签: 三教合一 贞祐南渡 赵秉文 元好问 元门弟子群体
  • 简介:中国文化是个注重实践的文化。孔子在《论语)开篇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包含"实践"和"实习"之意。而中国士大夫奉为人生信条和人格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训更是落在个"行"字上。中国人的"为人"和"做人"总是以"笃行"为归依。因此基督在中国文化范围内传播时,定要找准这个共同点,因为基督教本身也是注重实践的。我们不妨看耶稣基督在他出来

  • 标签: 中国文化 基督教神学 注重实践 实践性 中国士大夫 生活实践
  • 简介:中国基督异端的实质是汉语言文化区域内,旧有意识形态在这时期转向基督为载体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事件。此事件本身迫使这种以儒家文化和中国民间迷信相混合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必须借助基督的规范文本——《圣经》。但是,由于《圣经》这独立的真理体系其本质完全区别于中国基督异端的思想,加之《圣经》的真理系统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超稳定性,如何把《圣经》本文转述为异端话语是中国异端在释经活动中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释经 圣经 异端 意识形态 方法论
  • 简介:基督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也不需要中国化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的信仰',就没有基督的'个性'了。基督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中国化了,基督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 标签: 基督教中国化
  • 简介:段琦在《宗教对美国国民性的影响及其发展状况》文中指出,基督不仅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美国国民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尤以加尔文宗清教徒思想对美国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具体表现如下:1.虔诚心。世界上各宗教都有十分虔诚的信徒,就加尔文宗清教徒而言,对上帝有着特殊的敬畏感,强调上帝的旨意高于切,这形成了美国人对宗教特殊的虔诚心。美国虽自立国起就实施政教分离,但在历史上几乎是全民信教,其中绝大部分为基督新教徒,至今这种情况仍未改变。本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虽受世俗化影响,许多人不进教堂了,即使如此,仍

  • 标签: 基督教 美国国民 加尔文宗 清教徒 美国人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