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检查期全局式护理对老年结肠镜检查患者身心应激、检查效率及舒适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9.81±2.16)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9.92±2.45)岁。对照组给予围检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检查期全局式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检查效率和舒适度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水平及应激反应问卷(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SRQ)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82、2.750、17.564,均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15.13±3.64)min比(18.16±3.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3,P<0.001);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37,P<0.001)。结论围检查期全局式护理对接受结肠镜检查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身心应激反应程度,有效提高了检查效率和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进行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整体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对我国工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化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化工管道是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是保障化工生产的关键性装置,但是因为化工管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许多难点,所以必须做好安装技术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将对化工管道安装技术的要点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安装技术水平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检查联合CT检查在诊断老年慢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年-2021年4年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老年慢性肺炎患者128例,128例患者依次进行X线检查、CT检查,并综合X线检查和CT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将最终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28例患者经病理学诊断均确诊为老年慢性肺炎,以该结果为金标准,X线检查联合CT检查对老年慢性肺炎的诊断准确率为95.3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检查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晰,病灶直径在1-7cm之间,病灶性状主要为椭圆、类圆和不规则性状。CT线检查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主要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晰,密集度不高,轮廓光整或轮廓不齐,肺部增粗血管影和毛玻璃阴影以及胸膜增厚。结论:X线检查联合CT检查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咽、食管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住院进行手术的67例下咽、食管同时性MP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5例,女2例,年龄42~79岁。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决策、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 22.0 软件行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率,使用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67例患者行一期胸腔镜辅助下全喉、下咽、食管切除并管状胃重建手术38例;一期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二期行下咽癌扩大切除术24例;一期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并下咽癌经口激光切除术2例;一期下咽癌经口激光切除术,二期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8例次、胸腔积液3例次、气管撕裂1例次、乳糜漏1例次、腹水1例次;无吻合口瘘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前诱导化疗8例,术后转放疗科同步放化疗51例。1年总生存率82.1%,3年总生存率 55.9%。在下咽、食管同时性MPC中下咽癌分期、食管癌分期、肿瘤家族史以及重度吸烟饮酒史与预后相关(χ²值为6.602、7.422、5.932、6.236,P值均<0.05)。结论对于下咽食管MPC的治疗除微创手术外,尽量避免分期根治性手术,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理念是目前下咽癌同时性食管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手术的价值及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获取2010—2015年期间初诊Ⅳ期原发NSCL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4 657例患者,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减小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选择偏倚。利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纳入人群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利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评估Ⅳ期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倾向得分匹配后,手术组(958例)和非手术组(9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和3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4.6%和5.0%;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7.3%和6.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手术为Ⅳ期N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80岁,白种人和黑种人,不同性别,原发灶位于肺上叶和交搭跨越处,中、低分化,腺癌,T1~2、T4期,N0、N2期,淋巴结未清扫,转移灶未手术,转移脏器个数<3个的Ⅳ期NSCLC患者接受原发灶手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均显著获益(均P<0.05)。结论选择性的对原发Ⅳ期NSCLC患者行原发灶手术,在特定的亚组中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手术的价值及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获取2010—2015年期间初诊Ⅳ期原发NSCL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4 657例患者,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减小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选择偏倚。利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纳入人群的总生存时间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利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评估Ⅳ期NSCL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倾向得分匹配后,手术组(958例)和非手术组(9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和3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4.6%和5.0%;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7.3%和6.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手术为Ⅳ期N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80岁,白种人和黑种人,不同性别,原发灶位于肺上叶和交搭跨越处,中、低分化,腺癌,T1~2、T4期,N0、N2期,淋巴结未清扫,转移灶未手术,转移脏器个数<3个的Ⅳ期NSCLC患者接受原发灶手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均显著获益(均P<0.05)。结论选择性的对原发Ⅳ期NSCLC患者行原发灶手术,在特定的亚组中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追踪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在临床诊断和评估过敏原免疫治疗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综述了羧基荧光素琥珀碱亚胺酯连续稀释法、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法、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和微阵列免疫传感器等过敏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选择和发展合适的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气管支气管原发良性肿瘤的CT表现以及临床特征,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方法: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对本院21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信息,分析CT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初期症状不典型、比较隐匿;15例支气管、6例气管;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多形性腺瘤、4例脂肪瘤、10例平滑肌瘤、4例错构瘤;17例病灶表现为类圆形,另外4例铸形;基底宽广,边界光滑,轻微强化,管壁厚度未见增加。结论:CT观察气管支气管原发良性肿瘤,以表面光滑、腔内结节生长、体积小、管壁厚度不变、基底宽广为主要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菌血症诊断中采用不同方式(血液细菌培养、血清降钙素原)诊断的效果。方法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于2019年11月10日~2020年11月30日疑似菌血症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与血液细菌培养,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 70例疑似菌血症患者中,经病理确诊菌血症患者42例、非菌血症患者28例,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液细菌培养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特异度与灵敏度无可比性(P>0.05, =1.077、3.896),诊断符合率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血液细菌培养(P<0.05, =4.834),有可比性。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在检测菌血症上效果好,准确性高还能够更为快速简便的进行检测,检测上优势较为突出,可以进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血流与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大肠埃希菌感染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感染途径分为血流感染组(40例)及尿路感染组(42例),均进行PCT、FD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D-二聚体(DDi)、抗凝血酶Ⅲ活性、血电解质等检测,两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以PCT与其他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并以PCT为因变量,其他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血流感染组体温(T)[(39.49±0.64)℃]、白细胞计数(WBC)[(14.92±11.7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3.39±11.60)×109/L]、单核细胞计数(MONO)[(0.72±0.36)×109/L]、NLR[(14.86±10.52)]、PLR[(199.15±160.69)]、PCT[(22.81±17.86)μg/L]、CRP[(133.44±63.63)mg/L]、FDP[(49.71±41.44)mg/L]、DDi[(16.56±12.20)mg/L]均高于尿路感染组[(37.12±1.20)℃、(9.04±3.95)×109/L、(6.25±4.02)×109/L、(0.42±0.29)×109/L、(3.67±3.34)、(120.01±44.08)、(4.46±8.69)μg/L、(39.22±22.16)mg/L、(3.81±3.41)mg/L、(0.84±0.7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56、2.578、3.162、2.958、5.538、2.591、2.810、4.825、2.902、2.375,均P<0.05);而血流感染组的血小板(PLT)[(167.50±104.93)×109/L]、淋巴细胞计数(LYM)[(1.06±0.58)×109/L]、血钠[(130.89±6.50)mmol/L]、抗凝血酶Ⅲ[(57.88±16.28)%]均低于尿路感染组[(239.40±82.52)×109/L、(2.14±0.71)×109/L、血清钠(138.46±5.96)mmol/L,抗凝血酶Ⅲ(90.11±8.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53、-6.313、-4.046、-7.350,均P<0.05);行PCT的相关分析:PCT与T(r=0.387)、WBC(r=0.355)、NEU(r=0.368)、CRP(r=0.605)、FDP(r=0.616)、DDi(r=0.486)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血清钠(r=-0.319)、抗凝血酶Ⅲ(r=-0.465)均呈负相关(均P<0.05),PCT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DP、T与PCT显著相关。结论经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的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指标PCT、T、WBC、NLR、CRP、FDP、DDi显著高于经尿路感染,而PCT与T及FDP均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