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它力图通过严格的编写程序、鲜明的特点和创新的内容体系,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基本精神和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任课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教材内容设计的逻辑理路,覆盖教材的主要内容,突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建有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直接、便捷的接触到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这一时代特点出现的产物,加之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客观上推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结合线上教育优势,将其纳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将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深度有机融合,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高育人成效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简介:摘要:红色文化在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价值引领、榜样激励和道德教化功能,教员要善于通过激活红色资源,创新方法手段,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以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05新方案”实施中在一年级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运行的具体情况和高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原则,创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改善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新方案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完善和创新发展。
简介:摘要: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风、学风和办学质量,对于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提升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建议从自身、机制、文化等层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制定适合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特征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的路径与方法,以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赢。
简介:马克思不仅以他的科学理论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而且以他伟大的人格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把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光辉典范,强化"人格马克思"教育。立德树人,用马克思崇高的志向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用马克思勤奋的治学精神培育大学生不畏艰辛的优秀品格;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人际观。如此,不仅有助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而且必将对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