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螺旋CT三维重建运用至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取的85例踝关节骨折病患资料,术前85例病患均行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片扫描,术中分型作金标准,并比对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片运用于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诊断结果。结果在PAB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100%、100%比X线片89.41%、71.42%高;在PER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98.82%、94.11%比X线片85.88%、72.22%高;在SAB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100%、100%比X线片87.05%、82.60%高;在SER型骨折中,螺旋CT的准确率、灵敏度97.64%、95.83%比X线片84.70%、66.66%高(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中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检出骨折分型,具较高的诊断率与灵敏度。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颌骨造釉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均行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5例病灶位于下颌磨牙区、4例位于下颌体部、2例位于上颌骨。多房型6例,其中3例呈肥皂泡状、3例呈蜂窝状。骨性房间隔可完整或不完整。单房型5例。5例有不同程度牙根吸收。11例病灶均可见周围骨质呈膨胀变薄。7例病灶可见囊壁周围骨质缺损,无硬化缘;2例穿破邻近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1例侵及上颌窦,5例侵及下颌管。6例病灶呈均一囊性密度,4例呈软组织密度,1例术后10年复发病例呈囊实混杂密度。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直观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周围骨质破坏、牙根吸收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立体解剖关系,对提高造釉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有重要价值,为制订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提供了客观依据。
简介:背景:虚拟现实技术与中医穴位相结合,可实现针刺的三维立体表达。目的:基于VOXEL-MAN和Micro-XCT-200机,通过对内关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研究,进一步探讨穴位结构。方法:在VOXEL-MAN系统中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内关穴(PC6)邻近的肌肉分割后进行融合,神经血管进行三维重建;编写程序获得内关穴的三维进针动画,进行内关穴位的三维可视化和虚拟进针研究。通过Micro-XCT-200机对穴位的本质进行补充。结果与结论:完成了内关穴局部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实现了内关穴在数字化虚拟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运用Micro-XCT-200机对内关穴位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尚未发现新的组织。穴位局部三维重建有助于立体显示穴位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有助于系统地观察针体和穴位周围各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奠定了较好的基础。Micro-XCT-200机对内关穴位的结构研究,为"穴位立体构筑理论"进一步提供了实验依据。
简介:目的探索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HICH)做创手术术前精确可靠的手术定位方法。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通过CT扫描及图像三维重建的方法定位脑内血肿、选择最佳内镜微创手术入路行神经内镜微创术治疗HICH患者18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根据CT三维重建结果,术者可以准确设计最佳内镜微创手术入路并实现颅骨钻孔部位的精确定位.减少手术前准备、麻醉及操作时间。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仅1.5h左右,手术失血量仅30~40mL,血肿清除率约为89.2%,且血肿清除后脑组织松弛,无需行玄骨瓣减压。结论HICH患者采用CT扫描、三维重建进行术前手术定位是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神经内镜微创脑出血手术定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间本院收治的 1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实施检查,并对所有患者实施临床综合诊断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输尿管良性狭窄、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肾盂输尿管结石、膀胱癌、肾盂输尿管癌的检出率与总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差异, P> 0.05。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施双排螺旋 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CT三维重建及MRI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其采用X线以及CT三维重建进行检查,其16例患者需要进行临床诊断因为采用MRI进行检查,对三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X线检查后,确诊例数为38例,可疑例数为3例,漏诊例数为4例,准确率为84.44%;CT平扫结果确诊例数为43例,可疑例数为2例,准确率为95.56%;经MRI检查后的诊断例数为45例,准确率为100%。结论X线联合CT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同时X线、CT以及MRI均能够对手术前常规指标进行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及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进行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两项检查,CT组确诊率为100.00%,X线组确诊率为84.44%,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得出左侧骨折患者58例,右侧骨折患者29例,双侧骨折患者3例,经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4.44%。结论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可清晰的显示胫骨平台的解剖形态,诊断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06-2012-1160例肋骨及肋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者均经平片和普通CT扫描检查未清楚显示损伤情况,后所有患者进行MSCT扫描,利用专业工作站进行MPR(多平面重建)和VR(容积再现)的三维重建.结果经MSCT三维重建具体诊断为:单处肋骨骨折损伤22例,多发肋骨骨折损伤38例,伴肋软骨骨折损伤5例,伴胸骨骨折3例;共155处损伤,完全骨折122根,不完全骨折33根;其中4~10肋骨折比例77.42%明显高于其他位置,腋段骨折比例50.79%明显高于前肋、后肋骨折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的诊断中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排GE希捷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因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10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对其进行医学研究,其进行骨关节治疗的患者全部都经过手术证明其患有骨关节损伤,通过普通常规CT技术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查,在检查之后再利用64排GE希捷三维重建技术对其进行检查,比较不同的骨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常规CT和64排GE希捷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之后的准确率。结果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查之后,发现患者使用普通常规CT的检查结果远远不如64排GE希捷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之后的结果准确,其两种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检查及三维重建对重肾及双输尿管畸形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病人CTU检查及三维重建资料。病儿均应用64层螺旋CT机对自肾上极至耻骨联合范围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容积再现(VR)等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并与B超和手术结果比较。结果CTU检查及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双肾盂、双输尿管扩张或梗阻的部位和程度,本组18例先天性重肾、双输尿管畸形CTU检查及三维重建诊断结果全部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U检查及三维重建是重肾和双输尿管畸形一种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能够准确作出诊断,并可指导术式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内听道像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评估,指导临床是否再手术及康复训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已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影像检查及相关的声学检测。所有患者均行DR内听道像及耳镜检查,其中8例行CT三维重建。结果43例DR内听道像显示工作电极全部植入且沿耳蜗螺旋自然弯曲,无滑脱、扭曲,术中、术后的声学检测正常;2例DR內听道像显示工作电极未植入完全,术中检测声阻抗正常,术后恰当刺激神经反应遥测可引出;1例患者内耳先天发育为Mickel型,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蜗内电极位置过深,部分自鼓阶滑脱,部分在底圈与中间圈移行处扭曲,且电极不工作,声学检测不能引出,需行再植入术,另3例CT显示蜗内电极连续,最后一对电极位于圆窗开口处,形态、走行无异常。结论DR内听道像廉价、直观监测蜗内电极位置、形态,应作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常规检查;CT可以提供确切的异位信息及内耳、中耳畸形的情况,两者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效果评估和康复训练有重要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磨牙区缺失牙种植术中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78例磨牙区缺失患者,均行牙种植术。摸球法分组A组(39例)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下设计种植体,B组(39例)常规CT下设计种植体。比较治疗效果。结果①A组种植牙成功率为97.83%,高于B组的82.22%(χ2=4.587,P=0.032);②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17.030,P=0.000)。结论磨牙区缺失牙种植术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提升种植牙成功率,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不同重建技术对慢性中耳炎所致结构异常的显示能力及优势。方法对3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横断扫描,对所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六种重建方法对慢性中耳炎所致结构异常的显示能力。结果64层螺旋CT显示46耳慢性中耳炎所致外耳道病变17耳,占36.9%;鼓膜病变21耳,占45.7%;听骨链病变锤骨破坏12耳,占26.1%,砧骨破坏16耳,占34.8%,镫骨破坏16耳,占34.8%,锤、砧、镫关节破坏18耳,占39.1%;鼓室软组织病变27耳,占58.7%;骨质破坏46只患耳64层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术前CT对诊断骨性半规管、面神经管、乙状窦壁破坏符合率为75%以上;面神经管病变46耳中18耳面神经管鼓室段破坏,占39.1%,其中7耳合并面神经管乳突段破坏。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较好显示慢性中耳炎所致的各种结构异常,可作为其常规可靠的影像筛选和诊断方法。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成人双侧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分析双侧股骨近端形态并测量解剖形态的相关参数,研究双侧股骨近端的对称性及解剖形态。方法选取50例正常成人双侧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4.52岁。扫描参数:扫描层厚0.625mm,扫描电压120kV,扫描电流100mA。扫描范围:自双侧股骨头上10mm至小转子中点平面下50mm。将双侧股骨近端CT薄层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将左侧股骨与右侧股骨镜像模型相配准,对配准后模型进行三维测量,并测量左右股骨近端的形态参数,使用SPSS1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股骨近端形态和髓腔内部结构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双侧股骨近端形态及内部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股骨头直径为(45.71±4.08)mm,股骨头高度为(53.61±5.43)mm,偏心距为(39.91±5.07)mm,股骨颈中央直径为(36.71±3.75)mm,颈干角为(127.88±6.28)°,股骨颈长度(46.61±4.74)mm,小粗隆中点所在平面的髓腔内径为(26.21±4.59)mm,其中偏心距、颈干角与白种人形态参数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供了一种验证双侧股骨对称性的新方法。结论正常成人双侧股骨内外部形态存在一定的对称性,变异较小,为股骨形态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三维重建更利于对股骨近端形态参数的测量;新配准方法的提出对于临床中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骨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胸部外伤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法(SSD)、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三维重建,并与胸部平片进行对比。结果51例胸部外伤患者中,肋骨骨折47例,肋软骨骨折2例。MPR灵敏度(89.6%)和特异度(95.3%)最高,阳性预测值为96.4%,阴性预测值为78.6%,要高于CPR、VR、SSD、MIP,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肋骨及肋软骨损伤,可提供更准确、清晰的影像信息,对明确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