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联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黏度骨水泥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20年1月~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患椎邻近椎体退变和骨折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3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选对象均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患椎邻近椎体前缘、θ角和中柱压缩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疼痛评分分别是(7.15±2.48)和(1.72±0.82),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在θ角、中柱压缩率和前缘压缩率方面,术后要比术前高出许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改善了患者疼痛程度,但是加快了患椎邻近椎体退变速度,所以需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术后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单纯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的方法,观察组(31例)给予在跨伤椎固定的基础上加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术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简介: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1月至2009年8月对26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男19例,女7例;年龄21~56岁,平均37.6岁。所有患者均于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前凸角。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由术前47.35%±6.42%恢复至术后95.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94.91%±6.73%,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0.16。±7.12。恢复至术后39.32°±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39.18°±9.72°,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同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下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1.6)分降至(1.2±0.3)分。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除2例D级患者无改变外,其余患者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均提高1~2级。结论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地维持伤椎复位后的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是一种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使用微创经皮伤椎置钉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组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参照组行开放性伤椎置钉治疗方法,治疗组行微创经皮伤椎置钉方法。对比两组的伤椎影像学指标、手术指标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的伤椎影像学指标Cobb角、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手术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的疼痛评分相比参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使用微创经皮伤椎置钉方法的治疗可获取确切的成效,手术切口较小,有效的改善了伤椎形态和疼痛程度,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采用术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伤椎前缘高度,且并发症少,并能减轻患者切口的疼痛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PVP治疗的OVCF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的为12例(20.0%)24个椎体,其中相邻椎体为11个(45.83%)。相邻与非相邻椎体骨折间、有无新发椎体骨折间的患者对比,其体重指数(BMI)存在显著差异,且P<0.05;而性别、年龄、PVP手术椎体个数、骨折椎体个数、身高下降、骨水泥注射剂量等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VP治疗OVCFs患者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为BMI≤18.5kg/m2(低体重指数)。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低体重指数,且与手术本身无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腰椎骨折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行后路部分剥离伤椎椎旁肌肉手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传统伤椎椎旁肌肉组织剥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与术后3d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以及Oswestry评分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研究表明,后路伤椎椎旁肌肉部分剥离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手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急性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伤椎复位椎板减压内固定术后脊髓功能预后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了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两院收治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共66例,男53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1±15.2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术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一天,术后一周、末次随访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评分。患者按末次随访时ASIA评分情况进行分组,定义末次随访ASIA评分较术前提高一个等级以上者为A组,未改善则定义为B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选取存在统计学差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因子间影响后,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寻找出预后相关因子,并使用ROC曲线找出具有显著意义的预后指标值。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前ASIA评分、术前等待时间两项指标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脊髓功能与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改善间显著相关(p=0.023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 53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7例,女1 161例;年龄45~115岁[(71.7±10.8)岁]。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骨水泥移位组(78例)和骨水泥非移位组(1 46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骨密度、基础疾病、病变节段、手术方式、手术入路、骨水泥渗漏(前缘)、骨水泥黏度、骨水泥弥散比、骨水泥交织度、矢状位骨水泥填充位置、骨水泥靶向位置、骨水泥距上下终板间的距离及佩戴支具时间等与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术前骨密度、病变节段、手术方式、骨水泥渗漏(前缘)、骨水泥黏度、骨水泥弥散比、骨水泥交织度、矢状位骨水泥填充位置、骨水泥靶向位置、骨水泥距上下终板间的距离及佩戴支具时间与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手术入路4个因素与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骨密度(OR=2.45,95%CI 1.81~7.50,P<0.01)、手术方式(OR=4.56,95%CI 1.86~8.44,P<0.01)、骨水泥渗漏(前缘)(OR=5.77,95%CI 2.85~9.20,P<0.01)、骨水泥黏度(OR=7.36,95%CI 1.01~1.77,P<0.01)、骨水泥弥散比(OR=6.84,95%CI 1.69~13.39,P<0.01)、骨水泥交织度(OR=8.97,95%CI 2.29~14.97,P<0.01)、矢状位骨水泥填充位置(OR=6.39,95%CI 1.06~9.47,P<0.01)、骨水泥靶向位置(OR=7.93,95%CI 1.64~11.84,P<0.01)、骨水泥距上下终板间的距离(OR=6.78,95%CI 1.84~6.96,P<0.01)及佩戴支具时间(OR=9.55,95%CI 2.26~9.38,P<0.01)与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显著相关。结论术前骨密度低、PKP手术、骨水泥前缘渗漏、骨水泥黏度低、骨水泥弥散比小、骨水泥交织度小、矢状位骨水泥填充于椎体前1/3和前中2/3、骨水泥非靶向注射、骨水泥距上下终板间的距离大及佩戴支具时间短为OVCF患者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移位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中,局部椎板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随访,30例患者术后1年影像学显示融合率为93.33%(28/30),术前视觉疼痛平均评分为(7.1±1.7)分,术后为(1.6±0.7)分,术后优良率为86.67%(26/30),且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针对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局部椎板骨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观察在治疗椎体骨病疼痛患者当中,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疗效结果。方法: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2月期间先后入院的椎体骨病疼痛患者当中抽选 153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疾病可以将其分为 32例 Z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46例 X组(多发性骨髓瘤)以及 75例 C组(椎体血管瘤),对 Z、 X、 C三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统计三组患者手术前后各自的疼痛评分状况( VAS)、手术疗效状况。结果:从最终手术结束后的 VAS评分统计与手术前统计对比得知,三组患者在手术前后 VAS评分对比中差异十分明显,且 P值各为( P=0.0178, P=0.0152, P=0.0283),各组间统计学意义均具备成立条件;同时,三组患者手术疗效率各自为 100.00%( 32/32)、 97.83%( 45/46)、 98.67%( 74/75),总疗效率为 98.69%( 151/153)。结论:在治疗各类椎体骨病疼痛患者之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实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在其中的疼痛状态,实际手术疗效非常优异,具有可推广、可普及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的常用治疗方式,但其疗效及邻近节段骨折风险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PV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邻近节段骨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6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其中80例采用PVP治疗,42例行保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邻近节段骨折发生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保守治疗组比较,PVP组术后1周VAS评分明显降低(6.5±1.2VS3.4±1.1,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比较,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更快的缓解疼痛,更好的恢复伤椎高度,值得临床推广,关于其是否增加邻近椎体骨折风险需大量病例长期随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手术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由于骨质疏松性的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人156例,实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有10例病人再次发生骨折,分析病人再次发生骨折的原因。结果有10例病人出现实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次骨折,其中有4例病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3个月内出现骨折。病人在手术前出现椎体存在裂隙样的出现术后再次骨折的概率增加。病人的骨水泥是否接触上下终板,骨水泥中是否出现椎间盘的渗漏没有增加病人出现手术后再次骨折的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存在裂隙椎体是出现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出现再次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简介:目的探讨椎体裂隙征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椎体裂隙征分为裂隙组32例和无裂隙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矢状面Cobb角以及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分布形态和渗漏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无裂隙组和裂隙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明显下降,Cobb角及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间VAS、ODI、Cobb角及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裂隙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裂隙组(P〈0.05);术中骨水泥弥散不佳仅1例,明显少于裂隙组5例(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仅2例,明显少于裂隙组6例(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无论伤椎内是否存在裂隙,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而椎体裂隙征的存在会增加骨水泥注入量,出现骨水泥弥散不佳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等问题。因此,术中应尽量使骨水泥填满裂隙,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避免骨水泥椎管内渗漏,预防畸形矫正丢失及术后再骨折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51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组;51例采取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Cobb角度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Cobb角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保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C2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例49岁的男性肺癌患者和1例45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C2椎体转移,均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女性患者因疼痛已不能下床行走1个月。采取在CT引导下,用13G骨穿针,由颈椎侧方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穿刺到C2椎体内,分别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ml和3.5ml。结果术后CT扫描显示骨水泥在椎体内填充分布好,无骨水泥外漏。术后两例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周后疼痛完全消失,女性患者能下地自由行走。男性患者半年后死于多个器官转移引起的全身衰竭。女性患者术后配合放化疗,随访至今1年多,无任何不适。结论在CT引导下,采取颈椎侧方入路,经椎动脉与颈动脉鞘之间的间隙,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C2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