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CIK细胞是人外周血或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它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不良反应少,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在临床上已经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并且疗效确切,本文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CIK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磷霉素的体外抑菌活性,并评价其在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联合磷霉素钠;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检验,磷霉素钠实验。结果研究显示磷霉素钠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为32μg/ml,对沙门氏菌则为64μg/ml,未见耐药;对照组与观察组痊愈率、愈显率、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时间、尿液浑浊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在泌尿系感染治疗中疗效较左氧氟沙星无显著优势,但联合用药在控制尿液浑浊、加速细菌清除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 标签: 磷霉素 药动学 药效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中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药理特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 2019年 8月 -2019年 10月某院收治的 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常规组 55例)和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 55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95%和 3.64%,显著优于常规组患儿的 81.82%和 14.55%,组间差异明显,( P< 0.05); 结论 阿奇霉素可以有效改善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药物安全性。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呼吸道感染 药理特性 治疗总有效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角质形成细胞(KC)是构成表皮的主要细胞,具有免疫原性且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KC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始动作用。KC主要通过Toll样受体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识别抗原,活化后通过信号转导途径上调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抗菌肽的表达,帮助启动皮肤免疫应答;通过吸引炎症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等参与早期固有免疫应答。关于KC免疫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调控措施的研究对构建皮肤替代物,如细胞膜片用于创面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皮肤KC的免疫学特性与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伤口愈合 皮肤免疫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原性 基因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P(V1.0)中已研制的头颈癌、脑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宫颈癌、卵巢癌、白血病及淋巴瘤12种癌症量表的构成、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反应度)及应用情况等进行报告与评价。方法通过对相应肿瘤患者进行生命质量测定得到的实测数据,采用计算总量表及各个领域的Cronbach's α系数和重测相关系数来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校标效度用两个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反映;反应度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各领域生命质量的得分均数,并计算各领域标准化反应均数SRM值来考评。通过量表使用协议及文献检索等方式了解12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应用情况。结果12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均有较好的结构(5个领域11~15个侧面),有较好的信度(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7~0.92、重测信度r为0.61~0.99)、较好的效度(与效标相关系数为0.28~0.89)和一定反应度(SRM为0.25~1.28),且被广泛用于临床上相应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的测定及相关研究。结论QLICP(V1.0)系列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条目→侧面→领域→总量表),测量学特性均符合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生命质量 癌症 量表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株从长爪沙鼠盲肠分离的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噬菌体来源于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一只自毙长爪沙鼠,自盲肠分离。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分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对温度和酸碱度的稳定性,对氯仿、乙醇、异丙醇和紫外线的敏感性,宿主谱,以及对鼠疫菌野毒株的裂解性。结果噬菌体单噬菌斑直径约为10.00 mm,电镜观察噬菌体头部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由一直径约为51.72 nm的头部和长为10.00 nm的尾部组成。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为20~100 min,爆发量为200 PFU/cell。噬菌体对50 ℃以下耐受良好,在pH 5~12的条件下能保持较高活性。噬菌体对氯仿、10%乙醇和异丙醇耐受良好,紫外线照射2 min即可杀灭大部分噬菌体。噬菌体宿主谱窄,专一性强,亦能裂解鼠疫菌野毒株。结论该株鼠疫噬菌体分类归短尾噬菌体,有辅助诊断鼠疫菌的应用潜力,丰富了野生鼠疫噬菌体数据库,为野生鼠疫噬菌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鼠疫(耶尔森氏)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比较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动物模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各治疗组大鼠股骨的蠕变力学特性,以蠕变特性指标确定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以去卵巢方法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分别以中药、西药、VK、钙剂对模型动物进行治疗,15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大鼠股骨进行蠕变实验,蠕变实验的应力增加速度为0.01MR/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记录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以三参数模型处理实验数据。正常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7200s应力松弛量差异不显著(P>0.05s),模型组7200s蠕变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s),VK组7200s蠕变量大于模型组与钙剂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7200s蠕变量与钙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中药、西药治疗组大鼠通过治疗股骨蠕变力学特性恢复到原来的水平,VK治疗组大鼠股骨蠕变特性有一定恢复,钙剂对提高骨的蠕变力学特性无明显效果。模型组大鼠股骨蠕变特性发生了改变。模型组大鼠股骨蠕变特性改变最大。

  • 标签: 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药物治疗 蠕变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中华苦荬菜的生境条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华苦荬莱自然分布区,测定土壤质地和pH值,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果: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以砂质土壤为主,pH值在7.5-8.5之间。结论:中华苦荬菜自然分布区土壤贫瘠,以砂质土壤为主,偏碱性。

  • 标签: 中华苦荬菜 形态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星的药理学特性及其用药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应用莫西沙星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检索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分析药物的药理学特性,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莫西沙星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中,主要以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骼肌系统反应、肝脏毒性反应等方面为主,其中年龄>7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占比47.06%,结论:在临床上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以此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 标签: 莫西沙星 药理学特性 用药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在肾内科的应用。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本院肾内科86例危急值报告患者各项检验项目情况,对专科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改进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8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处理,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正常。结论:赋予检验“危急值”专科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规范,使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及问题的关注,有效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一定程度有助于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是肾内科患者出现危重症的重要预测信息,进而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护理偏差频发的情况,能够避免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专科特性 护理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学特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6~2022.6月我院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头孢哌酮的使用占比最高,其次分别为头孢地嗪、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钠等。共发生不良反应30例,发生率20.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附件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全身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确切,但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用药应全面了解药学特性,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合理选择药物,确保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药学特性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盐酸右美托咪定是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作为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时的镇静药物。临床应用中,为提升临床用药安全,发挥用药效果,需根据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药效学调整药物应用,才可确保用药安全。本文综述盐酸右美托咪定的理化特性、药效学及临床应用问题。

  • 标签: 理化特性 临床 盐酸右美托咪定 药效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筛选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子(apt),探讨apt与BMSCs的结合方式及能力。方法利用SELEX技术,以大鼠BMSCs为靶点,从构建的核酸文库中反复筛选、克隆、测序及分析,获得候选apt。流式细胞术测定和软件分析获得不同浓度(0、4、8、16、32、64、128、256 nmol/L)候选apt与BMSCs的结合曲线及平衡解离常数。胰酶消化实验探究apt与BMSCs结合的靶点,并观察apt体外捕获BMSCs的能力。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荧光共聚焦实验表明SELEX筛选第9轮文库与BMSCs结合能力最高。经序列分析适配子apt7与BMSCs的亲和力最高,平衡解离常数为(11.79±0.72) nmol/L。胰酶消化实验表明当胰酶消化细胞时间超过10 min后,apt7与BMSCs的亲和力下降甚至消失。体外捕获实验表明固定于培养皿上面的apt7能体外捕获骨髓细胞液中的大鼠BMSCs。结论本研究通过SELEX技术成功分离出能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大鼠BMSCs的特异性适配子apt7,为进一步将适配子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招募循环干细胞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核酸适配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T-NUP214融合基因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断的24例SET-NUP214融合基因阳性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T-ALL 13例,B-ALL 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例,T/髓混合急性白血病2例。13例T-ALL患者免疫表型以CD3+CD2-为主要特征,73.3%的ALL患者伴有髓系标志表达,85.7%的AML患者表达CD7。24例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91.7%。全部患者均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24个月,AML和ALL的3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85.7%和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8)。比较13例SET-NUP214阳性与62例SET-NUP214阴性T-ALL患者的疗效,诱导化疗CR率分别为92.3%和93.5%(P=0.445),诱导化疗4周CR率分别为69.2%和72.6%(P=0.1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SET-NUP214阳性T-ALL患者的3年RFS率(38.5%)明显低于SET-NUP214阴性T-ALL患者(66.4%)(P=0.028)。结论SET-NUP214融合基因主要见于T细胞源性血液肿瘤,伴SET-NUP214融合基因T-ALL预后较差。

  • 标签: 融合基因,SET-NUP214 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Bweak亚型个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5日于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的1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受试者的ABO表型,用体外酶活性试验测定其血清中B糖基转移酶(GTB)的活性。用PCR扩增ABO基因第5 ~ 7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确定其基因型,采用T-A克隆技术分离单倍体并进行测序验证。用ProtParam和PSIPRED软件分析蛋白的一级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用PolyPhen-2、SIFT、PROVEAN三种软件分析错义变异对蛋白的作用效应。结果受试者血清学检测为Bweak亚型,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体外酶活性试验显示其GTB活性显著降低。单倍体克隆测序分析发现B等位基因上存在c.398T>C错义变异,为一个新的B等位基因,可导致GTB第133位的苯丙氨酸替换为丝氨酸(p.Phe133Ser)。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上述替换对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影响不明显,但变异蛋白的热力学能量增加6.07 kcal/mol,严重降低了热稳定性,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变异对蛋白功能有害。结论新等位基因ABO*B.01-398C是引起Bweak亚型抗原弱表达的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评估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标签: Bweak变异型 B糖基转移酶 氨基酸置换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腿伤凯斯特菌的生物学特点,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进行自建库,为腿伤凯斯特菌在质谱仪上快速、准确地鉴定提供支持。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从南部战区总医院临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8株腿伤凯斯特菌,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Vitek-MS)以及16S核糖体RNA(16S rRNA)测序的方法鉴定菌种;选取13株菌,使用Vitek-MS获取质谱图谱,应用SARAMIS软件构建腿伤凯斯特菌图谱库,并用剩余25株菌验证构建的自建库。结果Vitek-2 Compact、Vitek-MS均未能鉴定出腿伤凯斯特菌;选取13株菌成功通过SARAMIS软件构建腿伤凯斯特菌的自建库,25株验证菌株均被鉴定为腿伤凯斯特菌,可信度>99.0%,准确率100%(25/25)。结论腿伤凯斯特菌有独特的质谱图谱,可通过图谱自建库的建立快速、准确鉴定到种。

  • 标签: 质谱分析法 腿伤凯斯特菌 自建库
  • 作者: 陈楠 柴立辉 肖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封 475004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封 475004,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 100850
  • 简介:摘要针对登革病毒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因黄病毒属之间的序列同源性而产生交叉反应,如靶向包膜蛋白和非结构蛋白1的抗体等。这些交叉性中和抗体可与黄病毒属的其他病毒结合,发挥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但也可能在体内引起抗体依赖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效应。本综述就近年来抗登革病毒中和抗体交叉反应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 标签: 登革病毒 交叉反应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改变,初步分析其与DR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DR患者83例83只眼(DR组)、门诊招募的T2DM不伴DR患者30例30只眼(NDR组)以及非糖尿病患者30例30只眼(NDM组)纳入研究。均选择左眼为研究眼。DR组83只眼中,非增生型DR (NPDR)、增生型DR (PDR)分别为39、44只眼,据此再分为NPDR组、PDR组。DR组、NDR组、NDM组患者间年龄(t=1.10 )、性别构成比(χ2=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t=3.74 )、糖化血红蛋白(t=35.02 )、眼轴长度(t=5.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受检眼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及Goldman相关眼压(IOPg )、角膜代偿眼压(IOPcc)。采用角膜地形图测量受检眼角膜中央厚度(CCT)。多组间CCT、IOPcc、IOPg、CH、CRF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DR患者CH、CRF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NDR组、NDM组受检眼之间CCT、IOPcc、IOPg、CH、C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1、5.60、9.72、9.02、21.97,P<0.05)。组间两两比较,CH、CRF:DR组与NDM组、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T:DR组与ND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CH、CRF:NDR组与ND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CCT、IOPcc是CH的独立影响因素[CCT:β=0.01,95%可信区间(CI)0.01~ 0.03,P=0.013;IOPcc:β=-0.15,95%CI -0.25~-0.05,P=0.005];年龄、CCT、IOPcc是CRF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06,95%CI -0.09~-0.03,P<0.001;CCT:β=0.01,95%CI 0.00~ 0.02,P=0.049;IOPcc:β=0.16,95%CI 0.07~ 0.25,P=0.001]。NDR组、NPDR组、PDR组患眼CCT、CH、CRF、调整后CH、调整后CR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5.36、12.61、6.59、10.41,P<0.05)。组间两两比较,CH、CRF、调整后CH、调整后CRF:NPDR组、PDR组与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P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T:NPDR组与NDR组、PDR组与NPD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与NDR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2DM伴DR患眼CH、CRF升高;CCT、IOPcc是CH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CCT、IOPcc是CRF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滞后量 角膜阻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