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前,在以“中国民族音乐”及“中国民歌”等概论性定位的教材中,对单首民歌的分析与介绍多较为简单、篇幅短小,且多未及吸收近年来民歌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民歌的课堂教学亦多偏重并停留在民歌的学唱实践感性层面,而对民歌的音乐本体分析、文化阐释较为忽视。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栏目特邀请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施咏教授将其《中国民歌音乐分析》(暨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6BD51)进行系列刊载,对中国民歌进行相对全面深入的音乐本体形态分析,以“立足本体形态、阐释文化内涵、接通当代应用”为宗旨,包括对结构、句式、衬词、修辞手法、韵式特点、方言民俗等方面的歌词分析和以曲体结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音调框架等方面为重的曲调分析,并针对每首不同的民歌以不同的切入点及角度介绍,同时兼及关注传统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即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中国民歌、乃至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学分析及教学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文本,为展示中国民歌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的平台。
简介:根据说唱乐人的音乐术语及他们对各个声部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将中国传统说唱多声部音乐织体形式分为“胡咬弦式”“骨肉式”“固变式”“去头咬尾式”四种类别。“胡咬弦式”是各声部之间表现出以某一声部旋律为主,其他声部旋律与之分分合合,既展示出各不相同的旋律线,又呈现出相互“咬”住的多声形态;“骨肉式”是来源于我国“骨谱肉腔”的曲唱艺术;“固变式”是某声部的旋律或音型较为固定,某声部的旋律或音型主动变化;“去头咬尾式”表现出主奏乐器与副奏乐器、唱腔与伴奏各走各的旋律套路,而在最后齐奏结束,呈现中国人所喜爱的“合尾”音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