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周瘦鹃译作《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初版书名有《丛刻》和《丛刊》两说,初版时间有1917年2月和3月两说。通过考证,笔者认为该书初版发行时间应为1917年3月,初版版权页应署'丛刻'。该书再版时版权页被修改为'丛刊',是因受教育部颁发褒状及《教育公报》登载审核报的影响。由于不同目录著录时选取信息源不一致及附注信息不完整,该书初版题名差异未得以体现。基于此,笔者认为当民国图书主要著录项目的信息源不一致时,应将其差异标识清楚。
简介: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送别诗[1],一首因人们对其太过熟悉,以至于听不见其真妙之音的诗——它呈现的乃是汉语文化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别离,一次至今尚未真正结束、亦尚未被真正领会的别离。“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以一座今日早已声名不彰的城市名开端,邀我们与他一道进入体味这场注定要在中文世界里永恒的送别。王维邀别的地点乃是在今咸阳市东北的渭城,一座与泾水和渭水密切相关的小城。我提及此点,是因为普通的中文读者对“渭”一词的唯一文化记忆,可能就源自那个道德味儿十足的成语——“泾渭分明”,该成语可上溯至一个远古弃妇的幽怨之语“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诗经·邶风·谷风》)[2],最终由杜甫的诗句“浊泾清渭何当分”(《秋雨叹》其二)[3]而定形,不过成语中的“泾水”与“渭水”因清浊品质的不同,虽“东流”至此处“汇聚”却仍然“分明”。换言之,二者的本质“汇聚”从未发生过,或者说二者的“汇聚”乃是为了更好认清自身,进而更能“彼此分明”。但本诗中的王维与友人元二,则因彼此心性气质的某种契合,虽“西别”于此处,却因肉身的“分离”而更加体验到二人惺惺相惜的精神之“汇聚”。无疑,对于相互契合的心灵,肉身的“分离”反倒会使他们体味到一种日渐浓郁生长的精神之“汇聚”。
简介:摘要大学作为是人生最有意义最美好的阶段,在这4年里我们要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在这4年是我们过渡到成人的铺垫与奠基,也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段旅程。如今在大学里,属于我们的课余时间非常之充裕,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定位不同也就对课余时间的规划不同,在这里,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成才。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有的大学生参加协会活动,有的参加班级学校团总支、学生会的部门活动,也有的组成创业团队奋斗梦想,也有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自习室,当然也有人把时间浪费在了逛街、恋爱、上网、游戏……
简介:《杰·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托马斯·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重要作品。本文拟从时间和意识两个哲学范畴分析这首诗歌深刻的哲学内涵及诗歌主题,通过分析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交叉运用、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的并置,管窥艾略特的哲学观对理解其诗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