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84例,肝转移灶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或手术切除治疗,根据肝转移灶的治疗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单纯微波组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59±11)岁],单纯手术组86例[男56例、女30例,年龄(56±11)岁],对两组病例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单纯微波组的转移灶病灶大小<单纯手术组,余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转移灶大小,将转移灶分为直径<3 cm组和≥3 cm组,分别分析病灶直径<3 cm和≥3 cm中单纯微波组与单纯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不同结直肠癌原发灶等级分析单纯微波组与单纯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单纯微波消融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50.9%、20.9%;单纯手术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42.8%、20.8%,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2)。转移灶直径≥3 cm,单纯微波消融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为100%、65.4%、12.1%;单纯手术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为100%、59.5%、30.9%,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单纯手术组长期生存率>单纯微波组(P=0.018)。转移灶直径<3 cm,单纯手术组与单纯微波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在结直肠癌原发灶Duck B、C期肝转移灶治疗中,单纯微波与单纯手术治疗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76和0.38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转移灶大小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效果好,且与手术治疗有着相似的生存预后。但对于直径≥3 cm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优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TME手术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TME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9)、H.pylori感染组(Hp组,n=9)、AOM/DSS诱导组(AOM/DSS组,n=21)和H.pylori感染合并AOM/DSS诱导组(Hp+AOM/DSS组,n=21),分别在AOM/DSS造模第19、45和85天处死小鼠。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0、IL-17A、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和叉头/翼状转录因子(Foxp3)等Th17和Treg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Control组和Hp组小鼠结肠黏膜结构完整;Hp+AOM/DSS组小鼠结肠炎症(第19天)和异型增生(第45天)阶段的病理评分以及(第85天)结肠肿瘤负荷均低于AOM/DSS组(均P<0.05)。在造模第85天,Hp+AOM/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D3+CD4+IL-17A+Th17和CD3+CD4+IL-17A+Foxp3+Treg细胞比例(1.88±0.17比2.07±0.89,1.06±0.13比1.89±0.23)及RORγt和IL-17A的mRNA表达水平(1.08±0.59比2.35±1.35,2.96±0.92比7.78±4.57)均低于AOM/DSS组(均P<0.05),而CD3+CD4+CD25+Foxp3+Treg和CD3+CD4+IL-10+Foxp3+Treg细胞比例(20.60±3.39比15.63±2.71,2.94±0.52比2.14±0.47)及Foxp3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17.59(13.77,24.87)比6.27(4.41,13.36),3.52(1.59,5.99)比1.17(1.15,2.75)]均高于AOM/DSS组(均P<0.05)。结论胃内H.pylori感染减缓AO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异型增生-肿瘤进程,伴随结肠Th17细胞比例减少和Treg细胞比例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重荧光PCR及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SI状态及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的5.2%(55/1 066)。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性别、年龄、结直肠癌发病部位、T分期、N分期等构成比与同期收治的单发结直肠癌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TNM分期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单发结直肠癌患者及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结直肠病变部位均以直肠多见,分别为35.5%(359/1 011)和41.8%(23/55)。55例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中,异时性双原发癌48例,同时性双原发癌7例;其他肿瘤先发41例;结直肠癌外肿瘤以消化系统肿瘤最为常见[41.8%(23/55)],最常见器官为胃[20%(11/55)]。与同期单发结直肠癌比,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中仅2例患者同时存在MSI-H状态和K-ras基因突变。结论直肠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病变部位,胃是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结直肠癌外肿瘤最常见器官;与单发结直肠癌患者相比,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存在MSI-H发生率高的风险,而K-ras基因突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旋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55):右旋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S组)和单纯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C组)。术毕行PCIA,S组镇痛泵配方:右旋氯胺酮1.44 mg/kg、舒芬太尼1.05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2.0 mg/k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C组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50 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2.0 mg/kg、托烷司琼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和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补救镇痛次数、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进食时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共剔除10例患者,其中4例中转开腹手术,3例中途退出研究,3例手术时间超过4 h。最终S组和C组各50例完成试验。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和48 h时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补救镇痛次数和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患者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用量为(64±9)μg,低于C组的(95±12)μg(P<0.001);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1±0.2)d,早于C组的(1.6±0.5)d(P<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3±0.4)d,早于C组的(1.8±0.6)d(P<0.001);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2.5±0.6)d,早于C组的(3.1±0.7)d(P<0.001)。S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4.0%、2.0%和0,均低于C组16.0%、10.0%和8.0%(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噩梦、谵妄等精神症状。结论右旋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靶点粪便DNA与粪便潜血(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对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拟行肠镜检查的门诊筛查患者及结直肠外科待手术的肠癌患者235例,其中男141例,女94例,年龄22~86(55±13)岁。包括初诊未治疗组215例(结直肠癌患者86例、进展期腺瘤患者12例、非进展期腺瘤患者25例、一般性息肉患者8例、表观健康人84名)和干扰组20例(既往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例、既往行内镜黏膜剥离术患者6例、非肠癌的特殊疾病患者4例以及行新辅助放化疗的肠癌患者8例)。取肠道准备前的新鲜粪便样本进行FIT-DNA联合检测,样本处理和核酸纯化采用FIT-DNA 检测试剂盒;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KRAS突变和BMP3、NDRG4基因甲基化;采用免疫法检测便潜血。以结直肠镜或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对结直肠癌及进展期腺瘤的筛查及诊断效能。结果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对早期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筛查灵敏度分别为7/7和8/1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1%(104/106)和93.7%(104/111);对早期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总体筛查灵敏度为15/19,阴性预测值为96.3%(104/108);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2(95%CI:0.960~1.000,P<0.05)、0.758(95%CI:0.592~0.924,P<0.05)和0.841(95%CI:0.724~0.957,P<0.05)。FIT-DNA联合检测技术对结直肠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8.8%(85/86),对进展期腺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12,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总体诊断灵敏度为94.9%(93/98),特异度为88.9%(104/117);AUC分别为0.968(95%CI:0.937~0.997,P<0.05)、0.758(95%CI:0.592~0.924,P<0.05)和0.942(95%CI:0.905~0.979,P<0.05)。纳入干扰组后,FIT-DNA 联合检测技术的总体诊断灵敏度为91.6%(98/107),特异度为89.1%(114/128)。结论FIT-DNA 联合检测技术对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早期筛查效能和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术后应激反应、血糖水平及恢复情况。结果在术后应激反应及血糖水平上,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P<0.05。在术后恢复情况上,观察组各时间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且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即可减轻其术后应激反应,降低其血糖水平,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性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病理完全缓解和近似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14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93例、女49例,年龄24~81岁,中位无病生存期5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5.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与患者无病生存期有关联;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患者总生存期有关联。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4.406,95%CI:1.619~12.006)、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102,95%CI:1.461~11.513)以及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 cm(HR=18.171,95%CI:2.357~140.073)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短;术后瘢痕/病灶最大直径>3 cm(HR=8.573,95%CI:1.630~45.099)和淋巴结转移状态阳性(HR=4.721,95%CI:1.068~20.860)患者总生存期短。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及近似完全缓解患者总体预后较好;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瘢痕/病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循环肿瘤DNA (ctDNA)与肿瘤组织DNA检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同时探索影响两者一致性的因素。方法纳入 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65例,收集患者的ctDNA及组织基因检测结果、临床病理信息、治疗情况等。分析ctDNA与肿瘤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6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年龄61(28~84)岁,男102例,女63例]均接受了血浆ctDNA检测,ctDNA中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7.30%、2.42%、6.06%及9.70%。其中128例患者接受过组织基因检测,组织中KRAS、NRAS、BRAF、PIK3CA的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0.47%、2.34%、7.03%及3.13%。血浆ctDNA与组织DNA检测KRAS/NRAS/RAF/PIK3CA基因突变的总体一致率为62.50 %(Kappa=0.200,P=0.023)。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未治组以及肝转移组中基因检测的一致性较高[OR 95%CI为0.206(0.043~0.985),P=0.048],而肺转移组中的一致性较低。结论血浆ctDNA与组织DNA检测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差异,抗肿瘤治疗以及肿瘤转移部位可能是影响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1(XRCC1)基因多态性对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辅助化疗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18例R0切除术后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辅助化疗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5例,女93例,年龄18~78岁。留取患者的外周血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来进行XRCC1多态性基因分型及XRCC1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基因型和预后的相关性,通过χ²检验分析方法探讨基因型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21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0.3~7.3)年,中位无疾病生存期(DFS)为4.4年,中位总生存期(OS)为5.5年。XRCC1基因rs1799782位点的分布频率为:GG基因型占62.4%(136/218),GA型占33.0%(72/218),AA型占4.6%(10/218),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1,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05)。后续的分析将GA和AA型患者合并,GG基因型和GA/AA基因型患者的DFS[M(95%CI)]分别为5.2(4.5~5.9)年和3.8(3.2~4.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943,P=0.008)。两种基因型患者的OS[M(95%CI)]分别为6.0(5.3~6.7)年和4.5(3.9~5.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538,P=0.010)。GA/AA基因型患者的PBMC中XRCC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为3.8±0.6,高于GG型患者的2.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0,P<0.001)。结论XRCC1基因rs1799782位点可能通过介导XRCC1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接受奥沙利铂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