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确立起来,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总结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结果.由于受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及缺乏现代化经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现代化的认识有明显的局限性,在领导现代化建设中,长期缺少具体的和阶段性的现代化的社会发展目标.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现代化的现实目标,是我们党长期犯"左"倾错误原因之一.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使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在现代化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2)全面的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现代化的实际,并进行国际比较,从而对中国现代化战略进行调整的结果.(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模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特点.
简介: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林教授,作为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专家之一,为本刊专题撰写此文,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的有关议题,被前所未有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中国共产
简介:住宅小区智能化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有利于人与社会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已开始成为提高售房卖点的手段之一。 建设部《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及技术导则》中提出: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现代4C(即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科技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一、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应包括三个子系统,其总体
简介:“河长制”是党政负责人主导下的流域协同治理制度,是基于科层制环境管理体制之不足而创设的水环境治理制度,具有明显的问题应对特征。“河长制”的规范建构应当从法律系统和政治系统的双重视角加以考量。党政负责人主导、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层级管理、目标责任与相应的工作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制度的主要内容。“河长制”在当下的流域水环境治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面临权责配置边界不清、权力依赖特征明显、共治精神不足、与相关配套制度衔接不足等制度困境。对于这样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新型水环境治理制度,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的辩证法观点,肯定其在当下中国水环境治理中的正向作用,同时通过相关环境政策和环境法律的衔接、多元共治精神的引入,实现“河长”职责的明晰化,建立党政主导与多元合作治理的协同、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协同,为这一制度注入更多的法治品质,消解其逻辑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