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密度的大幅度提高.池塘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到了夏季,水体藻类大量繁殖.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养殖水体中藻毒素增加.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影响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同时鱼体对藻毒素的富集作用增强,一方面影响鱼类的健康养殖.同时严重影响鱼肉的质量,引起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池塘中的藻毒素污染又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 标签: 养殖池塘 藻毒素 去除技术 夏季 水体质量 有害藻类
  • 简介: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在适宜的温度下,经人工催产、受精和孵化,繁殖出的异源精子雌核发育的子代,亲鱼催产率100%.

  • 标签: 银皖鲫 人工繁殖 人工催产 受精 孵化
  • 简介:2006年南阳市不投饵网箱养鱼发展到6万箱.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淡水不投饵网箱养鱼基地。丹江口水库(河南境内)和鸭河口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共有水面约70万亩.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连续进行不投饵网箱养殖鲢鳙鱼试验.经过逐步实施严格的养殖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所生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目前两座水库均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 标签: 无公害养殖技术 大型水库 投饵网箱 水产品质量安全 产品质量认证 无公害水产品
  • 简介: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属于大型、热带海水虾类,经过淡化可在淡水中养殖。南美白对虾适宜生长温度为18~35℃,在15℃时停止生长,临界低温9℃,对高温忍受极限可达43.5℃(渐变幅度);对盐度适应范围广(0~45‰)。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虾类当中产量最高的优良品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出肉率高等特点,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有着很好的养殖前景。

  • 标签: 池塘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 淡水 生长温度 沿岸海域 临界低温
  • 简介:乌鳢营养丰富且具多种药用功能。目前我国乌鳢产量主要来源于天然水域,人工养殖业虽已起步但尚不普遍。1999年我们从山东梁山县水产良种场引进乌鳢鱼苗,在我市台前县后方乡背洼地进行了池塘养殖乌鳢高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实践证明:6月下旬的鱼苗养至10月底,平均规格达80~100g,养至第二年的9月份,平均规格达800~1000g,平均亩产乌鳢2500~……

  • 标签: 沿黄背河洼地 乌鳢 养殖技术 生物学特性 鱼苗培育 成鱼养殖
  • 简介: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节约产卵设施,减少雄鱼使用量,提高催产成功率,能大规模批量生产鱼苗等优点。是保证当今塘角鱼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一项技术

  • 标签: 塘角鱼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人工催产 人工授精 人工孵化
  • 简介:麦瑞加拉鲮简称麦鲮,属鲤科、耙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称印度鲮)。20世纪80年代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90年代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目前,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也开始大面积养殖。麦鲮在分类上与我国华南地区传统养殖的鲮鱼同为鲮属,是印度四大养殖鱼类之一。经引进我国试养,证实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容易养殖等优点。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池塘养殖技术 麦瑞加拉鲮 养殖鱼类 水产研究所 大面积养殖 广东地区
  • 简介:八宝鱿鱼是采用小规格鱿鱼(阿根廷的最好)开发的,在鱿鱼体内装上糯米、精肉、胡萝卜、枸杞、米仁、甜玉米等既可当早点,又可切片作熟食。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 标签: 鱿鱼 加工工艺 糯米 切片 熟食 胡萝卜
  • 简介:采捕乌苏里江野生哲罗鱼,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培育至性成熟,使用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人工繁殖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要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为哲罗鱼苗种的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哲罗鱼 采捕 繁殖试验 催产药物 人工繁殖技术 人工培育
  • 简介:本试验共设置网箱10只,采用聚乙烯合线编结成的单层网箱,面积160m2,共投放斑点又尾鮰鱼种5354.9kg,饲养时间180d,结果10只网箱鱼产量达38091.1kg,单位净产量为204.6kg/m2,鱼种成活率91%,成鱼饲料系数为1.45,折合单位净收入569.4.元/m2,投入产出比为1:1.28。试验结果表明,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斑点叉尾鮰 水库 网箱养殖
  • 简介:利用池塘养殖河蟹,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管理的优点,其成活率和单产均高于大水面粗放养殖.然而,由于池塘的养殖面积、池中水草的覆盖率、水质等生态条件的制约,由池塘培育出的河蟹在规格、颜色、质量等方面,均逊色于天然湖泊生长的河蟹.具体表现为规格偏小,一般为100~150g只;外观颜色差,背部往往呈黑色,腹部呈水锈色、黄锈色;体内水份较多,肌肉不饱满,卵巢亦不很充实.

  • 标签: 河蟹 池塘养殖 养殖面积 养殖密度 消毒
  • 简介:鲇鱼(SilurusasotusL.)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在北方地区常被作为产妇的补品.鲇鱼原被作为池塘养殖的敌害加以清除,近年来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鲇鱼已成为池塘养殖的配养鱼(潘伟志等,1992),在有些地区甚至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养鱼.鲇鱼作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其养殖方式与常规养殖鱼类养殖方式有许多不同之处,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鲇鱼养殖的发展.笔者根据从事鲇鱼养殖的实践,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影响鲇鱼人工养殖的技术关键,以供人们养殖鲇鱼时参考借鉴.

  • 标签: 钻鱼 人工养殖 苗种规格 铒料 搭配种类 自相残杀习性
  • 简介: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中华白玉蜗牛。因其头、颈、腹足及身体的肌肉雪白如玉而得名。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蜗牛科、玛瑙蜗牛属、白色肉的褐云玛瑙蜗牛种。因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又称为“陆生软体壳动物”。白玉蜗牛雌雄同体,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蜗牛品种的大家族中,属首屈一指的佼佼者。白玉蜗牛是我国目前的特种养殖动物之一,具有特殊价值,特殊营养,特异风味,特别用途;肉质肥厚,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内含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其养殖的模式有多种,现先介绍它的室内无公害养殖技术:.

  • 标签: 无公害养殖技术 白玉蜗牛 室内 软体动物门 特种养殖动物 白肉蜗牛
  • 简介:据国外有关报刊介绍,自1982年开始,日本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珍珠贝外套膜的研究。此法是把培养的珍珠贝外套膜组织分成单个细胞,然后再用酶溶去细胞壁,成为单个原生质体,再把两种珠母贝的原生质体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外套膜组织。这种组织可产生具有两种珠母贝特性的珍珠。

  • 标签: 外套膜 育珠 珠母贝 新技术研究 珍珠贝 原生质体融合